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武當派的宋青書資質也不差,雖然心眼沒張無忌那么大,但是很有做將軍帶兵打仗的天賦。
在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宋青書號令峨嵋派弟子分占八卦方位,逼得韋一笑無法兜圈子,只得退走。
之后崆峒、昆侖、華山三派斗銳金、洪水、烈火三旗,崆峒派發信號求援。
在一側還有天鷹教虎視眈眈的情況下,宋青書指揮峨嵋派分三路襲擊銳金旗,瞬間重創銳金旗,逼退烈火旗和洪水旗。
可惜后來行差踏錯,又被陳友諒算計,一個大好青年落得個慘淡收場。
之后幾個月里洛深每天為張無忌渡真氣,和張無忌說天南海北的各種美食美景,還做了不少玩具給張無忌玩。兩人的關系越發親近。
而且張無忌雖然年齡小,但經過謝遜填鴨式教育,掌握的武學精要著實豐富。因此洛深也時常將宋青書拉來,三人一同討論武功。
說是討論,實則是洛深為張無忌和宋青書解惑。
三人中洛深前世便是一代武學宗師,張無忌天賦異稟,又有謝遜灌輸各種高深的武學精要,也是不凡。
宋青書雖然也天賦不凡,又早早跟著父親習武,而且比洛深、張無忌兩人還要大上五六歲,但是與兩人論武,還是時常有自慚形穢之感。
洛深在為張無忌療傷之余,還收服了鶴筆翁。雖然他現在是口服心不服。
不過無所謂,鶴筆翁只是個試驗品,試一下這種口服心不服,甚至還時刻圖謀著逃跑的,算不算是自己的屬下,孟方水方的天賦對他豈不是作用。
張三豐經過幾個月的潛心鉆研,終于改良了武當九陽功,傳授給張無忌,讓他修煉九陽功來治療寒毒造成的傷勢。
觀察幾日后,確定這新修的武當九陽功確實對于療愈寒毒之傷有效,武當上下莫不歡呼雀躍。
張翠山對張三豐道:“師父,如今無忌孩兒治愈有望,徒兒心中已無牽掛。這便與素素去西域尋找金剛門,為三哥取來黑玉斷續膏。”
張三豐點點頭,“若是不讓你去,你心中終是不安。我早已讓你大師兄、四師兄帶著你六師弟、七師弟去西域探查金剛門的情形,前幾天他們已經有信傳回。你們夫妻與無忌道別,這便出發去吧。”
說完取出一封信遞給張翠山,張翠山打開一看,里面清楚寫了西域金剛門所在位置,門徒數量等等信息。只待張翠山夫婦到了,即可取得黑玉斷續膏。
張翠山哽咽道:“多謝師父與眾位師兄弟愛護,翠山銘感五內。”
張三豐慈愛的摸著張翠山的肩背道:“我們師徒一心,又何必說這種話?倒是洛小兄弟這幾個月為無忌費盡心力,日后需要報答他的大恩才是。”
張翠山道:“洛少俠對無忌的救命之恩,徒兒絕不敢忘。”
至于說如何報答洛深,自不必多說。張三豐懂張翠山,張翠山也懂張三豐。師徒二人本不必說太多。
張翠山心想,只要不違背道義,自己一家三口今后任由洛深驅使。
張翠山來到張無忌的住處,洛深正在給兩人講醫術五行與內功之間的聯系。殷素素在一旁側耳靜聽,并沒有打擾他們。
這幾個月里殷素素一直住在這里照顧張無忌,與洛深、宋青書早已相熟了。
每日聽三人論武,殷素素也收獲頗豐,心中感嘆于洛深武學素養之高,簡直平生所見。而宋青書雖然不如洛深,但自幼受到宋遠橋和張三豐等人的教導,許多武學基礎也是扎實。
見張翠山來了,宋青書朝他行禮。張翠山點點頭,這個大師兄的兒子此時已經十五歲。自己離開武當的時候他才四歲,現在已經是個翩翩美少年了。
宋青書見他們可能有話要說,在行禮過后便先離開了。
顧不得感嘆時光流逝,張翠山向洛深躬身行了一禮道:“這些天多虧了有洛兄弟在,不然無忌這次恐怕在劫難逃了。”
洛深忙伸手去扶張翠山,“張五俠不必如此,即便沒有我,我相信無忌兄弟吉人自有天相,也會另有機緣能夠治好玄冥神掌的寒毒。”
又在心中補了一句:“不過你們夫婦倆就要自盡了,張無忌也會變成孤兒,遭受種種苦難。”
張翠山搖頭道:“洛兄弟太客氣了。”
拉過張無忌給洛深磕頭,“救命之恩無以為報,今后若有差遣,請盡管吩咐,我們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
張無忌連連磕頭,殷素素也向洛深行禮。
洛深忙扶起兩人,“千萬不必如此,在下救無忌兄弟并非是為了誰的報答。”
見他們還不起來,洛深只好說道:“若是非要報答,那就請多為反元盡一份力吧。”
說完洛深扶起張無忌,笑著說道:“我想和無忌結為異姓兄弟,不知道無忌是否瞧得上我?”
張無忌激動的說道:“若是洛大哥愿意,小弟自然求之不得。”
小張無忌性格倔強,頗有主見。并不問父母意見,既然洛深想結拜,他當即就答應了。
張翠山夫婦自然樂得如此,只覺得張無忌幸運。
兩人焚香結拜,此后兄弟相稱。
張翠山摸著張無忌的頭說道:“無忌,我和你娘要去一趟西域,你就在武當山好好養傷,辦完事我們就回來看你。”
張無忌點點頭,雖然不舍,但是仍然堅強的說道:“爹,娘你們放心去辦事吧,孩兒在武當山上有師祖和師伯以及眾位師兄,還有洛大哥照顧,肯定養好身子。只是你們在外辦事,請一定要注意安全。”
張翠山欣慰的露出笑容,“無忌放心,我們一定安全回來。”
洛深笑道:“武當七俠去了五位,再加上殷嬸嬸,想來這世間無處去不得。”
很快張翠山夫婦便離開武當派,一路前往西域去了。
此時西域有許多異族人乃至外國人,中原人遷往西域的也不少,留下來幾代之后也成了本地土著。
不過從兩人的衣著服飾和氣質來看,還是很容易就能看出來他們是新來西域的中原人。
依照宋遠橋送回武當的信,張翠山夫婦很快找到了宋遠橋他們。
接風洗塵之后,宋遠橋和張翠山說起了金剛門的情況。
“金剛門在西域算是一個很有名的門派,許多西域小國的貴族王公都喜歡聘金剛門的人做護衛,保護自身及府邸的安全。聽說他們的大師兄和二師兄十多年前被一個小國的王公推薦到汝陽王府,為汝陽王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