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大明印刷術
- 正德盛世從豹房開始
- 漠中野
- 2438字
- 2022-12-28 13:22:02
東廠和錦衣衛,朱厚照暫時不考慮任命新的主管。
一方面,給張永和江彬有點想象的空間。
另一方面自己手上實在也沒有合適的人選。
蔣冕的辭職,倒是這次事件唯一的收獲,朱厚照本來就打算在內閣安排人手進去。
楊廷和控制內閣的時間太長了,里面的人都唯他是從,連皇帝的命令都要商量著,才能執行下去。
但這次的事件,借力有點過猛,恐會激起天下文官的反激,靠殺還是解決不了問題。
本來想去睡一下朱厚照,想起這些事來,頓時睡意全沒,皇帝這命實在是太苦了。
叫上了巴雅爾,兩個人騎馬往皇城東邊司禮監經廠走去。
巴雅爾是個蒙古大漢,本來他的馬就比朱厚照大了許多,但被他一騎上,感覺像個小馬駒。
朱厚照不由笑道,“你這個馬還能跑起來不?”
“大將軍,這馬跑起來比你的快。”巴雅爾摸摸頭,呵呵笑道。
“有沒有想回草原上去?”朱厚照問道。
“有時會想的,想念阿布和額吉。”巴雅爾粗狂的臉上露出溫柔色彩。
朱厚照也想念自己的父母,當然不是這個時空的,“過段時間,朕讓你風風光光回草原跑一趟。”
巴雅爾喜出望外,心里已經盤算著要給家人帶些什么。
司禮監經廠主要分為番經廠和漢經廠,朱厚照的大明報社就直接征用了漢經廠。
施州德自從接了建社的任務后,就沒有離開這個地方。
每天白天,要與工匠討論雕板印刷的問題,與丘聚制定分發的途徑,制定員工的一些規定。
晚上又開始編寫一些準備出版的內容,他準備至少存有二十期的內容,如果按一個月出四期計算,能保證五個月不用為內容發愁。
因為他知道,一旦真正發行后,他估計沒有這么多時間來弄內容,五個月過后,估計他就能轉為主編的角色,負責審稿就行了。
丘聚現在每天上午都準時過來與施州德開會,從開始看不起,到心服口服,這個人的腦子里點子不斷,稍微出現問題,他總能想出解決的方法。
有時候,真想劈開這個人腦袋,同樣是人,為什么差距就這么大。
朱厚照到來的時候,施州德和丘聚剛討論完各地站點的設置,還有考核的方法。
“見過皇上。”施州德見到皇上到來,心里的第一感覺不是榮幸,而是有種不好的感覺。
這估計是穿越人士的相互感應吧,朱厚照這次來就要加大對施州德的剝削力度。
來的路上,朱厚照想起手下匯報的王承風的信息,一天現在都睡不了兩個時辰,手下的人都快承受不了他的強度。
現在看到施州德的樣子,估計他睡覺的時間也沒有比王承風多。
卷難道是大明人的一種天性么?大家都穿越了,為什么還這么卷啊。
“報紙做得怎么樣了?”朱厚照開門見山。
施州德趕緊從旁邊拿出一張來,呈給皇帝看一下。
朱厚照拿到手上,這跟以前考試的試卷差不多大小,眼光主要落在右手邊上版頭,印著兩個半個拳頭大的字,《明報》,這字寫得還真不錯。
這是施州德特意跑去跟朱厚照要的墨寶。
看著皇帝內容都不看,老盯著報頭,施州德不由暗笑,自戀果然是人類的天性,就是皇帝這種非人的生物也不能免俗。
紙底色看上去比較黃,比宣紙厚一點,很粗糙,有點像朱厚照后世小時候用的草紙,翻過后面一看,居然還印了雙面。
“皇上,這紙是連七紙一種,不過要求做厚一點。”施州德看出來皇帝的疑惑。
“價如何?”朱厚照比較擔心的成本。
“一兩一千五百張。”施州德回答道。
這么便宜,一張合計不到一個銅錢,朱厚照不由一愣,大明的紙這么便宜的了。
大明是造紙業快速發展的時期,對于朱厚照這種歷史盲當然不知道,還停留在洛陽的紙很貴的時代。
就現在市場上,二千張抬連紙,就是考科舉用的紙張,也不過是二兩銀子,這個已經算是質量比較好的紙。
民間貼春聯的習俗,也是從大明開始,歸根到底還是因為紙張便宜,百姓消費得起。
朱厚照想起自己苦苦追尋的歐洲印刷術,可能是走錯了方向,他的本意是想降低成本,讓知識傳播更加廉價。
但現在大明紙的成本根本不高,歐洲是因為紙貴,才拼命降低印刷成本的啊。
這么便宜的紙,就是印刷成本高點,也是可以承受得起的。
想通了這個關節,朱厚照差點忘記了來這里的目的,大明掃盲工作,總算有一個開啟的契機。
施州德看著皇帝拿著紙,眉飛色舞起來,以為是內容入了皇帝的眼。
“這個生產量如何?”朱厚照問道。
“皇上,請往這邊來。”施州德把朱厚照帶到了旁邊的印刷工坊。
朱厚昭看著分成兩排,順序排著用木頭做的機器,每臺機器占地有二十平方,排列得整整齊齊,不少工匠正在忙活著。
機器是由厚重的木頭架子搭成,中間由幾塊圓木組成活動結構,中間的圓木帶著一個長長的把柄。
“這里總共是有二十張版可以同時開印,一刻鐘能印出三張,一天大概能印出一千張。”施州德對這個簡陋的機器實是有點看不上眼,后世的電子印刷,一天幾十萬份不在話下。
”雕板是每面是由八塊小板,用榫卯結合在一起,可惜只能印單面,不然效率還能加倍。“
施州德站到一個機器前面,先給底下的雕版涂上油墨,又取出一張紙,固定在旁邊掀起來的架子上,手一翻,把架子覆蓋到雕板上。
雙手把帶紙的雕板,順著軌道推到了木頭機器下面,搬動把柄,只見上面的圓木帶動下面的厚松木,平整壓在紙板上。
朱厚照仔細觀察這個全木頭做成的機器,感覺很新奇,“這個是給壓力的。”
“皇上果然厲害,一眼就看出來了。”施州德趕緊就拍了一下馬屁,“這樣印出來才會均勻,而且也不會因為力太大而損害雕板。”
“這個機器是你制造出來的?”朱厚照問道。
“是的,主要是皇家的木匠也是太厲害了,我只提出想法,他們就給做了出來。”施州德很佩服大明的木匠。
第一個原型機,他也只是憑著模糊的記憶,知道要這么做,許多時候并不知道里面應該怎么弄,不過只要說出原理,木匠總是能找到方法。
“太好了,所有工匠,每人賞銀五兩。”朱厚照特別興奮,有這個機器,印書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在工坊里干活的所有工匠們聽到后,馬上都跪下來,“謝謝皇上!”
這些工匠都是匠戶,給皇家干活拿不了什么錢,平時還得打零工養家,皇帝這么一開口,直接給了兩個月工錢,回家也好跟老婆孩子交代。
“只要好好干,賞錢少不了!”朱厚照像是在酒吧里高喊,這一輪我來,大家都舉杯慶祝的感覺。
施州德在旁邊看著匠人歡欣鼓舞,心里也挺為他們高興,等了好一會,也沒見皇帝提到他。
這太不公平了,身為最大項目的總負責人,居然沒有獎賞,難道給股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