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扣一頂大帽子
- 大明:家父永樂大帝
- 死透咸魚
- 2349字
- 2022-11-19 10:18:15
“張大人,請!”
穿著黑色僧衣的姚廣孝,又一次開口了。
“道衍大師,你可知道這里是燕王府?”
“如今燕王患病,算起來也該是燕王妃當家做主才是,你一個修行之人,怎么敢越過王妃!”
張昺其人,是正宗的儒家子弟,對于姚廣孝這個和尚,張昺一向不喜歡。
而張昺口中的“道衍”,正是姚廣孝的別名。
這個禿驢,一天不在慶壽寺里面好好吃齋念佛,反而是往燕王府跑得十分勤快。
在張昺看來,出家人就該有出家人的樣子,而不是一副六根不凈的模樣!
張昺對于姚廣孝的厭惡,還有一個原因。
在張昺看來,和尚們不事生產,卻霸占著大量土地,他們的收入又不納稅。
如此下來,于國不利。
當初三武一宗滅佛,就是出于這個道理。
“張大人有所不知!”
“燕王突然發病,王妃在情深意切之下,已然是亂了心神?!?
“小僧是受了王妃邀請,特來幫著燕王爺誦經祈福的?!?
一身黑衣的姚廣孝,臉上依舊笑意十足。
姚廣孝在被張昺打臉后,還能笑臉相迎,只是因為他知道現在還不是翻臉的時候。
“張大人,里面請!”
徐妙云作為燕王妃,這個時候不想再多生事端出來。
畢竟,現在北平不太平,燕王府的境遇也很差。
這個時候應該是以麻痹敵人為上。
“王妃請!”
作為親王妃的徐妙云都開口了,張昺也不可能再揪著姚廣孝不放。
畢竟朱棣還是一國親王,張昺在徐妙云這個燕王妃面前,也是不敢盲目的托大。
按照大明禮制,大臣必須以臣子侍奉親王。
而且張昺也是真的想要知道,燕王朱棣是裝瘋賣傻,還是真的已經迷失了心智。
畢竟監視朱棣,可是張昺擔任北平布政使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
“這燕王府,當真是氣派!”
“下官也是無意中翻看前朝史料,才知道燕王府就是元朝的隆福宮,也就是元朝的太子府?!?
行走在燕王府中,張昺看似無意說了這樣一番話。
當然說者似乎無意,而朱高煦這個聽者就有心了。
在朱高煦看來,張昺這話真毒!
朱棣身為一個藩王,居然住在前朝的太子府中,對于禮制來說,這是大大的僭越,這非是人臣之舉。
要是有心人搬弄是非,說不定這就是朱棣想要謀反的罪證之一!
“太祖高皇帝曾經說過,凡我大明朝諸王宮室,并依已定規格起造,不許犯分。”
“而燕王府邸,因元之舊有,若王子、王孫繁盛,則小院宮室任從起蓋?!?
“張大人,父王居住在這前元朝隆福宮,可是太祖高皇帝親自指定的?!?
作為燕王嫡長子,朱高熾這番話可謂是有理有據、不卑不亢。
朱高熾這是用朱元璋這個大明開國皇帝,來壓張昺。
畢竟,建文帝可是朱元璋的好圣孫。
而作為建文帝親信大臣的張昺,自然是不敢對朱元璋有什么違逆之言的。
其實建文帝繼承皇位后,打算削減藩王勢力來強化中央集權,因此他有事沒有就要在諸藩王身上找茬。
朱棣所住的隆福宮,是前朝太子府,自然很快就受到建文帝的責難。
此時朱棣立即就搬出了,他老爹當年主持編撰的《祖訓錄》,作為靠山并向對新皇帝加以辯解。
“謂臣府僭侈,過于各府,此皇考所賜。”
“自臣之國以來二十余年,并不曾一毫增損,所以不同各王府者?!?
“蓋《祖訓錄》營繕條云,明言燕因元舊,非臣敢僭越也。”
這就是朱棣當初,回復建文帝的奏章。
“太祖高皇帝讓父王居住在這元朝的隆福宮,并不代表對父王有什么過高的期待。”
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
這個時候,一直沒怎么說話的朱高煦也出來幫腔了。
“太祖高皇帝起于微末之中,對于民間疾苦十分了解?!?
“皇祖父讓把元朝的太子府改為我大明的燕王府,只是為了減少百姓負擔,只是為了省錢?!?
“畢竟建造一所親王府,那可是花費不菲?!?
“已然有著現成的宮室存在,那么也就沒必要額外在浪費民脂民膏了。”
朱高煦的說辭,可謂是無懈可擊。
而且他說的,也是實情。
“太祖高皇帝在未發跡之前,可是給他人放牛謀生的?!?
“高皇帝深知民間百姓生活不易,可不是司馬家那些“何不食肉糜”的昏庸之輩,能夠與之比擬的?!?
“而且在歷史上,將前朝的宮殿拿來為新朝所用,這本身就不是什么少見的事情。”
“縱觀整個華夏歷史上,一個新王朝的建立,必然是一次次分久必分、合久必分的循環。”
“一個新王朝的建立,一定是在前朝分崩離析的天下大亂之后?!?
“新的王朝在經過天下大亂后,第一步就是施加仁政,讓天下百姓得以休養生息?!?
“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都是休養生息、讓利于民?!?
“如此種種,莫不如此。”
“而減賦稅、輕徭役,一向都是新朝收攏人心的不二之選?!?
“我大明朝立國前后,先是同陳友諒、張士誠等人爭奪南方,然后又揮軍北伐蒙元?!?
“太祖高皇帝得國不易,自然也是要讓天下人過上好日子的。”
朱高煦,這個時候化身仁慈之人。
他這是用“仁”,來堵住張昺這個北平布政使對于燕王府的攻擊。
“太祖皇帝體恤百姓,為天下人所愛戴?!?
“張大人,你作為北平布政使,當必須深明其中大義才是!”
“不然,你就是辜負了朝廷信任!”
朱高煦,一頂大帽子蓋了下去。
首先,朱高煦知道,張昺是不敢詆毀朱元璋的。
其次,張昺作為文人,而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仁者愛人。
“高陽郡王之言,句句在理?!?
“下官,受教了!”
果不其然,面對朱高煦高大的論調,張昺只能乖乖屈服。
儒家不是說要愛惜民力嗎?
朱高煦剛才就是用了堂堂正正之言,來把張昺給堵得啞口無言。
儒家不是講究天地君親師嗎?
朱高煦就搬出朱元璋這個大明太祖的過往,來把張昺給壓得死死的。
“不好啦!”
“燕王殿下,跑出王府了!”
作為朱棣身邊貼身照顧太監之一的亦失哈,這是時候突然就從王府內院里面跑了出來。
他一邊跑,還一邊大叫。
這個亦失哈,本是女真人。
亦失哈其人,是在戰爭中被明朝軍隊俘獲,后來又被凈身后送入宮中做了太監。
雖然異族人,但是亦失哈對朱棣也是很忠心。對于朱棣交辦的事情,他都處理得很妥當。
因此,亦失哈也就獲得了朱棣的信任和重用。
“你怎么侍候殿下的!”
“殿下身患瘋疾,你居然還讓他出了王府!”
作為燕王妃,徐妙云是在場眾人中最尊貴的存在。
而亦失哈作為燕王府內侍,就是燕王府的家奴。
徐妙云訓當著眾人的面,高聲斥亦失哈,這是理所應當,也是名正言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