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涵對于這些東西并不了解,本想打開系統解惑,白初卻搶先一步說:“李叔愛搜集各種種子的習慣一直沒變,這是我在鎮上挖到的百利香種子,保證品種優良。”
李源“哈哈”笑道:“跟這小子交好可有不少好處。”
李雨涵同李源并不熟悉,此時二人聊得正歡,她也無從插嘴,只安安靜靜站在一旁聽著。
從白初與李源交流的只言片語間,李雨涵這才知道,白初與李源關系交好是憑著白初父親的緣故。
當初白初父親白朗為沒能幫助李源化解落塵水而深感愧疚,擔心李源失去生活來源,明里暗里幫了他不少。李源研究出落塵水對抗藥水,其中也有白朗一半的功勞,只是不知為何白朗對此事不置一詞,像是要把功勞全歸于李源。
天漸漸暗了下來,李源似乎忘記他們正站在屋外,和白初聊得正開心。白初對于植物的了解絲毫不遜于常年行走田間的李源。
李家村緊臨深山,到了夜晚,帶著寒意山風吹過,李雨涵被吹得一激靈打了個寒顫。她還穿著白天在日頭下勞作的衣物,有些抵不住風吹,李雨涵用力地揉著自己的手臂想換得一點溫暖。
白初敏銳地察覺到了李雨涵的動作,他笑道:“李叔,怎么能讓小姑娘一直站在外邊呢?”
李源這才從和白初愉快的聊天中回神,注意到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李雨涵,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雨涵是吧?不好意思呀。”
李源忙把他們迎進家里,李雨涵悄悄四處打量,李源的家干凈整潔,墻邊是一排木質的柜子,手藝粗糙,暗棕色的漆在年月的侵蝕下有些剝落,露出木頭原本的顏色,想必這排木柜已經用了很久。
柜子共有三層,每一層都擺滿了小罐子,小罐子里都是一顆一顆的小種子,外邊纏繞著一圈布條,用毛筆詳細標注了每一罐種子的種類,其中最多的還是花種。李源看著花種的眼神滿是懷念。
也許是太長時間一個人居住,李源對于新來訪的李雨涵產生了分享經歷的心思。
隨后李源第一次講出了與落塵水有關的故事:
李源的妻子翠芬于四年前病逝,李源和翠芬從小一起長大,情投意合,當年的恩愛程度絲毫不遜色于話本里纏纏綿綿的故事。
翠芬從小身嬌體弱干不得重活,基本上全靠家里人養著,不僅不能幫著家里做事,還要分上一份口糧。起初翠芬家還算能供得起,可是翠芬爹太想要一個兒子,家里的孩子就越來越多。翠芬家里也因這人口越來越多,開銷越來越大,也就一日比一日窮,實在難以多養活一個女孩子了。翠芬是家里的大姑娘,也到了許婚配的年紀,翠芬娘便和李大娘一樣起了歪心思,想要把翠芬賣給鎮上一個還算有錢的人家做媳婦。
由于那人條件實在好,李源想著翠芬嫁過去,肯定不會受欺負,還能享享清福。便主動歇了與翠芬成親的心思,甚至不分晝夜工作,想要換錢給翠芬買上一件首飾留作念想。
事情的轉機就在那一日,李源終于攢到了最后一枚銅板。他早起去鎮上首飾鋪挑一對手鐲的時候,碰到了幾個在早餐攤吃早餐的壯漢,一邊吃著餛飩一邊聊天。
李源去得太早了,鎮上的首飾鋪還沒有開張,他揉了揉饑腸轆轆的肚子,想著給自己一個放松的機會,也坐在了早餐攤布置的座位上。
那幾個男人開始像小媳婦一樣聊鎮上發生的事,李源本不想聽,可是他們提到了李源認識的人:“你們聽說了嗎?鐘家又在李家莊里買了個媳婦。”
另一個人接話:“啥媳婦,你可見這了?”
原先開口那人搖了搖頭,咽下勺子里裝著的餛飩:“沒哩,我咋可能見過。我也是聽別人說,那小媳婦身體不好,干干瘦瘦的,說多兩句就喘。病秧子似的,鐘家那個少爺如狼似虎,玩死了這么多女人,你說這新媳婦能挺過幾天啊?”
李源聽到這話心里一驚,端著自己餛飩碗和那幾人坐到一桌,小心翼翼地打探道:“哪個鐘家,是不是尋門巷的?”
一個人接過他的話茬回道:“那可是,這鎮上能說上名的也就一個鐘家。”
李源見有人回答他,猶豫許久終于問出了自己在意的問題:“你們說鐘家少爺玩死了幾個女人,是怎么回事啊?”
那幾個人面面相覷,似乎是在糾結這話該不該說。最后還是壓低了嗓子,湊在李源耳邊說:“這鐘家可不是第一次娶媳婦了,仗著家里有幾個錢,陸陸續續娶了好幾個姑娘,基本上都沒活過半年……”
又有一個人插進話來:“我原先幫他們處理過,那幾個姑娘是真的可憐。胳膊上,脖子上,臉上到處都是斑斑紫紫,要多慘有多慘。大家都是男人,誰不知道這傷哪來的?”那人說著說著就嘿嘿笑了起來。
旁邊的人跟著一起笑,只有李源心神不寧。
他已經猜出了鐘家少爺是個什么德行,如果翠芬嫁給他,只怕不到一天就會沒命。李源眼前浮現翠芬站在花叢中,捻著花沖李源巧笑嫣然的模樣,他想到這樣美的姑娘將會被一個人渣肆意玩弄,便覺得怒火攻心。
那碗還剩一半的餛飩他來不及吃了,他給攤位老板付了錢之后匆匆離開。
他可以把自己所有的錢都給翠芬家,他可以什么都不要,他可以帶著翠芬遠走他鄉。
李源只要翠芬,只要翠芬活著。
李源匆匆趕回村子里的時候,翠芬正坐在窗前沾了桂花油梳頭發,那是翠芬娘壓箱底的好貨,就算翠芬是被賣出去的,翠芬娘也希望她能美美地出嫁。
李源來不及敲門,直接推開房門就跪在翠芬娘面前,給翠芬娘重重地磕了一個頭。翠芬的妹妹和弟弟都坐在床上咬著手指好奇地看著李源。
翠芬哪會不知道李源的心思,一看見李源闖進來就忍不住掉眼淚,翠芬娘一看女兒開始哭,心里又委屈又不舍,抱著翠芬也開始流眼淚。
翠芬爹也被村里好事的人告知李源闖進他家,扛著鋤頭就往家趕,一進家門就看到母女二人相對淚流。
翠芬爹一邊抽著煙袋一邊聽李源講他在鎮上聽到的消息。煙袋的奶白色煙霧溢滿整間屋子,翠芬爹皺起的五官在煙霧中時隱時現,沒有人能看到他眼中晦暗難辨的眼淚。家里雖然窮,卻還不至于要把女兒賣進火坑里的道理。
李源跪在地上起誓:“我發誓會一生一世待翠芬好,對二老就如同對自己的親生父母。”
翠芬爹許久沒有說話,久到李源以為將要失去翠芬了。
翠芬爹啞著嗓子對李源說:“翠芬她娘,把鐘家的東西送回去吧……”
李源和翠芬的幸福生活由此開始,其實二人婚后也有爭吵抱怨,甚至鐘家還上門找李源的麻煩,只是他對此絕口不提,固執地在心里保存全部的甜蜜。
李源和翠芬婚后育有一子一女,都很有出息在鎮上安居,光靠他們養著都能生活得很好。他們也曾經提出要李源和翠芬一起住到鎮上,李源都拒絕了,原因是翠芬喜歡花。
李源便將地里所有的農作物連根拔起,給翠芬種上了滿片滿片的鮮花。翠芬去世的時候,李源正在地里給鮮花除藥,撒的就是落塵水。
村里人趕來給李源報訊的時候,李源一個心神不寧,整瓶落塵水便灑進地里。
李源后來發了瘋甚至想要換土來解決問題,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塊可以祖祖輩輩相傳的土地,更重要的是,地里種的是翠芬最愛的百利香。
李源的故事講得簡單又輕快,李雨涵還是聽出了他話語間對翠芬的濃濃不舍,白初也沒有說話,屋里的氛圍瞬間沉悶。
最終還是李源打破了沉寂,將制作落塵水解藥的辦法全盤托出:“落塵水的原料是山梔,芝藤,巧黃,靈莓這四種植物,若要化解落塵水就要對癥下藥,將平蘭,蘿梗,明蓼和采藤煮沸過篩放涼,其余什么都不要放,帶著藥渣放在罐子悶上月余就行。”
李雨涵以為藥水已經用完了,正將李源說的原料暗暗記在心里,等著天亮便去準備。誰知道李源在屋里東翻西找,終于找到了一個用白瓷瓶裝著的藥水,交給李雨涵。
李源笑道:“你們便是把原料記下來也做不出,因為我還少說了一樣最為關鍵的東西。那就是翠芬娘留給翠芬的桂花油。”
李雨涵和白初顯然對這最后一樣東西都沒有猜到,驚得面面相覷。他們誰也沒有想到,桂花油這種女兒家的玩意兒也能放進農間所需的藥水里。
李雨涵打開白瓷瓶,輕輕嗅了嗅,味道確實和落塵水截然相反,是雨后帶著露水的嬌花香,也是心上人窗邊梳妝的桂花油味。李雨涵想起翠芬和李源坎坷的故事,只覺一陣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