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端木言的信仰
- 農女有田初長成
- 妃夕
- 3003字
- 2022-12-12 18:54:16
端木家的醫術需要有人繼承,但是端木家大業大,完全不缺他一個。他想要做一些更為重要的事情,更不會讓自己后悔的事情,他已經決定了,等回到端木住宅就把自己的想法跟端木舒全盤托出,不管端木舒同不同意,這個醫術他是絕對不會再學了。
老頭看著端木言樂呵呵地喝粥,也揚起了嘴角。這段時間有端木舒罩著,他也能吃好喝好,雖說以前餓太多底子都虧了,但是好好調養,臉色也好看了不少。老頭看著端木言在笑,轉了轉眼珠子就能猜到端木言在想些什么:“你不想學醫了?你想做官?”
端木言放下粥碗,一臉震驚地看向老頭:“你怎么知道?”
老頭點了點端木言的腦門:“你把想法都寫在臉上了。”說著,他坐在端木言旁邊,語氣和藹地問道:“你為什么不想學醫?依照你的家世,你走這條路會輕松很多。”老頭態度好得就像端木言的親爺爺,端木言無端就生出了依賴感。
端木言舔了舔嘴唇,看了守在門口的侍女,湊到老頭耳邊小聲說:“我覺得學醫沒用,我想要做司徒大人那樣的大官,把貪污的壞人全都抓起來,這樣就不會有這么多人餓死了。”端木言十分認真地說道,他的眼睛亮晶晶的。
老頭知道端木言是真心這么想的,而且已經下定決心了,不然不會在提到司徒大人的時候眼里有光,且熠熠生輝。
后來的事情端木言沒有跟任何人說過,他不知道看上去其貌不揚的老頭其實飽讀詩書,更重要的是他不僅僅會讀那些酸溜溜的詩,更重要的是,老頭似乎對官場上的門門道道摸得很清楚,就好像是做過官一樣。
他教會了端木言怎樣在官場上不違背心意地明哲保身,正因為他從來不教端木言怎么溜須拍馬討好上級,怎么樣快速晉升,端木言才十分信任他。明里暗里來往了很多年,也是端木言和老頭行事都十分小心,來往這么長時間都沒有被端木舒知道。
端木言也想過把老頭接過來,但是卻不是很理解,他也沒有什么親人了,為什么還要留在哪里,直到哪一天告別的時候他才知道。
依稀記得,那是一個秋天,大片金黃色的落葉在空中飛旋,然后飄落各地,它們不知道自己會被風吹到哪里,只能隨風漂流,那個身影還是那樣骨瘦嶙峋,卻站的很是筆直。
“為什么?”端木言還是把心中的疑惑說了出來。
老頭知道他想問的是什么,沒有回答他,而是自顧自的說了來。
還記得那年楓樹下,一個女子感嘆著葉子終究擺脫不了命運的摧殘,還是與樹分離,卻不想被一位男子聽見了,男子尋聲過去,看見了女子的容貌,便驚嘆,千秋無絕色!悅目是佳人。
沒想到哪位女子便發現了那位男子。只一眼,便是萬年。后來男子與女子交往的越來越頻繁,兩人從相遇、相識、相知到相戀。后來女子的家人便發現了,男子便帶著彩禮上門求親,但是女方家的嫌棄男子是一個窮書生,非要把女子嫁給一個富豪。
男子在門前跪了好幾天,女子的家人都不領情,女子的家人還是很堅定的要把女子嫁給那個富豪,于是男子便跟女主的父親定下一個賭約,只要男子能高中狀元,他就把女子嫁給他。
男子為了這個目標就天天刻苦讀書,功夫不負有心人,男子高中了,他回來的第一件事便是上門求親,但是女子的家人騙女子說:“你死了這條心吧,那人都不要你了。”
女子傷心欲絕,只能含恨嫁給富豪為妾,沒過多久便去世了。
“那后來呢,男子去了哪里?”端木言問道。
“后來,男子辭了官,從此不理世事,只是想日日夜夜的守在女子墳前。”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悲風秋畫扇”,老頭仿佛像歷經滄桑,過了幾個世紀一般,那一刻他的眼中仿佛看見了什么,有了光亮,那是端木言第一次看見,那么耀眼,那么奪目。
端木言隱隱約約好像明白了什么,老頭是為了自己心愛的人才留在這里的,心若沒有了寄托,到哪里都不是家,但是老頭心中還有一個歸屬,還有想守護之人,這里才是他的家,他不應該那么自私的。
道別的時候老頭教會他的最后一個道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離開是為了更好的重逢,只有學會直面分別,才能做到心中不懼分別。
看著老頭的離去的背影越來越遠,那一刻端木言明白了,每個人生來都有自己忙碌,不應該為了自己私欲而捆綁著別人,只可惜他再也沒有機會告訴他了。
端木言回京之后依然對老頭戀戀不舍,但是兩個人卻漸行漸遠漸無書,一個是富家子弟,一個窮困潦倒,就像是兩條相交的平行線,只是相遇的時候擦出了火花,在絢爛也只是剎那,以后不會在有交集,只能塵封在某個角落。
端木言小小年紀便硬生生的承受了這種以后再也不會見面的告別,事情已經過去了十多年,他雖然已經記不清那個老頭的模樣了,但是他說的話,端木言依舊記在心里,那每一條在官場上立足的道理,他都在心里念了又念,牢牢刻在骨子里。
端木言看著眼前冒著熱氣的飯菜,心里想的還是多年前的事情。如果端木言這次為了官位選擇收手,讓劉敬當這場浩大鬧劇的替罪羊,端木言又和當年他厭惡的人有什么分別?都是一樣地無視百姓的生命,都是一樣地自私無情,又怎么對得起教導他的老頭。
端木言其實在白初提出意見的當天,小睡了一會,在夢里他又見到了那個老頭。畫面是老頭站在他面前,他看不清臉,只能看到那雙眼睛,好像在對端木言說:做下去!
正因如此,端木言才下定決心把白初提出的初步構想一步步擴展到今天這個局面。白初不敢做,瞻前顧后,那就讓他來做,他什么都不怕,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他活著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蒼生,唯愿天下百姓幸福安樂,他就知足了。
端木言聽端木承說起過這鎮上發現的第一個芝藤的受害者,還聽他講完了這個悲慘的故事。如果不是李雨涵和白初的搶救及時,那么又要有一條無辜的生命悄然離逝。端木言不希望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他突然回想起了小小年紀自己曾經下過的決心,要做和司徒大人一樣的人。
司徒大人就像是沖破黑暗突如其來的一道光,給了百姓一個希望,也給了天下一個太平。
他是端木言心中的一桿秤,再沒看見尸橫遍野,怨聲連連。
端木言沒有把自己的故事告訴給白初和李雨涵聽,他們兩個人仍舊不知道端木言為什么執念如此之深,但是端木言這樣神采奕奕的樣子,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白初想,不管端木言到底經歷了什么,只要是他想做的事,白初愿意陪著他一起。
白初嘆了口氣:“你說的我都清楚了,你的安排我大致也明白。只是那么幾個人,能不能保住劉敬這事還不好說,需不需要從仁義堂調幾個人來幫你?”聽白初這話的意思,端木言應該也知道白初掌握著一支江湖力量了。
端木言搖了搖頭,仁義堂里都是一些江湖大夫,只在這醫術方面有所擅長,要是真要他們打打殺殺,反而有可能會幫上倒忙。端木言婉言拒絕了白初,白初也不強求,這只是自己的一份心意罷了,端木言同意也好不同意也罷,都是端木言的選擇。
白初還是下了最后一份承諾,表明了自己的真心:“只要你需要,開口說一句,我的人都隨你使喚。”
端木言笑了,打破了之前沉悶的氛圍:“要是真有什么事,就讓你的人輪著來扎幾針,多扎幾針說不定我就好了”白初哪能聽不出來端木言話里的意思,這是在嘲笑白初仁義堂里的人都只會醫術,打架殺人這事都干不得。
白初也笑了,看見他精神狀況好了許多,都有精神開玩笑了,自己也放下心來,畢竟當時端木言的慘樣他也是有所耳聞的。白初輕輕給了端木言一拳,兩個人笑得抱成一團。
現在情況有變,劉敬已經從牢里逃了出來,本應該加強防備的。但是劉敬背后的人重心肯定全都放在找到劉敬這件事情上,也沒心思對別的人下手,端木言便破例允許李雨涵跟著白初一起出去走走,但是前提是必須在天黑之前回來。
李雨涵沒想到在驛站關了這么久,終于有機會能出去逛一逛,見見外面的太陽了。李雨涵一邊喜不勝收,一邊一臉擔心地看著端木言。楚廷走之前可是千叮嚀萬囑咐,要李雨涵好好守在端木言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