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嚴肅的,歷史人物的形象豈容隨意篡改?像某林姓文字工作者為了博人眼球,借用歷史人物名字,卻絲毫不尊重歷史事實,從本質上說,這是一種歷史虛無主義。”
“如任其泛濫,便會給社會制造出歷史錯覺,很容易讓青少年在娛樂消遣中喪失正確的價值取向,把歷史當成真假、對錯、善惡、美丑不清的‘任人涂抹的小姑娘’。”
林心寓瞇著眼睛看著侃侃而談的孫元福,他感覺這個人是在偷換概念,歷史確實不容篡改,如果你把一個民族英雄說成漢奸、賣國賊,這確實會誤導年輕人;可歷史人物形象哪有定式?所謂一千人眼中一千個漢姆雷特,這本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兒。
不管出于什么私心,孫元福在電視媒體前指名道姓的朝一本小說潑臟水,都有點不講武德了。
現在才二〇〇五年,雖然互聯網發展已經開始加速,畢竟不能跟十幾年后自媒體高度發達的時代相比。電視還是最主流的宣傳手段,孫元福如此混淆視聽,絕對會讓一些不明就里的讀者有先入為主的念頭——專家都說是垃圾了,那就一定不是好的。
“老…心寓,我覺得這家伙就是故意的。”江曉楠原本想稱呼老公的,看了林有道一眼,她立即改了口,“咱們該怎么辦?要不跟小姨聯系下,看看她有沒有辦法反擊?”
林又道知道《射雕》是兒子寫的,他也詫異的看著電視上的孫元福,“你跟這個人有過節嗎?還是有人指使他這么說的?”
江曉楠大概解釋了跟孫元福結怨的經過,然后兩人一起看向林心寓。
“這說出去的話就跟潑出去的水一樣,想收回來是不可能的,若是不予理睬,我又覺得咽不下這口氣。”林心寓沉吟道。
“你想怎么做?”江曉楠問道。
“老東西不是說歷史人物形象不容篡改嗎?那我就新發表一部小說,徹底顛覆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歷史人物在他們這些學究派眼中的固有印象。”
“什么類型的小說?”江曉楠頓時來了興致,“可你還要寫《射雕》的。”
“《射雕》我已經寫到第三十二回了,還有二十多萬字就收尾了,不會有影響的。”所謂熟能生巧,林心寓已經脫離手殘黨了,不夸張的說,二十多萬字一星期就能搞定。
想到這兒,林心寓掏出手機正要給楊聰撥過去,他的電話湊巧打了進來。
“老弟,燕京文藝頻道孫元福的訪談你看了嗎?”
“楊哥,我正要跟你說這事兒呢!”
楊聰不忿道,“我看這老東西就是眼紅《射雕》的火爆,他這是沖著做仇來的。”
對楊聰而言,《射雕英雄傳》最大的貢獻不是那不菲的訂閱收益,而是它能源源不斷的給網站引流。網站最看重什么?當然是流量,楊聰肯定不愿看到眼下大好的局面因為一個老東西的一番話受到影響。
“楊哥,我想在起點發布一部新小說。”林心寓又解釋道,“專門用來打孫元福老丫挺的臉的小說。”
“新小說跟《射雕》比,你覺得哪個更引人入勝?”
“這個沒辦法比較,根本不是一個風格。”林心寓道,“我想跟你談一下合作的事兒。”
“那就跟《射雕》一樣獨家授權唄,”楊聰直截了當道,“老弟,哥哥也不跟你繞彎子,《射雕》的引流能力想必你也有所耳聞,三七分成,哥哥總覺得占了你的便宜,這樣,這本新書二八分成,用戶付費收益,網站只要兩成,其余都是你的。”
楊聰是真正的聰明人,一本《射雕》讓他看清了林心寓的潛力,為了維系雙方的合作關系,在分成比例上,他可以做出適當的讓步。
“那合作愉快!”
兩人接著談了簽合同的相關事宜以及發表時間,在掛電話前,林心寓又對楊聰道:“不過,孫元福如此指名道姓,我若是不回應一下就顯得不太懂事兒,楊哥,你說是不?”
楊聰頓時樂了,林心寓說靠一本小說打臉,這個戰線拉得委實有點長了。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畢竟不夠爽利,聽到林心寓這話,他覺得這才是一個年輕人該有的態度。
“你想怎么做?”
“對于林楠這個筆名,網上關注度最高的地方就是起點《射雕》這本書,那我就在作品相關里質疑孫教授幾句,這不過分吧?我相信《射雕》的書迷,會幫我在全網宣傳的。”
林心寓原本也想借助《燕京新報》的影響力,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報紙上寫太犀利的言辭,終歸不太合適;網絡雖不是法外之地,相對自由的多,而且更便于傳播。
“這個我跟米小芽聯系吧!”
林心寓接著又撥通了米小芽的電話。
“大佬,有何指教?”
“一會兒我短信給你發一段文字,你幫忙發布到《射雕》的作品相關里。”
……
“老公,你想寫什么?”林有道去做飯了,江曉楠好奇的問道。
林心寓沖江曉楠晃了晃手機,示意她自己看,然后就在手機上打字。
有人問我:世人欺我、謗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我當如何處之?
如果我是得道高僧,我會回答: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我是得道高僧嗎?很可惜,我不是!
所以,我會罵他、懟他、噴他、揍他、踹他、扇他,往死打他,如果可以,別放過他。
在這兒,我想對華夏最高學府某位歷史系孫姓教授說:我認為你在偷換概念,歷史是嚴肅的,這話沒錯;但歷史人物形象卻是多樣的。
你說“丘處機,王重陽、成吉思汗”是這樣的,不是那樣的,那我請問:這些人到底什么樣,你見過啊!
某孫姓教授你想嘩眾取寵,也得多讀點書;如果連這也做不到,那就只好潛身縮首、茍圖衣食了,否則只會貽笑大方。
都說忠言逆耳,想必是不中聽的,但我還是想送你一句忠告:請(qu)你(ni)自(ma)重(de)。
最后插播一條廣告:
你可見過千古一帝秦始皇沉迷于游戲?
你可見過古今第一刺客荊軻聽半導體?
你可見過西楚霸王項羽喝可樂?
你可見過漢高皇帝劉邦打麻將?
在我的新書里,你會看到名妓李師師拍電影;鐘子期唱搖滾;你能看到項羽戰呂布,也能看到關公戰秦瓊。
6月18日,我的新書《史上第一混亂》正式上線,敬請期待。
最后的最后,我要聲明一點,這本書的靈感得益于華夏最高學府那位孫姓教授,如果這本書能有一點點成績,我覺得應該歸功于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