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寓以前很認可“有其父必有其子”這句話,看到路氏父子的巨大反差,他也意識到“子不類父”的事情也是普遍存在的。
點菜的時候,路興華的高情商體現的淋漓盡致,四個人,他點了六個菜一個湯,這些菜都是江曉楠愛吃的,一個忌口的沒有;因為不了解林心寓的口味,他向他介紹了幾個酒店的特色菜,建議品嘗一下云云,絲毫不讓人反感。
路暢就拉垮多了,路興華介紹酒店的特色魚頭時,他跟江曉楠顯擺說二道閘鎮上有家大鍋燉魚,那味道才叫地道。
二道閘鎮上的大鍋燉魚就是林心寓帶江曉楠、沈琳去吃過的那家。
“心寓帶我跟小姨吃過的。”江曉楠不咸不淡的說道。
路興華原本想訓斥兒子一句,聽到江曉楠這話,他眼角微微跳動一下。路興華知道江曉楠的小姨沈琳,兩人接觸不多,他卻知道那一個眼高于頂的女人,否則也不會直到現在依舊孑然一身了。
沈琳既然能陪著林心寓、江曉楠去吃大鍋燉魚,那就說明她已經默許了兩人的戀愛關系,有她背書,姐姐、姐夫肯定也會慎重考慮,也許江董早就知道了呢。
再次看向林心寓,路興華還是沒看出這個騎電瓶車的少年有何過人之處。
“曉楠,聽你爸說你準備考燕大,感覺怎么樣?有把握嗎?”路興華主動提及高中生最感興趣的話題。
“我盡了自己最大努力,如果能夠上燕大的提檔線,我就報燕大,若是差強人意,我準備報人民大學。”
聽到江曉楠的話,林心寓心理咯噔一聲,這丫頭怎么也打起了人大的主意?這怎么可以?!
路暢插嘴道,“你當初既然選擇來北江讀書,為何不考慮吉水中學?臨湖一中雖然是縣重點,可跟我們吉水中學比起來,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的。”
提到吉水中學,路暢把驕傲表現在臉上,“我們吉水中學,百分之九十的學生都能考入重點大學,每年考進燕大的學生都有小一百人。”
吉水市屬于地級市,臨湖是他的轄縣,關于臨湖一中與吉水中學的差距,路暢倒也沒有夸大,只不過這番話從他嘴里說出來就讓人覺得不舒服。
路興華早就意識到兒子說話方式有些欠妥,他也說過很多次,可收效甚微,看來還得從長計議。
“我不喜歡吉水中學那種壓抑的氛圍。”江曉楠淡淡的解釋一句。
“你今年也是高三嗎?在燕京參加的高考?你考的怎么樣?”林心寓看向路暢。
“是啊,感覺還可以,真巧了,我也準備報考華夏人民大學。”路暢有些得意的看著林心寓說道。
林心寓點點頭,“那你為什么不考慮燕大?也是因為不喜歡嗎?”他這話就差指著路暢的鼻子說你在這兒唧唧歪歪了半天,原來也考不上燕大啊。
路暢臉色陣紅陣白,江曉楠看在眼里,強忍著才沒笑出聲來。
路興華詫異的看了林心寓一眼,這家伙看著話不多,言辭卻是犀利。
他也看到了兒子的窘境,不過不準備幫腔,一來讓兒子長點記性,二來他畢竟不是孩子,下場替兒子打嘴仗有點說不過去。
“路叔,現在臨湖的房價大概多少錢一平?”林心寓見好就收,沒有繼續擠兌路暢,而是問起房價,他早就想給老爸在縣城買套房子了。老家的房子雖然寬敞,畢竟偏僻,尤其碰上雨雪天氣,進不來出不去的,也是個膩歪。
“均價在800塊左右,因地段、配套不同,價格也不一樣,最貴的大概在一千二左右,不過是精裝修。”路興華解釋道。
“這么便宜?”林心寓問完就知道自己失言了,現在的房價還沒有長起來,一千塊錢一平已經不少了,像老爸在建筑工地,一個月累死累活也才八九百塊錢。
路興華一時間甚至不知道該怎么評價林心寓的感嘆,這孩子是對錢沒概念嗎?還是他已經以江家女婿自居了。
看在江曉楠的面子上,路興華原本想說如果你真打算買,可以去他公司開發的熙湖雅苑瞧瞧,那是臨湖最好的樓盤,而且還能按最低折扣賣給他。
聽了林心寓說話的口氣,路興華感覺他實在不像腳踏實地的人,這絕非曉楠良配,他的人情若是送出去,就徹底白送了。
“你還真是癩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路暢好不容易逮到機會,出言譏諷道。
“你閉嘴!”路興華跟江曉楠同時呵斥道。
路暢有些發傻,想想自己剛才的話,沒什么大毛病啊,為何就引來老爸跟江大美女的同時呵斥?
“要不下午我陪你去縣里逛逛,如果看到有合適的,買下來就是了。”江曉楠體貼道。
路興華并未因為江曉楠呵斥自己兒子心生不快,可當他看到江曉楠因怕林心寓不高興而陪著小心的樣子,他感覺三觀都要顛覆了。
路興華見過軟飯男,這些人無不小心翼翼的伺候著家里媳婦?到林心寓這兒,怎么就反過來了?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軟飯硬吃?
“先不著急,回頭再看看……”
林心寓說到這兒被兜里手機鈴聲打斷。掏出手機一看,竟然是周云芳的電話。
“老爺子,中午好啊!”
電話聽筒里傳來周云芳爽朗的笑聲,寒暄幾句,他直奔主題道,“小寓啊,那篇《長恨歌》是你寫的吧!”
“老爺子,您是怎么知道的?”這下輪到林心寓詫異了,即便周云芳參與高考閱卷,他也不會大老遠的跑來北江;而且今天只是閱卷的第一天,就算能拿到試卷也得十天以后吧。
“北江省閱卷中心的梁有道跟我是至交,他今年恰巧擔任北江高考閱卷專家組組長,下邊送上來一篇作文需要他把關,他看完之后幾乎瘋魔了,甚至不惜違背閱卷紀律也要跟我探討一二。”
“我一聽是北江省的高考作文,而且能寫出‘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這樣的句子,我就猜到是你小子的手筆。”
“感覺上來了,隨手就寫了下來,您老真的過譽了。”林心寓謙虛道。
“你知道梁有道怎么評價你這首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