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守誠當了幾十年的土司,對朝廷的制度自然是了然于胸的,自古以來,大臣帶兵前來護駕都是不可以將兵直接帶過來的,一個招呼都不打一聲,直接帶著這么多人來,誰知道你是護駕的還是來刺王殺駕的。
一般的情況下,都是讓帶兵前來的人將兵馬撤到距離皇帝較遠的地方,然后只身一人前來拜見皇帝表明忠心。
只不過,這個土司楊守誠可不是來救駕的,在他們土司圈里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百年的皇帝,千年的土司。”
不說別的,就說他這個楊氏土司,便是在元朝的時候就有了,送走了蒙古,又跟著大明干了二百多年,現在算算日子,覺得大明氣數已盡了,所以就想著換一個老板。
這樣的人是沒有什么忠義之心的,心里想的全是自己的利益。
如今天下大亂,人心叵測,不少人的野心都被這個時代所撩撥,他們都想著在這個大洗牌的時代撈一筆,實現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這個楊守誠也不例外,他早就通過密探知道了來到這里是落難的永歷天子。
常言道:“落魄的鳳凰不如雞”。一個逃難的天子,手下還能剩下多少兵將?
知道這個消息之后,楊守誠內心的野心被瞬間點燃,他早就認為明朝大勢已去了。
北京丟了不說,現在南京和福建也丟了,在這短短的幾年之內,已經有好幾個大明天子成為了孤魂野鬼。
在他看來,這個什么永歷天子也不例外,堅持不了幾年就會被清軍抓住殺頭。
要知道,在古代最大的功勞莫過于擒斬對方的首腦,要是能把南明的皇帝給抓起來獻給清軍,那可是潑天的富貴啊,搞不好就直接封侯了。
這天大的功勞可不能讓給別人,于是,楊守誠在這個心里的驅使之下,沒敢通知任何人,便自己帶著本部人馬前來截住了永歷皇帝。
他心里的算盤打的很響,這一趟最好的結果是抓住永歷皇帝,這樣一來,自己就可以土雞變鳳凰,躋身新朝的新貴了。
如果永歷皇帝身邊的護衛得力的話,那自己也可以退而求其次,打一打這個皇帝的秋風。
這樣以來,一來自己可以撈上一筆,二來也可以向新主子標一下忠心,提前表明自己的政治站位。
抱著這個目的,楊守誠自然是不肯一個人去見永歷皇帝的,他騎在馬上沒有動身,也沒有示意他的手下后退,只是懶懶地說道:“大人請了。下官聽說皇帝陛下逃難至此,糧草匱乏,特請皇帝陛下跟下官回敝處下榻,好讓皇帝陛下吃飽喝足,養足精神。”
楊守誠的話說的很是客氣,但是皇城衛指揮使孟友鄰不是傻子,單看對方的架勢,就知道他們不是忠心前來護駕的,而是居心叵測,想對皇帝不利的。
于是,皇城衛指揮使孟友鄰幾乎是想都沒有想,便直接拒絕了對方的要求,板起臉來怒喝道:“不必了。皇帝陛下是到此處前來巡幸,并不是逃難。而且,我部糧草充足,士飽馬騰,裝備精良,什么都不缺,不必去你那里。
再者,商丘伯侯性馬上就會帶領大軍前來護駕,我們約好了在此地等候,去了你那里,豈不是誤事?好意我們心領了,本官會將你的忠心稟報給皇上,皇上自有嘉獎。你且先退下吧。”
孟友鄰不愧是老油子,幾句話就看出了對方的野心,跟這種心懷不軌的人打交道就如同跟一條惡狗對峙,千萬不能露怯,否則的話對方一定會沖上來,將你吃干抹凈。
于是,孟友鄰一上來就嚴詞拒絕了對方的要求,并擺出了一副決一死戰的架勢,還告訴對方自己的援兵馬上就到,讓對方識相點,趁早趕緊滾蛋。
楊守誠聽到孟友鄰這些絲毫沒有退讓之意的話,眼神里不由得射出一絲冷光。
他大小也是這一帶的土司,從小到大,這一帶的人還沒有這么不給他面子的。
現在,這個落魄軍官敢這么跟他說話,實在是有眼不識泰山,什么他娘的大明天子,看著一個個灰頭土臉的樣子,跟一群叫花子似的,天底下哪里有這樣的天子?
叫你一聲皇帝陛下那也只是客氣客氣,你還真把自己當回事了?
于是,楊守誠越想越生氣,臉上的寒芒也越發盛大起來。
孟友鄰也是一位見過陣仗的將領,看對方的申請,就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此時,皇帝就在他的身后,即便對方是八旗軍的主力,他也不能露怯,更何況是一個小小的土司。
于是,孟友鄰突然爆喝一聲,提著鐵槍吼道:“呔!你帶這么多人過來驚擾圣駕,得令之后卻又不肯撤退,到底意欲何為?!”
皇城衛的官兵見主將動了真怒,也紛紛拔出兵器來,對著楊守誠所部怒目而視。
皇城衛的官兵全都是朱由榔精挑細選的精銳,戰斗力很強,對大明皇室也很忠心,現在見這個小小的土司竟敢驚擾圣駕,個個義憤填膺,眼神如刀子一般看著楊守誠,恨不得生吃了他。
楊守誠看到這一幕心里被深深地震撼住了,他萬萬沒有想到落魄至此的大明皇帝身邊還有這么多忠義之士,難道真的是天不絕大明?
楊守誠雖然帶來了不少人,但是戰斗力肯定是不能跟精挑細選的大明精銳相比的。
而且,對方說了,他們的援軍馬上就到,這話應該不是誆他的,即便現在的皇帝再落魄,那他也是名義上的大明天子,手下怎么會沒有幾個保駕護航的忠義之士?
一個皇帝,不可能一直帶著這幾個人在野外游蕩,以身犯險,所以他們肯定是去叫了勤王之師的。
楊守誠心里盤算著,要是真的打了起來,即便是自己這邊占據著人數的優勢,但是也沒有速勝的把握,一旦打成了膠著戰,自己這邊損失慘重不說,一旦皇帝的勤王之師趕來,誰勝勝敗還真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