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抓周行禮 志向初定(上)
- 屈子傳說
- 作家飛翔的鯉魚
- 1019字
- 2022-11-30 07:55:00
親情是什么?
是“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的囑咐?
是“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牽掛?
是“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來”的思念?
其實,它是埋藏在心里深處那抹不開也化不掉的羈絆
……
(一)渴望
對于長公子羋槐來說,這次喜宴本是一次例行公事的俗物,他本沒有放在心上。“柱國”也好,“令尹”也罷,不過是羋氏王族的臣屬,看著一個個大臣為此明爭暗斗的模樣,他感覺既好笑又可憐。但這一切,在他看到屈潞的行為后完全改變了。
其實不管貴族也好,凡人也罷,只要是個人,都是很“賤”的,比如當一個人在物質層面上得到極大滿足后,他所追求的,往往是精神層面的滿足。而從小錦衣玉食的羋槐正是如此,黃金制作的玩物、純銀熔鑄的餐盤、玉石雕刻的酒杯……這些他早已司空見慣,他真正缺失的是親人的關懷。
“萬般情愫終成空,可憐生在帝王家”。長輩對子女的悉心呵護,在尋常人家是司空見慣的景象,但在帝王家卻成了一件奢侈品。因為,帝王講求的是喜怒不行于色;要有威嚴,不能與他人太過親近;并且為了王權要學會不擇手段。
在羋氏的歷史上,弒兄自立有4次,逼父讓位有1次。而羋槐的父親楚威王羋商也是經歷無數次政治斗爭才有今天。為了讓楚國問鼎中原,楚威王殫精竭慮,勤于改革;同時也忽視了對羋槐的關懷。
但這是儲君必須經歷的階段,畢竟“高處不勝寒”啊!
因而,像屈潞這樣的行徑是絕對不可能在王族中出現的。
不過對于此時的羋槐來說,他卻可以記住此刻的溫情,并將其作為一段難得的回憶默默收藏。而這段回憶將給未來的屈原帶來莫大的影響。
(二)抓周
在羋槐的感慨中,午宴熱熱鬧鬧地結束了,賓客們也陸續散場。按照當時楚國的習俗,下午是屬于家族內部成員的獨處時間,他們將進行一場重要的儀式——抓周行禮,借此確定小屈原未來的志向,這在當時是一件大事。
為此,長輩們先讓小屈原重新梳洗穿戴,并為他準備一把嶄新的長木梳,俗稱“平安梳”。一邊給寶寶梳頭,一邊哼唱著周歲梳頭歌:“一梳智慧開,二梳財運來,三梳手兒巧,四梳人緣好,五梳身體好,六梳官運通,七梳八梳梳成長命百歲小寶寶……”這一環節既充滿著童趣也寄托著長輩的祝福。
梳洗完畢,父親照例抱著小屈原進入宗祠,并跪拜在神龕祖先牌位前,向祖先說明寶寶這一年的訊息,祈求神靈及先祖的庇佑。
此時家人早已在神桌上擺好了竹篩,內置錢幣、書籍、劍鞘、印章、筆墨、算盤、糖果、玩具、胭脂九樣事物,呈半圓形擺放,爾后將小屈原放置其中,不給任何誘導,讓其自選。其選擇的事物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他未來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