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如期發行了第二期,發行量雖然比第一期多出一倍,但還是被一搶而空。
施州德全國布局的發行渠道,被印刷的生產量給限制住了,就產出的那點量,都不夠京城消耗的。
明報社總部,施州德與丘聚兩人,看著面前的開支表,愁眉苦臉的。
現在明報印刷廠有八十臺印刷機,每機子得配三個工人,月工錢得五百兩銀子。
全國還有六千員工,按每人月俸平均二兩銀子算,就得一萬二千兩,另外,還要負擔起各地報童培訓的前期費用。
前期機器研發還有投入,花了二千兩銀子,還不算后面的紙和耗材。
皇帝拔下來的五萬兩銀子,已經花了將近兩萬,剩下的估計也就能撐兩個月。
施州德沒想到這么快就面臨資金問題,明報的創收能力,他有許多手段,但目前限于生產力的限制,還沒辦法形成廣告效應。
“要不,提高報紙的售價?”丘聚提了個建議。
施州德搖了搖頭,報紙收貴了,購買的人少了,規模效益就沒辦法上去,而且收的那點錢,連塞牙縫都不夠。
現在目前就著急的是,在報紙產量沒辦法上去前,全國這么一堆的閑置人員,天天吃空餉,實在是受不了。
后期肯定要在外地設立分廠,這也是一大筆費用,再這么下去,明報就會成為一個笑話,成為歷史上第一家破產的報社。
而且施洲德也意識到一個問題,現在大明整個經濟的流動,只是局部性的,可沒有后世那種全球或全國性的企業,可以不計成本天天投廣告。
如京城的有名的商家,廣告發行到全國是沒有用的,就是最近的天津衛,也不會有人專門花上兩天時間,跑到京城吃個飯,買東西。
“不行,我不能讓這些人閑著!”施州德一想就頭疼,突然理解了后世的老板,身為資本家,看到員工沒事干,簡直比要了他的命更難受。
太素殿。
朱厚照剛看了這期的明報,在下面小角落里,居然發現了關于宛平縣衙的一則公告,不允許隨地便溺的規定。
里面寫明,宛平縣將在各處設立公共茅房,從月中開始,不允許隨地便溺,抓到頭三次為口頭警告,第四次罰款十文,第八次起,杖十,貼榜公告。
看完,朱厚照不由哈哈一笑,不知錦衣衛上街抓隨地大小便人,會是什么樣子。
正當有人正舒暢在店鋪門口放水的時候,旁邊突然有人,拔出刀來,叱喝警告,估計得嚇得晚上不舉。
“朕看這報紙,怎么跟宛平縣合作上了?”朱厚昭看到施州德和丘聚走了進來。
“回皇上,是宛平縣令通過丘大人談的,我覺得也是一件好事,就給安排上了。”施州德現在也是懷疑,新上任的縣令是穿越人士。
不然一來就搞衛生,根本就是后世的思維,眼里看不了遍地黃金之物。
“找朕有什么事的?”朱厚照知道來人,都是無事不登三保殿,沒有人會閑著沒事,找皇帝喝茶聊天。
施州德看了丘聚一眼,后者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
“臣想與驛站合作,開展運輸業務。”施州德說道。
“不是已經跟遞運所合作了么?”朱厚照問道,“丘聚,他們不合作么?”
丘聚趕緊走上前,“回萬歲爺,他們聽說能給錢,都很愿意合作,只是現在明報的發行量,連京城都供應不上,根本沒辦法發往外地。”
“那這跟運輸業務有什么關系?”朱厚照不明白。
“回皇上,大明報社現在有九成員工,都是沒事干,照日報的印刷量,估計得到半年后,才能發行到大明各大城市。”
施州德這么一說,朱厚照明白,大明報社的人馬也出現冗員。
“那你們打算怎么做?”朱厚照知道他們有想法。
“臣等想與驛遞系統,建立全方面的合作,開展民間運輸業務。”施州德說道。
不就是要干快遞么?朱厚照秒懂施州德的想法。
但大明驛遞系統的改革,朱厚照還沒有提上日程,因為這個系統關系重大,涉及的人也是太多了。
崇禎時候,快遞員李自成因驛站被撤,失業造反,結果把大明給滅了。
“丘聚,你的想法呢?”朱厚照知道施州德對驛遞系統了解不深。
“回萬歲爺,奴婢認為此法可行?”丘聚當時一聽施州德說這事,頓時覺得又是一個天才的想法。
“你們要怎么操作,說來朕聽聽。”朱厚照問道。
“回皇上,臣的想法是,在大明各大城市,以大明報社分點為單位,為百姓提供書信收發業務。”
施洲德說出心中的想法。
“報社現在這么多員工,可以提供上門收件,送貨服務。”
郵政系統!朱厚照想起后世,報紙也是通過郵遞系統分發。
這個想法可以,不過依靠驛所的這些人,這活干不了。
因為驛站主要勞力是驛傳役夫,這是大明賦役的一種。
農戶要按自己納糧的數量,去服驛傳馬夫的伇。
按納糧數量分為上中下三等,分為上馬一百石,中馬八十石,下馬六十石。
如果不夠一百石的,可幾家合并一起,出一個驛傳馬夫的差役。
這個當差役,可不是后世,國家都提供裝備,自己出人就行。
馬夫除了到場外,還得自備馬、草料還有車,還要受到驛丞剝削。
所以馬戶都不愿意干這活,每年逃伇者不計其數。
還有大明驛站管理費用,實際上是由各地州縣管理,中央財政又不給錢,最后是攤派到每個人頭上。
這里面的弊端不比土地方面的少,但這個系統又是維系中央統治的生命線,輕易不能亂動。
“那城市到城市之間的運輸,由誰來負責?”朱厚照問道。
“臣等想是由各驛站來傳遞,報社給錢。”施州德說道。
果然還是想得太簡單了,不給錢還好一點,要是一給錢,得給多少,才能滿足各地驛丞官吏的胃口。
要用這個系統干活,最終拖死的是自己,朱厚照看了丘聚一眼,施州德看不出來,你也看不出來么?
看著皇帝在沉思,施州德想來想去,他這個設計并沒有太大的問題。
按距離長遠來收費,平均五十文一封信,應該不會虧本,這個時代時效要求不高,集中到數量再走,都沒問題。
“如果不用驛遞系統,你們這個想法能做么?”朱厚照思來想去,用這個系統只會誤事。
“這個?”施州德的所有的想法,是建立在蹭國家便宜上,沒想到皇帝不讓他用。
“回皇上,如果建成這個,也是可以為國家而用。”施州德想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服皇上。
這是個虧本的生意,朱厚照都不用算,后世就沒有那個國家的郵政能賺錢。
郵票之類,在規模沒有起來前,用處不大、
“能賺錢么?”朱厚照一言直擊要害。
“加上報紙的話,應該虧不了,但要是不用驛遞系統,那肯定虧損。”施州德粗算了一下。
朱厚照手輕磕著桌面,一時難以下決定,還不是沒錢惹的禍,要是手上有錢,他肯定是支持施州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