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南天門計劃
  • 吳俊
  • 4293字
  • 2022-11-18 15:52:33

3

黑夜中,一架巨大的四發大型偵察機,安靜地從羅布泊荒漠上空飛過。

飛機通過一套精密自動駕駛系統,保持飛行高度起伏減到最小。這架飛機探測的,是最為常見卻又是無法屏蔽的存在——重力,這樣嚴苛的飛行狀態是為了確保飛機上的重力測量設備精確運作,保證那個在小數點以及很多“0”后面的數字準確跳動。

自從2026年在西藏澤當地下的地質勘探中首次發現后來被稱為“硅基生命體”的樣本以來,人類對這種神秘的生命體已經進行了數十年的研究,但研究成果卻寥寥可數。一方面,這種神秘生物的樣本非常罕見,在2048年羅布泊事件發生之前,所有的樣本都來自澤當的地下洞穴;另一方面,這種生物有一種奇怪的特性,當樣本匯集到一定規模,且與人距離近到一定程度之后,會激發人類心底最脆弱的恐懼,造成普通人產生各種恐怖幻覺,這一被命名為“波粒塔效應”的現象,直接導致了2034年香格里拉國際聯合硅基生命研究中心發生災難性事故,全部研究人員失蹤,基地毀滅。如果不是有一名執行警衛任務的武警戰士在這次災難中幸存,并觀察到研究人員仿佛集體陷入了恐怖幻覺,瘋狂地沖進了洞穴深處,恐怕沒人會知道那次災難發生的原因是什么。或許,會有更多研究人員在后來的研究中失控發狂。

那次事件還有一個衍生收獲,那名不受影響的武警后來被判定為“天行者”,直接推動了科研人員將“硅基生命體”的研究跟“天行者”聯系到了一起,繼而終于在2038年得出結論,“天行者”這一特殊人群的形成,應該是受到了“硅基生命體”的感染。他們也因此得以免受“波粒塔效應”的影響,成為進行“硅基生命體”研究的最優先選擇。

不過由于國家并沒有強制進行全員檢測,已知的“天行者”數量稀少,對“硅基生命體”的研究實際上還是主要由普通人進行。香格里拉事件發生的時候,中國的研究員們實際上已經發現,高溫會使“硅基生命體”樣本的活性增強,低溫則會抑制其活性,在極度低溫下樣本則會陷入休眠狀態(臨界溫度在-96℃左右),但并不會死亡。

這兩項研究成果在后來羅布泊事件中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2048年夏天,羅布泊附近一座石油小鎮的所有人突然神秘失蹤。聯系到曾經的香格里拉事件,中國政府迅速做出反應,派遣部隊和科研人員展開了搜救和調查任務,最終在羅布泊地下洞穴深處發現小鎮居民的遺骸,以及一個瀕死的瘋子。隨后救援部隊在洞穴更深處發現了更大體量的硅基生命體。在科研人員對其進行分割采樣的過程中,發現一般技術手段很難對其造成傷害,而根據之前的研究利用急凍手段進行破壞,卻會導致碎片迅速再生,并最終釀成了一次小規模的地質災難。

最終,中國政府不得不緊急出動由有人機甲“含光”和無人機甲“承影”組成的機甲編隊前往羅布泊控制事態,并跟硅基生命體進行了直接對戰。那次戰斗出乎意料地漫長,在地下的復雜環境中斷斷續續地延續了近三年之久。

在戰后來看,這場綿延三年之久的“戰爭”,更像是人類單方面對“硅基生命體”發起挑釁,然后不得不承受其破壞性后果。因為那些與澤當樣本不同的“硅基生命體”并沒有主動攻擊人類,但是它們承受的每次攻擊和破壞,都會導致其大量分裂增殖,進而引發其所在環境的不穩,導致小型的地震甚至部分物質湮滅,最終導致羅布泊地下洞穴的大規模坍塌,并幾乎被“硅基生命體”充滿。

尤其致命的是,如此大規模體量的“硅基生命體”的存在,對在場普通人的“波粒塔效應”影響巨大。戰斗進行到最后,實際上已經變成了由“天行者”戰士駕駛機甲,率領無人機甲編隊對洞穴中的硅基生命體進行急凍冰封的行動。為了避免“硅基生命體”進一步增多,中國政府在該洞穴方面建設了大規模的冷凍設備,維持洞穴的長期冰封狀態,同時建立了監控基站,隨時監控這里的硅基生命體的情況。

當然,羅布泊事件讓中國政府得到了更多“硅基生命體”樣本——經過這次與“硅基生命體”的直面接觸,人們已經意識到這些樣本其實并不是“硅基生命體”活體,更可能是它們的遺蛻或者殘骸——并將樣本公開,聯合世界上其他國家展開了多方面的共同研究。研究結果表明,當地殼下幾千米的“硅基生命體”開始萌動,進而延伸出白蟻巢穴一樣復雜、綿延上百千米的空間結構時,在沒有形成地表災難的情況下,沒有任何主動手段可以探測到它們,唯一的辦法是進行重力匹配。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建立完備的地球重力分布信息。通過數十年的努力,硅基生命國際研究協會SLIRA(Si-Lif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已經建立起了地球上80%地區的重力分布數據庫,以應對這些隱藏在地下幾千米處,每次活躍都會給地球帶來嚴重地質災難的難纏東西。這項研究讓整個世界意識到,在地殼的深處,居然廣泛分布著這種神秘的生命體。

難道,它們是地球的原住民嗎?那為什么它們的結構與地球上其他生命迥然不同?如果不是的話,那它們又是怎么來到地球的?如此龐大的數量,是否意味著它們已經存在一定的社會結構?它們是智慧生命嗎?如果是的話,它們為什么不與地球上的人類進行溝通交流?它們的活性顯然會影響地殼結構,一不小心就引發地質災難,除了靠制冷降低其活性,還有什么方法可以進行控制?一系列的問題,像籠罩在這種神秘的生命體上的重重迷霧,由于“波粒塔效應”的存在,由于破壞其結構會導致其增生并破壞環境,導致研究進展異常緩慢。

機艙內一片寂靜,只有機載設備周而復始的聲音。機載儀器需要找到的可疑跡象被稱作“地球重力瘤”,這個詞最初是用來描述阿波羅登月飛船發現的月球重力分布不均勻的情況。最近幾十年,這個詞被用來形容地球內部的某種突然出現的密度變化,通常都不是什么好兆頭。除了重力監控并在該密度到某個節點時對監控區域進行大范圍降溫,人類目前對這種生命體帶來的異常現象居然束手無策。

一臺終端上閃爍起紅色的警報,隨即第二臺終端也開始閃爍。這是連續第三天,在羅布泊上空發現的微弱的重力數據不匹配現象,大致可以排除地質運動造成的影響。

機組中的分析員王瑞,按照規程進行人工對照,不過他已經很確定下面有東西在聚集。羅布泊并不在地震帶上,而且那也不是地質變化或者巖漿匯聚的特征。

走完死板的程序后,他打開通信開關,“0199呼叫天眼三號,發現了地下不明情況,與舊巢穴位置大致重合。特征很像是‘硅基生命體’,初步判斷應該是制冷設備故障后其活性增強。必須盡快修繕設備。”

“天眼三號明白。沃森中校已帶領她的小組展開排障工作。”

薩曼莎·沃森,來自以色列的天才系統工程師,正是羅布泊地下制冷系統的設計者之一。有她親自出馬,解決問題指日可待。

王瑞稍稍放下了心。但他卻不知道,在他關掉通信之后,“天眼三號”指揮中心卻響起了驚呼,“什么!沃森中校失聯了?”

李旭乘飛機連夜趕到羅布泊時,指揮中心已經從慌亂中平靜下來。在沃森小組失聯后釋放的無人探測器已經進入規模龐大的地下迷宮,但是只發回一次信息就跟在沃森進入地下之前釋放的探測器一樣失去了聯系。漫長的等待后,無論是沃森小組還是前后釋放的兩批無人探測器,都沒有按照預設程序返回。

SLIRA的技術小組已經在李旭之前到達,首席科學家亞歷山大·李維諾夫正跟指揮中心主任劉侃一起等待李旭。看到李旭進來,兩人臉上都閃現出希望的光芒。

“現在什么情況?”李旭火急火燎地問。

“沃森帶著兩個助手和一個無人機甲編隊是四個小時前進去的,已失聯兩小時十三分鐘。無人探測器沒有返回,目前還沒有找到沃森小組。地下信號不好,傳回的畫面斷斷續續的。”劉侃言簡意賅地說。

“其他偵察手段呢?”

“使用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和超聲波雷達,各進行了一次淺層探測。可以看到地下發生了大量坍塌,這次設備故障也是因為這個引起的。沃森中校已經對智慧中心的中控系統進行了修復,但是地下的終端需要下去修復。由于監控系統也遭到了破壞,我們目前無法得知下面的情況,通過沃森小組以及兩批無人探測器已經發回的數據可以確定,地下洞穴結構跟十年前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存在大量坍塌,也產生了一些新的洞穴。”

李翼洋一邊更換服裝,一邊看著監視器,此時屏幕上正在回放沃森小組失聯前傳回的斷斷續續的畫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坍塌對設備造成的損傷。

“我的小組還在前進……沒有到達中繼站,但是發現了溶洞內有大量坍塌,可能是地下洞穴結構又發生了新的變化,看看這些設備,都被……現在洞穴的溫度正在升高……”她向鏡頭展示的溫度顯示中,清楚表明地下溫度已經升高到零下25攝氏度。這對人類來說當然是一個寒冷的溫度,但是對于制冷系統制造的零下96攝氏度來說,顯然已經升高了太多。

“沒有發現之前釋放的無人偵測器……不過這里的洞窟很復雜,低烈度淺層地震不斷……看我發現了什么!”隨著沃森興奮的聲音,畫面突然卡住,他們就此失去了聯系。卡頓的畫面中央,可以看到明晃晃的一片晶體。

李旭馬上轉向李維諾夫:“教授……”

“是的,這些晶體跟我們在澤當得到的樣本非常像,很可能同樣來自硅基生命。”李維諾夫馬上用流暢的中文給出了意料中的答案——在中國進行了二十多年的研究工作,他的中文已經比很多帶著口音的本地人更地道了。

“所以說,沃森小組可能遭遇了硅基生命體!”在劉侃的帶領下,李旭一邊匆忙往機甲倉庫趕,一邊詢問李維諾夫,“我很久沒有與SLIRA合作了,最近有沒有新的關于那些硅基生命的信息?”

“問得好。最近幾個月,我們在實驗室對硅基生命的研究,又有了一些新的成果,但是對于理解這種東西好像并沒有實質性的幫助,反而可能使我們更困惑。”

“知識會讓人困惑?”

“是的,新知識帶來新困惑。實際上我研究了這種東西二十多年,一直沒太搞清楚在和什么東西打交道。這些年來我們一直搞不懂,這種東西是有自由意志的‘類生命體’,還是只能按照一定模式增殖的,具有簡單生命特征的‘生命行為體’。”

“說點我能聽懂的。”

“嗯,很快到關鍵地方了。直到前不久,我們都覺得,它們的行為更像細菌或者頂多是海綿那樣的海底多孔目生物。”

“難道不是這樣?”

“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它們的‘細胞’是有區別的,它們的生命層次應該更高,我甚至懷疑它們之間可能存在交流。”

“但是它們看上去只是石頭。石頭如何交流?”

“現在還不清楚這種機制,不過從它們能夠制造‘波粒塔效應’來看,我懷疑它們可能能夠產生電磁波,從而對人腦產生刺激……”

為了能夠對地下的硅基生命體迅速反應,這個監控基地的結構非常緊湊,從監控室到機甲倉庫的距離非常短,因此他們一群人很快就站在了一架黑色的機甲前。李旭迅速戴上頭盔,打斷了李維諾夫的滔滔不絕,“直接說點有用的,如果我在地下發現它們,該怎么做?”

“堅定你的意志!”

李維諾夫的話讓李旭有點想笑,正準備玩笑地回他兩句,卻發現這老頭眼神嚴肅,居然很是認真,不由得心神一凜,嚴肅地向李維諾夫點點頭,“我知道了。”

“給我帶個活體回來!”在艙門關閉之前,退到一邊的李維諾夫仿佛突然想起什么,沖李旭大聲嚷了起來。

他得到的,是一個堅定的手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格县| 洱源县| 怀来县| 盐山县| 彰化县| 玉环县| 裕民县| 漠河县| 南阳市| 曲松县| 伊宁县| 巴林左旗| 枣强县| 石台县| 和平区| 黑河市| 新干县| 信宜市| 乐山市| 巴塘县| 石阡县| 孝昌县| 临潭县| 古交市| 天长市| 那坡县| 东乌| 亚东县| 罗甸县| 商城县| 石楼县| 康马县| 宣恩县| 博兴县| 秭归县| 玛多县| 沙湾县| 海丰县| 丁青县| 礼泉县| 隆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