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關四百里外
曹操坐在諸侯中,看著陶謙這些諸侯興奮交流,有著數百萬士兵,加上民夫有千萬之眾了,仿佛使這些諸侯有些膨脹了,覺得董卓只手可破。但他感覺很頭疼,這各路諸侯帶的兵馬雖多,但遠不如洛陽以及邊軍,放眼望去,各軍大多皆是二階,三階算是精銳了,不禁搖了搖頭,嘆了一聲。
在一旁的夏侯淵注意到曹操有些失落的樣子,抱拳疑惑問道:“主公,屬下看你似乎有些失落?”
曹操不想打擊諸侯信心,也就沒做出回答,擺了擺手,道:“沒有,只是我認為應該推選出盟主,畢竟這樣才能更好管理各軍部下,力往一處使。”
眾諸侯也聽到了,雖然心動,但也沒有表態自領。太守王匡聽到曹操這樣講,便把這皮球又踢給了曹操,起身大聲對曹操笑道:“確實該推選出盟主,孟德是發起者,不如就由孟德來擔任吧。”
袁紹等人聽后,皺了皺眉頭,曹操看到各諸侯表情后,立馬搖頭,笑著向抱拳眾人說道:“操的名聲不足以使各位信服,而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滿天下,還是由袁本初擔任吧。”
袁紹聽到曹操推薦自己,自然大喜,手上卻擺了擺說道:“不行,還是孟德擔任吧。”最終,在曹操與其它諸侯再三推薦他,他才接受了。
當然,有人歡喜有人不高興,袁術看到眾人居然推薦袁紹,不推薦自己,坐在一旁雙手相抱悶悶不樂。
還好袁紹在風光后,在選先鋒時,看到袁術不快的目光,任袁術總督糧草,讓眾人目光移向了自己一下,袁術內心才好受了一些。
見袁術應聲下來,袁紹繼續說道:“還需選一人為先鋒,直抵汜水關(又稱虎牢關)挑戰,先打出我們聯軍的士氣。其余各軍則占據重要位置,整合聯軍后,再前來接應。”
劉堅聽到后,出聲道:“堅愿為前部!”
孫堅和公孫瓚是眾諸侯能打的隊伍,麾下雖是步卒,但與洛陽精兵實力相差無幾,曹操隨即咐聲道:“文臺勇烈,可以擔此大任。”袁紹點了點頭,同意了。
孫堅于是帶領本部二十萬人馬直奔汜水關而來。
……
洛陽董卓府邸,自然很快收到了消息,此時,各部還未整頓完成,畢竟百萬多大軍發兵,還需要不少糧餉準備,董卓于是馬上召見各部,準備安排先鋒。
等眾人到齊后,呂布率先挺身,一臉不屑說道:“義父不要擔心,關外諸侯,布認為皆是螻蟻,草芥。我愿領大軍為先鋒,把他們全部斬首于城下。”
董卓聽呂布這么自信,一臉高興說道:“對,老夫有吾兒奉先,那么就”
還沒等董卓說完,華雄在呂布身后大聲說道:“殺雞焉用牛刀?不用溫侯親往。主公,由我前去,斬殺各路諸侯足夠了。”
董卓回頭一想,汜水關畢竟重要非凡,還是交給相處很久的親信好些,于是看向呂布說道:“吾兒奉先,就交給公偉如何?”
“嗯,好吧。”呂布點了點頭,退了回去。
“既然如此,就公偉為先鋒主將,任命為驍騎校尉,領西涼鐵騎三萬,精騎七萬,先行前往汜水關,至于后續四十萬步卒,誰愿為副將?”董卓繼續說道。
“末將,愿往。”
“太師,義愿往。”
武義和李肅三人紛紛出身說道。
“嗯?久周,現前線可沒準備太多的糧草,用以你手上二十多萬兵馬行動啊。”董卓搖了搖頭說道。
武義笑道:“太師,不必我手上大軍一同前往。我手上有一萬騎兵可先與公偉一同前去。”
多一萬人馬糧草?董卓于是點了點頭,同意了。
當夜,武義就和華雄,趙岑先一步帶領十一萬騎兵趕向虎牢關。
虎牢關(附加技能:堅不可摧,當前耐久度(7/10),耐久度只會隨時間而降低,每一年降低一點,修復需要7級以上石匠,1000名石匠每天修復一點)
好家伙,之前沒注意這虎牢關,現在武義登上虎牢關,才發現這虎牢關屬性相當牛逼。武義低頭望向城下,只覺大概有三十米高度了,再看了看墻身,也有近十五米的寬度。
武義站在城墻上,眺望遠方,長呼出一口氣,當真有一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感覺。
……
數日后
城外從小路先行過來的鮑忠,先帶兩萬騎兵,一萬步卒來到虎牢關城下。
虎牢關城下,鮑忠正在策馬舉槍叫陣。
看著“鮑”的旗號,武義回想了一下歷史,很快就清楚了是個送人頭的,就向迫不及待地華雄點了點頭,于是華雄和武義領了三萬精騎(四階)出關迎戰,楊岑負責守關。
鮑忠看見武義等人領兵出城,頓時大喜,提槍指向武義二人,勒馬道:“好你們這些蠻子,還算有些勇氣,敢與我鮑忠,鮑叔義一戰!”
呃?這鮑忠是不是有什么大病?人雖五大三粗,但武義看了他的屬性,武力和統率都是三流,身后士兵也只是三階,怎么敢的?
華雄聽到鮑忠如此囂焰,心生不快,立刻縱馬提刀,向鮑忠沖來道:”我華雄,華公偉前來取你狗命。”
“好好好。”鮑忠見有人應戰,也立馬開心應道,向華雄舉槍沖來。
“踏踏踏”馬踏聲中,兩人不斷接近,鮑忠聽到后面將士為自己吶喊助威,只覺揚名天下的機會就在此刻,臉帶微笑。
頃刻間,兩人戰馬交接,啪的一聲大響,鮑忠手中長槍被華雄一刀劈開,將鮑忠拉回了現實。藥完!這是鮑忠最后的思緒。
華雄在劈開長槍后,緊接順力,將大刀劈進了鮑忠的胸膛,頓時鮮血四濺,華雄借著馬的沖擊力,用刀首將鮑忠抬起,再奮力一甩,把鮑忠尸首甩在不處草地上……
“嘩!!”鮑忠的士卒看到鮑忠一招被秒,不敢置信,紛紛大驚。
武義見鮑忠被解決,對方士氣大跌,立刻帶領身后三萬精騎飛突沖來。
在西涼精騎的橫沖直撞下,士氣大跌的三萬人馬根本不是西涼精騎的對手,剛一交手就被沖得七零八落,紛紛做了西涼精騎的刀下亡魂。命大活過一次沖擊的士卒,見西涼精騎又要沖來,立馬伏身投降,或者催動戰馬逃向遠方。
武義對于投降的不殺,讓趙岑派人下來收攏,武義則繼續和華雄帶著西涼精騎追殺逃跑的騎兵……
最終,大捷,三萬人,一萬三千左右人馬被殲滅,其余活下的也全被俘虜,而己方只有不到五百人陣亡。
戰報也立刻向洛陽發去,用以鼓舞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