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多鐸上套!
- 反清覆明:從揚州開始
- 蒼徒
- 2353字
- 2022-12-06 20:00:00
“不過,若是要跟清兵談判,至少也是需要一個信得過的人才可以,而且,要隨機應變,同時,還需要迅速的去掌握敵人的情報!”
說到這里,洪朝圣看著閻爾梅:“閻先生,這件事情,還得勞煩你親自去一趟!”
“我?”
閻爾梅微微一愣,而后道:“大都督,若是真的需要我,我自然是當仁不讓的!”
史可法沉思了一下,問道:“如何去騙多鐸,還是要從長計議一下!”
“保持這么幾個原則!”
洪朝圣緩緩的開口道:“第一,要讓清兵覺得我們的確是準備棄城,但是,這不是投降,而是撤退,所以,要反復提及盟約。第二,要讓多鐸許諾,必須要保證不屠城,最好還是有書面的證明。第三,就是儀式問題,禮節,這些問題我們都要說明,要讓清兵相信這是真的!”
閻爾梅點點頭。
洪朝圣想了想道:“我們再來好好的討論討論細節,比如說,我的尸體,還有就是我弟弟洪朝武的尸體,需要找一個提醒接近的,另外,我的相貌,清兵這邊很有可能使詐,說,尸體不是我本人,這些,也要多注意一下!”
隨后,洪朝圣又把吳天德喊了過來,讓其詳細的描述多鐸的相貌。
商議結束之后
洪朝圣隨后就下令把吳天德給看押起來。
吳天德這小子絕對是有當漢奸的潛質的,不,這小子已經當漢奸了,洪朝圣不可能讓他出來蹦跶,不過,這人對自己很有用,日后還是能用得上的。
而后,洪朝圣又喊來了劉肇基,洪朝武,開始下令在揚州城縱火,發出叫殺的聲音。
做完這一切之后,也就安靜的等待多鐸上鉤了。
史可法看著洪朝圣道:“朝圣,你可是有表字?”
他倒是不愿意喊洪朝圣大都督,這是他自己給自己封的官兒,但是,一直朝圣朝圣的喊著,又不禮貌,這才問起了洪朝圣的表字。
“有,叫秀全!”
洪朝圣笑了笑,隨口扯淡道。
洪朝圣,字秀全。
完美了!
“秀全?”史可法微微一愣,而后搖頭道:“這不好,這表字起的太過于隨意!”
“是不太好!”洪朝圣咧嘴笑了笑,心中卻是嘀咕,倘若自己真的叫洪秀全,多少有點不吉利,太平天國可是失敗了的。
“如此,我給你取個表字如何?”史可法道。
“如此,倒是要多謝閣老了!”洪朝圣打斷了自己的胡思亂想。
“熙至如何?”史可法道。
熙至?
洪朝圣微微一愣,他倒是很清楚,古人取字絕非是多此一舉的事情,字可以說是承載了與名完全不一樣的意義和內涵,字可以理解為是名的一種延伸,它代表的是古代對于禮儀的一種重視。
比如說,自己的名字叫洪朝圣,這個熙也有光明的意思。至,大概可以算是到來的意思。
圣光到了?
洪朝圣的心中有些古怪,不過,他的臉上還是浮現出了笑容:“如此,多謝閣老!”
……
……
是夜
揚州城中大火,叫殺的聲音不絕于耳。
多鐸得到了消息,把揚州城看的分明。
揚州城內亂,自己攻伐了四個月的揚州城,如今總算是要拿下來,隨后,多鐸命人死死的盯著揚州城,自己則是回去美美的睡了一覺。
天亮
閻爾梅便孤身一人來到了多鐸大營。
隨后,多鐸便得到了消息。
洪朝圣和洪朝武兄弟倆已經被當場誅殺,現在揚州城已經回到了史可法史閣老的控制當中,如今,史可法已經決定撤兵,遵守大明和大清之間的盟約,撤回南方
聽到這里的時候,多鐸忍不住笑了起來:“洪朝圣和洪朝武兄弟倆都已經死了?”
閻爾梅點點頭:“是!”
“我大清與大明議和,雙方締結盟約,你們可以速速讓開的揚州城,等待本王大軍入城!”多鐸也不客氣起來。
“豫親王!”
閻爾梅緩緩的開口道:“城,可以讓,這是,豫親王卻是需得保證三條,我等才會讓城!”
多鐸眉頭一皺:“莫非是揚州城在跟本王講條件?”
“既然是雙方締結盟約,自然是要按照盟約說事兒!”閻爾梅理直氣壯的開口道:“莫非,豫親王想要毀約不成?若是真的如此,揚州上下便是拼死血戰又如何?”
這個大帽子扣下來,多鐸還真是不好多說什么。
現在,這個情況,閻爾梅越是提出條件,多鐸反倒是越發的不會懷疑什么。
連著四個月沒有攻打下來,多鐸也不敢保證自己就一定能打下來。
再拖下去,他不知道揚州能堅持多久,反正,現在山東,河南,陜西,安徽,江蘇,京師地區都是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農民起義,雖然不是什么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但是,數量越來越多,再拖下去,說不定就要形成席卷之勢。
湖廣這邊,李自成雖然說戰死,但是,闖王的隊伍還在。
陜西這邊,李自成的老底子也在,就現在這個情況,大清朝在北方的統治可以說是日趨穩固,但是,遠遠還沒有達到傳檄而定天下的水準。
多鐸也不可能在前線打持久戰,還是老問題,洪朝圣缺少糧食,多鐸也是一樣缺少糧食,最關鍵的一點就在于,雙方都不知道你能堅持多久。
戰爭迷霧之下,就看誰耐不住性子。
而現在,多鐸是真的稍微有點繃不住了,眼瞅著雙方的盟約締結,雙方議和,揚州城也愿意開城。
現在多鐸也基本上能判斷出來,史可法需要的就是一個體面的撤離,保全南明的有生力量。
只要進了城,自己十萬大軍剿滅他們不是問題。
盟約,多鐸從來都沒有當回事兒。
真正的問題就在于能不能進城,進城之后,撕毀盟約,大兵南下便可以暢通無阻,可是,在進城之前,這個盟約還是講究講究的。
多鐸忍不住一陣冷笑。
換下了洪朝圣,換來了史可法,這揚州城還真是容易對付,越是講究這些繁文縟節,越是講究儀式感,體面,就越是表明了,你他媽的就是一個廢物。
而后,雙方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爭論。
閻爾梅要求多鐸先撤兵,讓揚州的士兵先行撤走,多鐸就要求揚州的士兵必須要老老實實獻城,然后自己必須要以一個勝利者的姿勢進入揚州城。
此外就是獻城的諸多細節,一一推敲。
如此,足足討論了三天。
閻爾梅還是‘被迫’答應了多鐸的要求,雙方在北門決定獻城議事,而多鐸在其他三個城門撤兵三分之二以示誠意。
三天,這是考慮到史可法的性格,換了洪朝圣可能會拖延,但是,史可法的性格肯定不是拖延的那種,按照以往的經驗,史可法那是很容易上當受騙的,直白點,說,史可法是對敵人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說道是史可法性急,容易上當受騙的時候,一邊的史可法老臉通紅,自己的弱點居然被人拿捏的清清楚楚。
雙方最終約定,三日之后,北門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