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一桶金
- 海底謀生1985
- 花褲子男孩
- 2014字
- 2022-12-07 15:52:15
崇武村是個漁村,有自建的漁港,距離并不遠,跑過去的話,十幾分鐘就能到。
丁少揚一路奔行,一路上遇到了不少人,有漁民有婦人,也有老人和孩子。
見丁少揚扛著一網小青龍,且每個個頭還不小,至少一斤往上,個個都是眼冒金光,羨慕到不行。
“這一網都是小青龍吧,老丁家的孩子啥時候這么有能耐了?”
“水產公司收購小青龍,一斤起碼二十,這一窩得有個二三十來斤,這得賺多少錢啊!”
“嗨,少揚,跟叔說說唄,你這些小青龍是在哪抓到的?”
一個站路邊的老漁民,笑呵呵的沖丁少揚招手,十分熱情。
“郭叔,我這是礁石下找到的,你要能下海,照樣也能有收獲。”
丁少揚隨口回,礁石底下小青龍確實多,這并不是假話。
是個漁民都知道。
郭叔聞言瞪大眼:“現在浪這么大,你還下了海?”
“對啊,叔您也知道,我水性好,潛水個十幾米都沒問題,眼睛尖點,收獲這不就來了。”
聽到這話,郭叔頓時坐不住了,趕緊往少揚過來的那個方向趕。
他水性也不錯,如果摸著礁石下海,潛個十來米完全沒問題。
盡管騙了人,丁少揚也不忘好心提醒一句:“叔,您要下海,可千萬要當心點,現在浪越來越大,可別被卷走了。”
“沒事沒事,少揚你甭擔心。”
郭叔頭都不回。
丁少揚則繼續趕路。
這一路上,他又遇到了不少人。
本來是想低調點,盡量讓這件事不讓家里人知道。
因為他家有個二嫂,而他二嫂又是個麻煩精,要知道他捕撈了一窩小青龍,還賣了幾百塊,她指定要把丁少揚的小金庫挖出來,讓他支援她和他二哥蓋個房子。
前世就因為二嫂總是硬逼著他爸媽給她和她男人蓋棟房,把丁家一大家子都鬧得非常不愉快。
而爸媽不幫蓋房,也是因為去年幫大哥一家蓋了個磚房后,積蓄全用光,實在是沒有再蓋第二棟的能力。
不過丁少揚活了大半輩子,再次重來,他可不會再順著二嫂心意。
到了漁港后,找到一位靠譜的水產商,丁少揚就提起一網小青龍,給對方驗貨。
“陳叔,剛出海的小青龍,您給個價。”
陳叔叫陳建國,四十來歲,皮膚黝黑。
見丁家的老四提著幾十斤小青龍,他當場就瞪直了雙眼,很是驚訝
“少揚,這是你自己打的?”
陳建國帶有幾分質疑。
“對,自己打的,運氣好,下海去瞧了瞧,就在礁石底下找到了一窩。”
陳建國臉上閃過羨慕:“幾十斤的小青龍,這可不只是單單運氣好,這運氣簡直就是逆了天。”
丁少揚笑了笑,沒多說什么。
總不能說實話,坦誠交代自己有能在大海自由穿梭的能力。
陳建國也回歸水產商人做派,拿出幾個瞧了瞧,看了看,“確實挺新鮮,就按市場價來吧,叔給你二十塊一斤。”
丁少揚自覺的講價:“陳叔,這些個頭可都不小,每個都至少一斤往上,二十一斤,是不是有點少。”
陳建國是個老道的水產商人,類似的話每天都能聽,自然應對:“少揚,這小青龍的個頭,超過半斤,基本都是這個價,叔再倒賣出去,一斤也就賺個一毛,利潤小的很,價格實在是高不了了啊。”
丁少揚豈會上當:“可是陳叔,我媽前段時間去縣城的農貿市場賣魚鲞,幾家賣海鮮的,小青龍價格,都是二十二塊多,就沒見過這個價格以下的。”
陳建國:“……”
他稍稍黑了些臉,還以為老丁家的孩子好忽悠,結果這娃居然來一句他媽去過縣上的農貿市場。
他擠出笑容,做出退讓:“少揚,你這孩子,讀完高中還真是長大了,行,叔再給你提一點,一斤算二十塊八。”
“這也是你的小青龍個頭大,要是再小點,哪怕二十塊叔都不收。”
已經漲了八毛,丁少揚倒是沒有再得寸進尺,人家陳叔倒賣一番也得需要一筆跑腿費,總不能便宜全讓他給占了。
成交過程很快,上秤一稱,總共是二十五斤三兩。
價格則是五百五十一塊五毛四。
從個挎包拿出一疊嶄新的大團結,陳建國干凈利落點錢,就把五百五十一塊五毛四,交給了丁少揚。
“少揚,以后有好貨,記得再來找叔,大家都是熟人,叔在價格上絕對不會欺你。”
陳建國笑呵呵說道,看得出來心情還不錯。
這二十幾斤小青龍,他再倒賣一番,光是賺差價,就能賺好幾塊,比收購一些八九毛一斤的廉價魚可賺錢多了。
“行,陳叔,以后有漁獲,我肯定再過來。”
丁少揚回了句,隨后不再多言,告辭了陳叔。
兜里揣著五十五張嶄新的大團結,要說丁少揚不激動,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五百多塊,放二二年就是五萬,而他一個老漁民,在二二年,想要賺個五萬塊,在行情一般的時候,除去各種開銷,起碼需要一年才能做到。
而現在,這個過程也就一個小時。
丁少揚腳下不停,一手提抄網,一手插兜里,盡量掩蓋鼓起的褲兜。
免得讓人看了眼紅。
這時,身后忽然傳來一道女聲。
“哥,你怎么在漁港?”
不用回頭看,丁少揚都知道,這是他妹妹丁少娥。
小丫頭芳齡十六,吃十七的飯,就比丁少揚小一年零五個月。
丁少揚只是撇了眼長得有幾分可愛的老妹,隨口回了句:“過來隨便看看,你呢,你不在家待著好好看書,出來干什么。”
丁少娥追上她哥,臉蛋有好多煩惱:“看不進去,二嫂一直跟媽嘮叨,要咱媽給她和二哥蓋棟磚房,都快把我吵死了。”
二嫂……
在記憶中,丁少揚知道,一直到八八年蓋房前,二嫂只要在家,有事沒事,都愛嘮叨著蓋房的事。
等八八年蓋了房,徹底跟爸媽分了家,他們丁家一大家子,耳邊才徹底清凈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