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在空間里多逗留,趁著夜色,蘇月把從空間里帶出來的東西都藏進了廚房后面的稻草堆里。
稻草一般都用來引火,用的也不多,暫時把東西藏在那,也算安全。
但是她的任務還沒完,菜園子里還有一筐青菜等著她呢。
短短兩天時間,她前后已經種了五六回青菜,都說熟能生巧,她現在閉著眼就能準確的刨坑種菜,那動作麻溜的,就像是經驗豐富的老農民。
活是不累,但就是有點廢手,等到整片菜園子恢復原樣,蘇月的右胳膊已經酸得抬不起來了。
哎,不能再這么干了,再這么干下去,遲早連她都得廢了。
洗了一把臉,蘇月抱著竹筐又去了一趟后院,準備明天要用的東西。
土豆,番薯實在太扎眼,她不敢多拿,只是挑個大的,芽眼多的,往筐子里裝了五六個。肥料也裝了小半袋,擱在筐子的地最下面。捕獸夾過了明面,正好放在最上面做掩護。
整理完畢,趁著天還沒亮,她又悄悄的摸回了屋里。
第二日,一大清早,村長的大兒子王慶國,帶著兩個村民一起來了蘇家。
村長昨天發了話,由村里出錢,給蘇家安置四畝荒地。荒地雖然不值錢,但也是需要丈量之后再行報備才能簽署地契。沒有地契那就是一句空話,就像先前分家時那樣,隨時都能被人拿回去。
可見村長想得周全,這不,一大早就讓在大兒子帶人過來把事給落實到位。
來到李子坡,王慶國沒有直接丈量,就見他繞著荒地前前后后的轉了一大圈,最后,他在挨著蘇盛之前開墾的那片荒地上劃了一條道。
“老大,我看就這吧,這附近也就這片地里的碎石最少,而且挨著河道也近,到時候,挑水灌溉也方便。”
“王叔,你給挑的地準沒錯,就選這吧。”蘇盛滿意的點點頭,他心里也是看中這片地頭。
“行,道給你劃好了,等過幾日地契下來,我給你送家里去。”
說這話時,王慶國又回頭環視了一圈,隨即接著說道,“老大,聽說李子坡也有野豬出沒,得空了,把籬笆墻打上,免得到時候野豬下山霍霍莊稼。”
“哎,叔,我曉得了。”
“那你忙吧,我就先走了。”
“王叔,慢走啊。”
直到送走了王慶國,蘇月才從茅草垛子后面走出來,剛才趁著他們說話的功夫,她偷偷的把背簍里的東西都藏好了,就連捕獸夾,她都沒敢全拿出來。
捕獸夾本身是沒問題,材質也是最簡單的竹子和細麻繩,可是,架不住數量多啊,一個晚上,三十個捕獸夾,就算熬一個通宵,都未必做得出來。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她就只拿了十個捕獸夾放在背簍里。
正要去找兩位兄長,冷不丁的,她身后的茅草叢忽然嘩嘩一陣抖動,隨即,就見茅草順著一個方向,蕩出了一圈漣漪。
我去,這什么情況?
蘇月有點緊張,下意識的咽了口唾沫,同時,她的心里又很好奇,什么東西能在草里弄出這么大的動靜。
她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蛇,她從小,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兩樣東西,第一個就是蛇,因為外婆住在農村,她有一回去玩,差點就被一條五步蛇咬了,打那以后,她就有了心里陰影。
至于另一個,那就是老鼠,她小時候,家里還是老房子,那老鼠囂張得離譜,白天都會從下水道里竄出來溜達一圈。
有一次,她去丟垃圾,那大老鼠刺啦一下就從垃圾袋里鉆出來,踩著她的腳背就過去,當時給她惡心得,全身的汗毛都炸了。
想到這,蘇月莫名的就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她心里的那一點好奇心,也在這一刻消停了。
正想走呢,身后的茅草叢里忽然又是一陣抖動,她還沒反應過來,就見一只野鴨撲騰著翅膀,從她的頭上嗖的掠了過去。
這還沒完,緊接著又是一只野鴨嘎嘎叫喚著,從草叢里鉆了出來,它的身后,還跟著五六只黑不溜秋的小野鴨子。
蘇月正納悶這是什么情況呢,哪成想,小鴨子的身后還跟著一條黃白相間的菜花蛇。
“啊......”
就聽得蘇月一聲尖叫,隨后頭也不回的撒開腳丫子就沒命的跑。
這畫面,多少有點搞笑。一只野鴨在前頭飛,蘇月在中間跑,另一只野鴨在后面追,末了,還有一條菜花蛇貼著地游。
“大哥,二哥,救命啊。”
蘇月一邊跑,一邊的大聲呼救,因為跑得急,就連腳上丟了一只鞋,她都沒感覺。
聽到她的呼救聲,蘇盛和蘇槐操起手里的鋤頭就尋著她的聲音跑了過去。
“月兒,你在哪呢?”
“大哥,我在這呢,大哥救我。”
一看到蘇盛,蘇月就好像看到了救命稻草,一個標準的立定跳遠,下一秒,她已經像一只無尾熊似的掛在了蘇盛的肩膀上。
“大哥,有蛇。”
“哪有蛇啊。”蘇槐膽子大,舉起手里的鋤頭往前就是邁了一大步。
再定睛一看,蘇月身后跟著的,只是一條沒毒的菜花蛇。
“怕啥呀,這蛇沒毒。”
說這話時,蘇槐已經踩住了蛇頭,捏著七寸的位置就將菜花蛇拎了起來,還故意在蘇月面前晃了晃。
咦,蘇月本能的往后一仰頭,嫌棄的皺起眉頭,“二哥,你拿遠點,別離我這么近。”
蘇槐見她怕成那樣,也就不再嚇唬她,隨手就把菜花蛇遠遠的丟開了。
“哎呦,這蛇真沒毒,瞧把你嚇得,害得我和大哥還以為你出了啥事。”
“那也惡心。”
沒了蛇,蘇月這才從蘇盛的身上下來,低頭一看,四周圍空蕩蕩的,哪里還有野鴨的影子。
“二哥,鴨子呢?”
蘇槐被問得莫名其妙,“啥鴨子啊。”
“剛追著我的野鴨呢?”
蘇月剛才只顧著自個跑,她哪里知道,野鴨瞧見前面來了生人,早就拐了個彎,竄進另一邊的茅草叢里,所以蘇盛和蘇槐壓根就沒看到野鴨。
“有兩只呢,其中一只還帶著五六只小野鴨,咱快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