第47章 石家灣
- 破冰而出
- 一夢南瓜
- 2077字
- 2022-12-21 22:20:31
石家灣在民城的西邊,背靠著一座大山,山前面有一道水灣,石家灣的人世世代代圍著水灣居住,又因石姓是此處的大姓,便叫做石家灣。
石家灣朝著民城的方向,沒有山,是一條還算平坦的土路,土路只有五里長,五里之外便是石家灣所在的鎮,從鎮里到民城市有私人跑的小巴車,車走走停停,大概得一個多小時到民城。
石敬期考慮了一下,如果坐車,下了車還得拎那么多的東西走上五里路。
便想著騎了自行車回去。
他的工資高,這幾個月又有獎金和加班費,早在將那輛鳳凰自行車留給劉玉茹后便買了一輛新的二八自行車。
從林玉茹那里回來,便將自行車推出來,充好氣。
去食堂找老夏。
老夏老伴死了十來年了,只有一個閨女,前幾年閨女也嫁到隔壁市了,家里便只剩了他一人,所以年年過年,老夏也不回去,留在廠里給幾個同樣不回家的工人做飯。
石敬期過來找老夏借挎簍。
這是一種荊條編制的大筐子,兩邊編成竹簍似的容器,中間連接起來,隔著一個自行車車座那么寬的距離,上面還高出十幾公分的邊沿,使連接的地方看著像是個小桌子。
放到自行車后座上,固定好,裝東西很是方便。
因食堂的三輪車這幾天借的人多了,高團結便讓人去集市上買了兩個挎簍放在了食堂,石敬期正好借來用。
今日不用準備夜里那一頓飯,老夏自己炒了兩個菜,正準備提了去找老丁頭喝點小酒。
看到石敬期過來了,便讓石敬期自己去拿。
石敬期自己在后廚的儲藏室將挎簍找出來,搬回了宿舍。
將挎簍擦了一遍,固定在自行車的后座上,便去睡了。
第二日,早晨五點,石敬期準時醒了。
洗漱后,將廠里發的東西,自己給父親買的煙酒,給母親買的布料,自己準備換洗的衣服,這幾日準備在家看的書,另外還有他買的一個嶄新的手電筒,二十塊電池,三包白色蠟燭,十塊香皂,兩包洗衣粉,兩包紅糖,兩包白糖全部放到了框里。
將兩個框填的滿滿當當的,又拿了一個水壺灌了滿滿一壺的開水,放到前面的車框里。
去食堂趕早吃了個早飯,老夏知道他要騎自行車回石家灣,又給他包了兩個包子兩個雞蛋放在了車筐里,讓他路上吃。
石敬期出了廠門,直接去了食品門市部,買了幾包點心,另要了兩張包點心的油紙。
將點心整齊的在挎簍里排列好,上面用油紙蓋上,用麻繩箍住,一路向西,出了民城市。
從民城市到石家灣,騎自行車大概得將近四個小時,因路上有殘雪未化,經過車輪無數次的碾壓,結了冰,不敢如平時走的那么快,大概需要四個多小時。
不過,因許久未回家,石敬期倒是一點兒也不覺得累。
最初還有些冷,后來出了汗,便也不覺得冷了。
騎的累了,便停在路邊喝上幾口水,吃上一個包子或是雞蛋。
等到快到鎮上的時候,天上開始飄起雪來。
路兩邊是光禿禿的梧桐樹,梧桐樹的后邊是綠油油的麥子,石敬期看著雪花飄啊飄,將頭上的帽子戴好,心中又高興了幾分。
瑞雪兆豐年,下雪了才好。
等到了鎮上,雪已經開始大起來,石敬期抓緊了些,終于趕在白茫茫一片看不見之前進了石家灣。
正是做中午飯的時候,又下了大雪,石家灣的街上靜悄悄的沒有人。
正準備靜悄悄的往家去,卻見一個穿軍綠大衣的身影往村口而來。
看身影,正是父親。
石敬期忙朝著父親而去。
石父也看到了兒子,便站住了沒動,等兒子到身邊了,說道:“回來了,你娘念叨好幾回了,說你怎么還不回來,讓我到村口來望望。”
石敬期便推著自行車和父親一起往家去。
石母正在灶間忙活,聽到石父喊了聲:“孩兒他娘,孩子回來了。”
“好,好。”石母邊從灶間出來,便說石父:“把春聯貼上,鞭炮點上,我去下餃子。”
石家灣這邊的規矩,年三十那天天黑之前必須把春聯貼上,春聯貼上之前家里人必須都到齊了,為圖個熱鬧,貼春聯的時候還要放一掛鞭炮。
村里若是一家子都在石家灣的,通常吃早飯之后就把春聯貼上了。
左鄰右舍的聽到石敬期家的鞭炮響了,便都知道,這是村里的金鳳凰回來了。
等到吃了午飯,石敬期家就沒有斷過人。
雖然下著雪,但是旁門的叔叔大爺想過來看看這個出息的晚輩,同齡的想過來看看兒時的玩伴,家里有孩子的想過來讓石敬期給孩子說幾句鼓勵的話。
石敬期帶回來的點心,拆開兩包來,直接放到廳堂的八仙桌上,誰來了就讓人吃兩塊。
給石父買的煙,也拆開來,但凡有抽煙的,石父都讓上一支,給人說是兒子孝順他的煙。
石母將石敬期帶回來的東西都一一的擺了一地,逢人便說石敬期做了造冰箱的車間主任,一個月領一百多塊錢呢,還和市長開過會。
村里人都沒有見過市長,也不知道冰箱是個啥,但是一百多塊錢是許多人家一年的收入,便都說石敬期有出息,給他爹娘爭了氣。
村里人淳樸,夸獎就是真的夸獎,親熱便是真的親熱,石敬期聽著高興,便也饒有興趣的和眾人聊著天。
等到下午四五點,因都要回去準備年夜飯,石敬期家才算是安靜了下來。
石母準備找了煤油燈點上,被石敬期攔住了,讓她在各處點了蠟燭:“以后咱們就點蠟燭,我的工資夠您用蠟燭的。”
說完,從身上掏出二百元來,都是十元一張嶄新的票子,給了石母:“廠里給我發的獎金,您留著花。”
石母高興的直抹眼淚,他們為了供石敬期上學,在村子里算是日子過的困難的,如今一下成了大戶,自然高興。
對石父道:“他爹,咱們春天的時候用這錢修房子。”
石父忙說好,催著石母趕快去做年夜飯,他要跟兒子喝兩杯。
年夜飯還沒上桌,石家灣的村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