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
- 隋末第一佞臣
- 六千來世
- 2357字
- 2022-12-06 00:01:00
雖然斐裁并不怎么信任王胤,但最終還是答應接納了王家的三百家丁。
一來,就如自己那個整天只會瞎搗鼓的舅舅所說的,人要學會變通,實力不如人的時候,適當認慫并不可恥——而很顯然,在平原縣自己才是那個隨時都有可能被拎出來殺掉的弱雞。
二來,王胤說的沒錯,自己現在的確很缺人手——原本人手就不足,佘申一通建議和安排后,人手就缺的更厲害了。
而這三百名孔武有力的家丁雖然不敢讓他們直接參與城防,但幫忙打打下手、做做不甚緊要的籌備工作卻是沒太多顧慮的。
而王胤對于斐裁把自己好心派出去的三百家丁拉去當苦力這事也只是笑笑而過,心中對于這位縣令的評價卻又高了三分。
在他想來,對方畢竟還是獨孤閥派來的人,不管是不是有反水的心思,但明面上該做的功夫還是得做的——眼下情況特殊,對方為了守城而接納自己的家丁其實并沒毛病,但要是一上來就讓自己的家丁參與到核心工作環節中的話,那說不得就會讓獨孤閥那邊產生懷疑。
更何況,他們這些世家門閥稀罕的是“人才”,而不是“人”,要是對方在接受了自己的好意后,宛如一條狗似的貼上來,那他反而要瞧不起了——斐裁竟然讓自己的三百家丁跑到城外去挖壕坑,里面固然有為了麻痹獨孤閥的考慮,卻也顯露出了這人的傲氣。
在這個緊要關頭還能這么傲氣,那自然是心里有些底氣的——僅憑五百縣兵和百余巡捕就有信心就將過萬的流匪拒之城外,說他有本事都算輕慢了。
真要是能成功了,稱他一聲“大才”也不算不為過!
與那些只曉得吟詩作賦的窮酸文人不同,對于真正有本事的人,他們這些深諳傳承之道世家門閥是很看重的,甚至可以不惜手段地將其納入囊中——不然你以為在這個階層森嚴的年代,那位嚴格算起來只能算是寒門出身的“三板斧”,憑什么就能娶到五姓女之一的清河崔氏?
……………………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即便是佘申的身體愈加好轉;即便在這位幫手有條不紊地指揮下,城防的籌備工作一日千里地快速進行著,斐裁的眉毛也依舊越皺越深。
無他,根據王岳的匯報,那群流匪的匯聚速度陡然增快,三日前還不過千余人,今日就忽然猛增到超過五千人了。
TMD,當初不是說至少要二十日才會襲城么?
如果按照現在的匯集速度,如果對方想要一鼓作氣地拿下平原縣城的話,最多五日之后就能攻城了。
算算時間,五日后也不過是十四天而已,比自己預想中足足要短了六天!
看著日夜加班,至今也不過只增筑了一半的城墻,斐裁沒有任何猶豫——放棄質量,放棄諸如修正城墻傾斜角度之類的細節工作,放棄原有的“碼牌式”的施工方式,改為全面式同步增筑,一切以快速增加城墻高度為第一要務。
而此時的城中也開始進入戰備狀態,城門許進不許出,除非有縣令、縣丞、縣尉、驍果營司馬(正八品,縣級驍果營的主官)的手令,否則出城皆殺。
除此之外,斐裁還大肆招募城中百姓,一部分參與到官匠營土法水泥的擴產和武器的制作工作中,一部分參與到增筑城墻的工作中,另一部分則是承擔起了城中的巡防工作,以防內奸。
不過斐裁的手令雖然簽的爽快,但隨之而來卻有一個大問題——錢糧!
雖然知曉在這種特殊情況下,他是可以免費征調城中百姓來干這事的,但某個穿越而來的廢材觀念中,他還是沒法子接受這種讓人家免費幫你打工的做法——要知道,這些工作其實都頗為艱辛,不是簡簡單單幫襯一手就完事。
于是乎,他大手一揮,給這些百姓允諾了每日40-60枚五銖白錢不等的報酬。
但這樣一來,負責錢糧的鄭縣丞卻崩潰了。
這貨一口氣直接招了近一千人的幫工,每個幫工還給出那么高的報酬,縣庫里哪來的那么多錢去支付?
要知道,隋朝各縣的財政負擔是極大的,上要繳納國庫,中要承擔縣兵們的各項開支,下要承擔服徭役百姓的口糧;除此之外,還要給某位雄心勃勃的皇帝籌備兩次征伐高句麗的錢糧——這么多大型的開支壓在身上,別說那些下縣了,就連平原這種上縣也是年年赤字。
再說了,戰爭又不是兒戲,一場圍城戰打上個兩三年都是尋常——那些流匪雖然不是正規軍,不可能打那么久,但圍上個三五個月卻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近千幫工,每天每人數十錢的酬勞,連續給上三五個月?
你丫的干脆殺了我算了!
對于鄭縣丞的叫苦,斐裁想了想,然后大手一揮——既然縣庫里沒那么多錢,那干脆折算成米糧!
反正在戰爭期間,對于百姓來說,糧食才是最重要的物資,估計那些百姓拿到糧食,比拿到五銖白錢還要開心——是個人都知道,每逢戰亂,糧食的價格都是蹭蹭往上漲,而民心不穩,同樣是守城的大忌。
至于哪來的那么多糧食……
這還用問?
城里不是有三座足有三個足球場那么大的糧倉么???
對于斐裁竟然把主意打到了糧倉身上的瘋狂行為,害怕引火燒身的鄭縣丞足足勸了一個上午,眼見著這位新任的縣令鐵了心要這么做,最終也只能黑著臉離開——要是放在以往,他們自然會來一手抗命不遵,說不準還會聯合起來給這位縣令冠上一個“癔癥發作”的由頭,將斐裁強自軟禁在房間里。
但現在不行,且不論流匪已經集結大半,攻城也就在這三五日,已經自動獲得了戰事指揮權的斐裁本就有全權行事的資格;單說王胤肯把三百家丁派給這貨指揮,就已經說明平原王家對這位縣令的態度已經有了頗為微妙的轉變——除非是吃了熊心豹子膽,否則他們哪里有這個膽量去得罪王家?
………………
不出所料,等到斐裁更換了告示,把幫工們的酬勞支付方式從五銖白錢更改為等價的糧食之后,那些百姓發出了震耳欲聾的歡聲——這可是平價糧啊,別說戰爭時期了,就算是尋常,你也很難用這么實惠的價格買到糧食。
只不過,這近千百姓爆發出來的工作熱情固然很讓斐裁欣喜,但是僅僅只高興了一天,斐裁就迎來了一個晴天霹靂。
流匪已經集結完畢,開始準備攻城了!
看著距離城墻不到兩公里的黑壓壓人群,又瞅了瞅依舊還沒完工城墻。
略有些頭暈目眩的斐裁摳了摳城墻最上面那一層尚在軟趴趴的土法水泥,心中的郁悶難以言喻。
你妹的!
十五天!
這才十五天,流匪就開始攻城了,比原本預期的最快速度還要早了五日。
真TMD是計劃不如變化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