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三〇章 看上小錢
- 破冰而出
- 一夢南瓜
- 2176字
- 2022-12-13 21:07:28
“不貴,不貴,也就……”岳喜衡在心中默算了一下,繼續說道:“一二百臺你們的冰箱吧。別說沒有錢,我可知道,冷蝶冰箱得排上半個月才能買得到。”
老友說著話,秘書領了小錢進來。
小錢的臉凍的通紅,表情還是懵的。
待看到嚴衛東和李光明好好的在區長辦公室談笑風生后,心中暗暗的松了一口氣。
“小伙子,你前些日子過來修冰箱,是不是救了位老爺子啊?老爺子是我的父親,我替我的家人們,謝謝你啊。”岳喜衡邊說邊主動和小錢握手。
小錢忙彎腰低頭,雙手回握了過去。
他心中猜測這位區長應該就是嚴衛東、李光明辦事要找的貴人。
沒想到前些日子自己和石敬期順便救的人竟是區長的父親。
自己雖總和農機廠來往,卻不是農機廠的人,此時不可獨占功勞,而且小錢也不是個一心鉆營宵小之輩。
便笑著道:“都是我石哥背的老爺子,我就是司機開開車,沒干什么大事。”
岳喜衡扭頭看向嚴衛東倆人,李光明適時的接話道:“他說的是石敬期,現在冷蝶冰箱車間的車間主任,今年剛從復旦大學畢業,和小錢的年紀差不多。”
岳喜衡點頭,表示記下了,贊小錢道:“將自己的善舉當作一件平平無奇的小事兒,可見是個懂得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好人,小伙子不錯。”
又對嚴衛東、李光明道:“你倆中午領著小錢到老爺子那里吃飯去,快兩年沒見你們,老爺子還念叨呢。”
“那也得先把事兒辦了啊。”嚴衛東說道。
“今兒上午先選選地方。”岳喜衡道。
吩咐秘書:“前幾天是有幾個廠子說想賣房子賣地周轉一下,都是什么情況,你把資料拿給嚴廠長他們看看。”
看了看手表,道:“我十一點還有個會,就在這樓里,一會兒完事兒了咱們回老爺子那兒。你倆不用去會議室看,就在我這屋子看,我這屋里暖和。”
嚴衛東也不客氣,說道:“好。”
岳喜衡去開會,秘書拿了七八份資料給兩人看,又重新泡了茶端上來。
嚴衛東和李光明便一人分了幾份來看資料,嚴衛東還遞給小錢兩份:“小錢也幫著參謀參謀。”
小錢在局里是司機,雖然看著風光,但是有什么決策是沒有發言權的。
再加上年輕,嘴上沒毛,給人個辦事不牢的印象。
雖擔著心腹的名,沒干著寵臣的事兒。
嚴衛東讓他看資料,便有些受寵若驚,擺手道:“嚴廠長,我還是算了吧,那么重要的事兒,我也看不懂啊。”
李光明抬頭,對小錢道:“那有啥不懂的,這上面原來是哪個廠的,位置在哪,大概多大,都寫的清清楚楚,我們都對鄭州的路不熟,你經常跑,正好參謀參謀。”
嚴衛東繼續勸道:“你和石敬期差不多年齡吧?石敬期不是都做了冷蝶的車間主任了?在我們廠里,不講究年齡大小,相比于那些老頑固,老滑頭,我們更喜歡年輕人,年輕人的眼光、想法都很新穎,又有干勁有沖勁,有利于發展。”
李光明將自己看完的一份資料也遞給小錢,說道:“你不知道在我們農機廠,一開會,除了我倆,偶爾加上老史,剩下的都是年輕人,高團結、石敬期、劉國棟、劉琴琴幾個,哪一個不年輕?開起會來,吵吵的我頭疼。咱們仨啊,每個人都把這資料看一遍,然后再商量。”
小錢本就對自己在局里的命運擔憂,聽嚴衛東、李光明這樣說,有些羨慕石敬期幾個了。
幾人將資料看了一遍,商量著挑了三處地方。
一處在福壽街和正興街交叉口,離火車站很近。
一處在二七街和太康路交叉口往北,背靠人民公園。
還有一處是小錢推薦的,在紫荊山公園西側,據他的觀察,那邊住的人也挺多的。
幾人把地方挑定了,準備下午先去看看地方再做決定。
小錢起身去衛生間。
李光明拍了拍石敬期的手臂,低聲道:“不是不買小車嗎?你個老狐貍,咋惦記上小車司機了?”
幾十年的老搭檔,嚴衛東一遞話,李光明就知道他要干什么。
不就是看小錢這娃兒不錯,想弄到廠里去嘛。
這才和他一唱一和,又是讓小錢看資料,又是說年輕人到他們廠有前途。
嚴衛東嘿嘿一笑:“你不存這心思?不存這心思你能配合那么好?”
“不管是大車小車,咱總得找個會開車的吧,張豐收的人動不了,老局長快退休了,小錢這孩子在局里待著也不是個事兒,咱這是給他指條路。”李光明說道。
兩個人說著話,岳喜衡開完會回來了,也大致翻了下資料,知道幾人選的是那三個地方,也覺得選的地方可以,讓他們下午得空去實地看看,挑中哪一家了,再和哪一家談。
等小錢回來,小錢依舊帶著嚴衛東、李光明一輛車,遠遠的綴在岳喜衡車的后邊,往岳喜衡父母家去。
到了家,岳老太太已經準備一桌飯菜,看到幾人情緒很是激動,拉著嚴衛東、李光明問了家里的情況。
還拉著小錢仔細問了小錢的情況,讓小錢下一次來鄭州一定要帶著石敬期來家里吃飯。
老友幾個邊吃飯邊聊天,小錢就在旁邊端茶倒水,陪著老爺子、老太太聊天,很是立了一把孝順的人設。
這邊一直在飯中熱聊,石敬期也和高團結聊了一上午,從辦公室聊到了食堂,從火爐子邊聊到了飯桌上。
以前總說要將民城冷蝶冰箱廠做成中原省最好的冰箱廠,但是只是喊喊口號。
今兒石敬期一去找高團結溝通,兩人只人員配置就聊了一上午。
人是最基本的生產力,想要擴大規模,就得先增加工人。
農機廠是國有企業,工人招聘流程繁雜,大規模的招人不現實,只能從現有的工人里挑。
制冷車間挑了兩撥,優秀的人已經挑的差不多,怎么合理的運用好剩下的人,是個關鍵。
農機類的產量越來越低,有些車間直接停產,工人在車間里侃大山,男的抽煙,女的聊天,就等著到點下班,和制冷車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每月到手的工資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今冷蝶冰箱這邊,車間要人,倉庫要人,接電話也要人,想要擴大規模,門市部那邊得要營業員,得有售后,得有運輸隊……
處處都需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