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展鵬飛一行人在高麗處理后方問題時,朱允炆已任命耿炳文帥十三萬大軍,從山西大同方向向燕軍發動進攻,大軍所至,地動山搖,刀劍映日,光芒四射,戰馬嘶鳴,風起云涌,這是一支由戍衛應天府的禁衛軍為主力構建起來的遠征軍,看上去甚是威武,但其實經過幾十年的養尊處優,除了中看,打起來其實不太有用了。
燕王也在北平周邊湊齊了七萬多人的隊伍,此次一戰,只許勝,不許敗,勝則能為自己換來生存空間,敗則大家重則將以叛國之罪被腰斬、車裂,輕則也將會被發配邊塞苦寒之地,永世不得踏入中原半步。朱棣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他早就為此做了準備。歷史上所有以弱勝強的戰例,都是弱小方掌握情報,從而利用情報,發揮出自身機動,在局部以多打少,造成優勢局面下吃掉對手,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情報。孫子兵法十三篇,最后的秘訣就是情報,對于情報的重要性,只有親歷過戰爭的人才能真正意義上體會到他的重要性。
展鵬飛一回北平,就被燕王府的老管家叫去,燕王下令其組建一支活動在敵后的情報組織,專門為大軍行動提供情報,該組織的名稱就是夜梟,原先燕王府秘密設置的其中一個飛鴿組織調到他麾下,另外那三百精兵也歸他指揮,其余人員由展鵬飛自由發展。至于活動經費,每次戰勝后他可以分紅利,即占領地的儲備的分成來作為獎賞,其他就是展鵬飛不超出原則的基礎上自己想辦法。
展鵬飛明白自己的處境,燕王是把自己當做了他的特務頭子,這對他來說再興奮不過了,這是他大展拳腳的好機會,如果成功,很有可能讓他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當夜他就將張三、劉二麻子、林四一起編入運河聯隊,讓況鐘負責,一方面為北邊運送貨物寄養,另外順便打探消息,在那個以水路運輸為核心的年代,掌握航運的命脈是很重要的。同時也聯系杜三娘,以生意合作的方式讓他們幫自己周轉貨物,從而加速資金利用率。三百精兵作為分散的棋子使用,本來就分有十二彪,每彪一個統領,從今以后,這三百人就脫下軍裝,或扮作貨郎,或乞討,或是道士,流散鄉間,偵查敵情,基本情況由原先的總領韓鶿負責,李毅鴻帶來的二十多人作為自己的貼身突擊部隊,由自己帶領,在重要時候發動突襲。馬老二、馬老三被編入飛鴿組織,用于翻山越嶺,情報的中轉輸送,必要時,這兩兄弟可被用作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而這一切的核心,就是他如何搞到精確的情報,情報工作看似有趣,其實相當枯燥,很多就是在對細節的分析評估聯系上,而且危險異常,目前展鵬飛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替手,很多事情只能親力親為。但他也非常清楚情報的重要性,在希伯來語中信息或者說情報,跟財富是同義詞。掌握情報是獲取勝利的基礎。展鵬飛已經從老管家口中得知耿炳文已經率軍過了鄭州,向山西潼關方向前進,如果讓對方在潼關站穩腳,就如同在臥榻之旁養了只猛虎,更何況,燕王兵少糧缺,利在速戰,對方卻希望消耗。按照行程來計算,戰場很有可能在滹沱河附近,以晉城為中心。這不由讓他想起文天祥的那句:“始信滹沱冰合事,世間興廢不由人”
第二天,天還沒亮,展鵬飛就興奮地起來,其實他一夜都沒睡,他不是一個沉默的男人,但眼下的他卻一句話也懶得多說。一夜的反復思索,他越發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他將弟兄們一大早叫起,對他們說:“弟兄們,此役關乎成敗生死,汝等可有決一死戰之勇,不瞞諸位,我等奉命深入敵后,刺探敵情,九死一生。然人生自古誰無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當今之世,奸臣當道,殘害忠良,燕王蒙難,幾身陷囹圄,所幸皇天不棄,領我等血戰奸臣,還大明以朗朗乾坤,我等生縫其時,當舍身為天下蒼生為念,義無反顧,待天下大定,我等將彪炳青史,流芳百世,也不枉此生。”說完,大家也沒多說什么,很快收拾行囊,按既定路線出發。
他非常清楚勇氣對于成敗的重要性,在猶太人的信仰里,流傳著這樣三句話:“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眼下正需要大家用勇氣和智慧在艱難險阻中,從一無所有開創出一片全新的局面。
展鵬飛將自己的人馬分作三批,馬老二、馬老三帶領飛鴿組織人員,扮作藥材商販,進駐滹沱河南岸的山區,第二組的三百精兵騎馬趕到濟源附近,換做各種行頭,伺機刺探敵情,況鐘帶領船隊由獻縣直入滹沱河,沿岸待命。自己帶著高麗護衛穿插行進,掌控全局。
夏末北平的清晨,也開始顯示出絲絲涼意,尤其是夜間一場雷雨過后,連路邊草木上的露珠也顯得格外飽滿。面對即將到來的戰爭,大家都顯得斗志滿滿的,有時候展鵬飛也會想:戰爭真的有必要嗎,畢竟死者不可復生,亡國不可復存。這讓他想到了日本的武士道,那所謂的探索死亡之道。生命的隕落哪里會像櫻花凋落般唯美而簡單呢。每一個生命背后都有無數的牽掛在里面。他雖然很興奮,但也深刻的感受到自己在做的是多么骯臟的勾當。面對如此誘人的美景,他這樣一個野心家也從內心深處發出了人生的第一次感慨。
而另一方面,耿炳文這個老將已經帶領他的十三萬大軍進入了山西境內,他是一個保守的人,從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情,也不敢打破常規去思考問題,更缺乏對未知事物探索的勇氣,習慣于按部就班,缺乏應變能力。朱棣跟他其實是老相識了,知道帶兵來的是這個老家伙,他心里已經有了七成的勝算,決定以快打慢。確實,經過朱元璋的血洗,明朝那些開國的宿將基本消耗殆盡,不得已才使用耿炳文這樣的人帶兵。
應天府,明皇宮,朱允炆這幾日老是做噩夢,夢到自己遇到一個非蛇非龜的怪物,打他刀槍不入,想跑卻無處可逃,最后那怪物吐出一團烈火將自己燒死。每次驚醒都會汗流浹背,太醫看了說是心火太旺所至,開了個天王補心丹的方子,根本不見有什么效果,反倒是出現心慌氣短,搞得連最體諒自己的愛妃都沒有力氣去寵幸了。老師方孝孺只是跟他說耿炳文一切順利,兵鋒以逼近北平,不日便可平定北方。齊泰、黃子澄也是報喜不報憂,高麗使臣被殺,高麗投敵的事只是輕描淡寫,這一切讓朱允炆寢食難安。
錦衣衛鎮撫司,白虎節堂,毛驤與諸位千總、鎮撫使、指揮使商議目前戰局對策,畢竟自己也是未戰先折將。眼下戰局吃緊,按理說錦衣衛應該出動去幫助偵查情報,但方孝孺等人一直看不起毛驤,認為他們干的勾當見不得光,不配跟他們那些儒學君子同流,也就不便插手。此次召集大家來是一同商議如何應對混亂局面。傅懿鴻首先表態自己愿意前往戰區協助調查,手下原先于華龍的老三老四也愿一同前往。
座下其余眾人啞口無聲,后來資歷與武功最高的安得鹿開口說:“傅老弟,我等是為皇上辦事的,如果皇上沒有旨意,我看我等最好也不要輕舉妄動,上次于老弟不幸殞命,我至今心存愧疚,眼下北方動蕩,南方匪寇也伺機作亂,我等也是分身乏力。”其他人見狀自是附和。原來大明定國三十余年,國庫殷實,這些錦衣衛們通過各種渠道賺取的外快也是相當客觀的,如果卷入戰爭,丟了地盤,他們往日的榮華可能就付之東流了。所以沒有爭斗是保護財富的最好方式。
毛驤也知道最近的連連挫敗讓他在錦衣衛中的威信下降明顯,安得鹿更是有取而代之的野心,但他確是一個缺乏遠見的人,古人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如果他們現在效力的朝廷完蛋,那他們的將來也只能是一片黑暗。傅懿鴻也明白這一點,如果風暴在向你靠近,躲避不是辦法,坐以待斃更是愚蠢,迎上前去,沖出風暴的包圍才是硬道理。會談也是無果而終,最終毛驤私下命展鵬飛前去山西打探消息,如果情況欠佳,將當地錦衣衛就地潛伏,以待東山再起。上了年紀的毛驤,越發感覺到自己的無助,組織內部為了利益的明爭暗斗,爾虞我詐,消耗了他們太多的精力,只有此時的傅懿鴻讓他看到了一絲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