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來一直緊閉的懷來城門,在十幾個士兵的合力推動之下,緩緩由內往外打開了。
只不過是一眨眼的功夫,上書著彭、孫兩面的旗幟,就一馬當先的沖了出去。
然后,才是寫著“宋”字的帥旗。
這一次,宋忠可是下了血本。
他不但把自己的嫡系部隊都帶了出來,更是把原本屬于朱棣的燕山三衛也給一并調來。
“眾將士,燕賊朱棣殘暴,殺我父母,奪我家產,辱我旗女。”
“此誠不共戴天之仇!”
“今日,我等當奮勇爭先,上報國恩,下雪私仇!”
在城外擺開陣形過后,宋忠開始做著最后的戰斗動員。
“殺朱棣!”
彭聚高聲附和著宋忠。
“敗叛軍!”
孫泰也是揚刀躍馬。
“咚咚咚!”
伴隨著身后城頭傳來慷慨激昂的鼓點,宋忠的三萬人馬開始動了。
開始,是對應整齊,腳步如一。
然后,就是你爭我奪,全軍出擊。
……
“殿下,我軍營地三面被圍,他們只留了東面空著。”
丘福大大咧咧走進了中軍大帳,對于營地在宋忠他們的圍困毫不在意。
這就好像,被包圍的不是燕軍,而是燕軍包圍了宋忠他們一樣。
“這個宋忠,這也是在玩圍三缺一啊!”
“孤知道了,再探!”
朱高煦頭也不抬,他的眼睛就沒有離開過前面的書案。
“遵命!”
丘福一個拱手,然后就退了出去。
“咱們殿下這養氣的功夫,是越來越好了!”
“古人云,談笑間強擼灰飛煙滅,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說的就是殿下現在這種情況!”
出了大帳,丘福一邊大步離開,一邊向著手下親兵說道。
“泰山,我知道。”
“只不過這個強擼,是快速用手的意思嗎?”
親兵摸著腦袋,一臉的不解。
“我踏馬!”
“叫你沒事多讀書識字,你他娘只知道用手爽!”
丘福一抬腿,就提到了親兵的屁股上,留下一個大腳印。
此刻的丘福,全然忘記自己也是一個大老粗,只不過在朱高煦的威逼利誘下,不得不變成了半個讀書人。
……
“這他娘的毛筆字,真難寫!”
等到丘福離開后,朱高煦生氣的把手里的狼毫給扔在了地上。
原來,朱高煦并不是氣定神閑,他只不過是在和文房四寶較勁。
前世的朱高煦,也就只有讀書的時候才有過奮筆疾書的經歷,自從開始搬磚養活自己后,朱高煦都是用鍵盤代替了鋼筆。
這穿越回到明朝,朱高煦只能重頭學習,從學寫字開始。
“我小時候沒有抓麻雀啊,怎么握筆的手抖得這么厲害?”
朱高煦不由得抱怨起來。
小時候,朱高煦家鄉的老人有那么一個說法。
誰家的小孩要是經常玩鳥,那么將來一定會拿筆的時候手抖。
“殿下,燕山三衛主攻西邊!”
膀大腰圓的丘福,又一次慢慢悠悠的走了進來。
“動手吧!”
朱高煦下了命令過后,就連忙收起上好的宣紙。
朱高煦前幾天還閑話丘福是個大老粗,他可不想被丘福看到他的鬼畫桃符。
只允許我和別人開玩笑,絕不允許別人笑我。
朱高煦這個時候,就是這樣不講道理。
……
“頭兒,不對啊,我怎么看見我哥了?”
燕山右位之中,一個小兵滿是疑惑的望向旁邊的總旗。
“你一定是眼花了!”
“你哥不是早就死在了北平,還是被朱棣狗賊給殺了!”
“現在可是正午時分,可是一天陽氣最重的時候,你能看到個鬼?”
總旗這個時候正擦拭著軍刀,因為對面的燕軍已經開始緩緩又出了營地,兩軍交戰近在咫尺。
“不是的,頭兒!”
“我真看到我哥了!”
因為不用挑燈夜戰,小兵視力不錯,他還被選為大軍耳目。
“你確定?”
總旗也是半信半疑。
這個總旗本是軍戶出生,他和他老父親同在軍中。
只不過他在燕山右衛,而他的老父親因為年老體弱留在了北平。
“就算是化成了灰,我也不會認錯的!”
小兵剛說完,立馬就在意思到了不對。
“呸呸呸!”
“入土為安,入土為安!”
“怎么可能死后還被烈火焚燒!”
小兵一想到自己死去的哥哥,恨不得給給自己兩耳光。
人都死了,留個全尸不好嗎?
“鐵柱!”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一個熟悉的聲音想了起來。
只是那么片刻,就把小兵從胡思亂想中拉回了現實。
“真是我哥!”
小兵看了看對面來人,也不管現在是在打仗,他飛奔著脫離己方陣地。
如此親人相認的場面,在燕軍營地的西面上演了一幕又一幕。
朱高煦這一次可謂是精心謀劃了,這一出兩軍陣前認親的大戲。
在探知到宋忠是造謠朱棣殺了燕山三衛的親人后,朱高煦和之前巧取居庸關一樣,依然是以智謀為先。
朱高煦首先想到的,不是強攻懷來城,而是把守城的燕山三衛官兵家眷、父兄,給編成先鋒軍,仍使用朝廷原來的軍旗。
這是一招典型的攻心為上之計!
因為宋忠此前已經告訴燕山三衛的將士,言明他們的家眷都已經被朱棣屠殺了。
所以燕山三衛才會狠得咬牙切齒,才準備和燕軍決一死戰,以報家眷被殺之仇。
結果被朱高煦的認親大戲這么一搞,守軍很快就意識到知道自己被主帥宋忠給騙了。
而且看到兄弟父親都在燕軍帳下活得好好的,燕山三衛將士又哪里肯向著家人動刀槍?
宋忠不是個東西!
宋忠是個王八蛋!
燕山三衛將士心里,把宋忠祖宗十八代,都用最惡毒的詞匯問候了一遍。
“燕王殿下仁義,此番起兵本也是為了天下百姓。”
“宋忠卑鄙,他用滿口謊言來欺騙爾等。”
“今日真相大白于天下,爾等還要助紂為虐嗎!”
朱高煦在一眾親兵的層層衛護之下,來到了兩軍對壘的陣前。
“我等本是父子兄弟,豈有同室操戈之理?”
“爾等隨我一起,殺宋忠,助燕王!”
燕山三衛本就是朱棣麾下,只不過是被朝廷以備邊名義調到了開平。
軍中將校,大多都是心向朱棣的。
當謊言被拆穿以后,當朱高煦以郡王身份勸降過后,燕山三衛中的將校第一時間就調轉了馬頭。
“殺宋忠!”
“助燕王!”
在將校軍官的帶領下,燕山三衛原本對于燕軍的仇恨,立馬就被轉移到了宋忠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