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徐府。
“爹,咱這上海縣上萬畝的田地這就都不要了?”
徐璠有些憤憤不平。
“那是咱徐家的地嗎?咱家哪年收到租子了?”
徐階呷了口茶,淡淡又道:“給老二去信,讓他好好查查家里,對那些打著我徐家旗號招搖撞騙的,趁早逮了給世子送去,省的人家動手,再賴到我徐家頭上。”
徐璠聞言,心涼了半截。
“爹,這事就這樣算了?上海縣的那些地雖然多數不是咱家的,但松江府可有不少地真是咱家的啊,世子現在敢動上海的地,松江的地也是早晚的事,爹,世子這是在拿咱徐家當雞啊,咱可不等退啊!這一退,咱徐家的家業就不保了!”
徐璠說的鼻涕一把淚一把,前陣子他剛被徐階送家里放出來,便趕上了這事,心中若是對朱翊鎰沒氣,那是不可能的。
“等等看,咱徐家不能當這出頭的椽子,你別忘了,一條鞭法這事在嘉靖朝推了也不是一回兩回了,有些事啊,就是在逆天而為,不會成的!你還年輕,有些事要放長遠來看。”
說著,徐階捻了捻胡須。
不過對于徐階的這套托辭,徐璠卻不買賬。
“爹,你說這些年來,為了裕王一家,你頂了嚴黨那邊多少刀劍,可結果有什么好?到頭來人家還不是在拿你開刀,你說你這是圖啥,當初還不如選景王,現在也沒這檔子事了。”
“啪!”
徐階手中茶盞重重躉在桌上。
“你他娘的知道個屁,支持景王,虧你想的出來,你信不信我前腳支持景王,后腳高拱、張居正、趙貞吉那些人就得把我弄死,后面那些清流們還得在你爹我尸體上踩上幾腳!”
說著,徐階氣的站起身來,用手指著兒子又道。
“你真以為那些清流們依附你爹我,是因為咱徐家家大業大,你爹我貴為內閣次輔?你想瞎了心,人家依附我恰恰是因為我支持國朝正統、我支持裕王,楊繼盛那些人骨頭有多硬你也看到了,裕王才是咱這些人的主心骨,沒了裕王,你信不信咱這些人接著就四分五裂!”
“啥叫國有長君、社稷之福?你也是讀了史的,唐朝太宗之后是如何亂的,最后又是如何亡的,就是長幼無序,各種野心家橫出,對朝廷而言,明君重要嗎?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長幼尊卑,你今日弄了次子即位,明日那些藩王們便都開始練兵了!”
徐階說的擲地有聲,若是朱翊鎰在這里,也得給徐階這番言論點個贊,雖然徐階結黨貪財,但政治眼光還是合格的。
不過對于徐璠來說,卻有些不以為然。
“爹,您說的這些都對,可若不是明君,咱也不能干受著啊,況且咱也不是一點辦法也沒有,武宗......”
徐璠話還沒說完,徐階“啪”的一個大嘴巴就抽在了徐璠臉上。
“來人,將這個逆子給我關起來!沒我的吩咐,誰都不能放他出來!”
徐璠:......
京師暗流涌動,南京卻一片祥和。
在給朱翊鎰接風宴的三日后,朱翊鎰帶著一種勛貴去了孝陵祭祀朱元璋。
孝陵之中,不光有朱元璋的陵寢,在殿中還供奉著開國功臣的牌位。
所以說,朱元璋對這些老兄弟還是很不錯的,當然前提你得聽話,不能有非分之想。
朱翊鎰依次給這些開國功臣上了香,每上一炷香,便讓徐渭講述一遍這位功臣的功績,濠州起兵、滁州立足、攻克應天、鄱陽湖大戰張士誠、北進中原、南下閩粵云貴、收復西北、攻克大都、五伐北元。
一樁樁一件件,兵戈兇險,有勝有敗,祖輩創業之艱難,讓一眾勛貴聽得直抹眼淚。
祭祀之后,朱翊鎰領眾人到了明樓。
大殿之內,一案幾上放著一壇酒。
眾目之下,士卒牽了一頭牛來,海狗子隨后一刀便將牛的左耳斬下,將血滴到了酒壇中。
“二百年前,諸位祖輩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著太祖起兵,幫我華夏百姓爭來了二百年的太平盛世,今日為我華夏百姓,諸位甘愿將獻出田產,這情我朱翊鎰記下了,大明也記下了。”
說著,朱翊鎰端起酒碗。
“今日,我朱翊鎰在此保證,諸位雖獻出了田產,但以后的收益必不會比之前少,少了,我朱翊鎰必給補上,但若是有人勾結地方豪強,阻撓土改大業,就別怪我翻臉不認人了。”
朱翊鎰說完,一飲而盡。
而一眾勛貴皆被朱翊鎰這表態唬的一愣,聽過歃血為盟的,但沒見過在皇陵里當著祖宗的面歃血的。
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被朱翊鎰給鎮住了,頗有點被逼著上了梁山的感覺。
最后還是徐鵬舉和常文濟率先端起酒碗,一口飲盡,眾人這才跟著將酒喝干。
當日,江南勛貴主動退田的消息便自南京開始擴散,五日后消息到了京師。
之前對朱翊鎰這次土改抱著看熱鬧心態的官員們全都傻了眼。
沒想到半個多月的功夫,土改最大的一塊硬骨頭便被裕王世子不聲不響的給啃了下來。
若說大明朝除了朱家,地位最貴的是誰,當然就是這些開國勛貴了。
他們如此快的被拿下,一眾京官們頓時全都偃旗息鼓了。
“爹,裕王世子這是要來真的了?”
京師嚴府,嚴世藩有些不敢置信的問嚴嵩。
而嚴嵩沒有答案。
而在徐府,面對張居正,徐階也是皺眉不語,事情的進展出乎了他的預料,本以為阻力最大的一方,卻用實際行動在支持朱翊鎰,這是他完全沒有想到的。
唯獨在裕王府,高拱興高采烈的和裕王對飲。
“好一個蛇打七寸,連勛貴都主動退了田,這下看江南那些江南士紳們還有什么托辭。”
高拱高興的飲了一杯,笑著對裕王道。
“鎰兒這孩子,打小就隨我,不張揚,內秀,悄沒聲的就把事情給辦了,這下看那些官員們還彈劾什么?論功績,這大明還有比勛貴們功績大的嗎?人家都退田了,我看誰還敢再往刀口上撞!”
裕王話說的豪氣,但半月之后,還真的有人想試試刀鋒不鋒利。
夏末的一個深夜,近萬倭寇往上海縣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