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想讓我投資拍攝你的作品是吧?”
陳景言笑著說道。
畢興業心下忍不住嘆息,到底是做公司的,這陳總看著比我還年輕,可是真的好厲害。
我都還沒說出口呢,就知道我的意思了。
“是的,陳總,我希望您能支持我。”
“支持你?呵呵,你希望怎么個支持法?”
陳景言不置可否。
“我手上有一部劇本,是我自己寫出來的,我希望陳總您能投資支持我拍攝這部作品,并且,我希望這部作品能由我擔任導演。”
年輕人,不要張口閉口夢想,希望的,要拿出點實際的行動出來。
好比說,我把這個角色給你,你能給我帶來什么好處?
莫名的,聽到畢興業的話后。
陳景言腦袋里響起了前世在橫店廝混時候,群頭跟他說的話來。
他微微一笑。
“你的想法非常好,年輕人就是要有這樣的闖勁,夢想,可是,我想問你一句,你張口閉口的總是讓我支持你,你希望怎樣怎樣,那么,我支持你了,你又該怎么樣回報我呢?”
畢興業剛出社會不久,也許是沒遇到過陳景言這么直白談話的人吧。
聽到他這擺明了要好處的語氣,不由得漲紅著臉,吶吶的就想說你這人怎么能這樣,這樣現實。
明明知道他只是個窮大學生一個,迫切需要支持。
就不能當作支持他的夢想嘛?
但最終,理智還是遏制住了畢興業想要說出這句話的想法。
改口說他剛想起劇本上還有些需要修改的,改天再來拜訪。
這場談話,自然是不歡而散了。
不歡的當然是畢興業,覺得看錯了陳景言。
陳景言的心情倒是很好,這事倒不是他有意去磋磨畢興業。
他當然是想投資拍攝畢興業的這部劇的。
只是他也知道,畢興業初出茅廬,兩部作品就在網絡上取得了廣泛關注。
年輕人難免心高氣傲,志得意滿。
假若不在資金到位投拍前,磋磨下畢興業的銳氣。
怕不是他會親自培養出第二個王家衛。
雖然說是想讓旗下藝人,在新人階段拍攝出幾部口碑評分高的作品。
但陳景言可不想看到,新人期過了,那部口碑評分高的作品還沒有殺青。
以前做演員的時候,他也一個勁的覺得,把作品拍好演好,就是他的本職工作。
可真當他親自執掌一家公司了,方方面面都需要錢后。
他才知道,那些一開始愿意支持新人夢想的投資家們,是怎么轉變成為大眾口中的吸血鬼資本家的。
是,你們是想用心拍好一部作品。
覺得這個鏡頭不完美,一遍遍的重拍,精益求精。
可關鍵是,劇組的每一天都要錢,演員要錢,道具要錢,工作人員要錢,車費,住宿費,伙食費,場地費……
最后,你們把這場鏡頭過了,拍好了,歡天喜地了,覺得能拿到視帝影帝了。
只有投資人自己破產了,完蛋了,鬧著要跳樓了。
陳景言愿意在這個行業里支持新人沒錯,但那也是建立在他有余力,并且有好處收益的情況下。
虧損自己,救濟大家的濫好人的事情他可不干。
……
畢興業走后,陳景言思考著接下來的計劃。
假如不出意外的話,他接下來的作品是準備接拍《微微一笑很傾城》的。
而在《最好的我們》投資拍攝完成,《余罪》也正式開機以后。
晴空影視的下一部劇的投資計劃便也該提上日程了——否則他那些工作室的簽約藝人們便沒有行程了。
不管是電視劇還是電影,導演還是演員們,青春校園題材的作品,都是業界新人最好的試金石。
因為拍攝他們和演繹他們的難度是最簡單的,成本也是最低的。
本來陳景言準備讓張薪成和趙璐思來演繹《你好,舊時光》。
但畢竟《你好,舊時光》是振華三部曲之一。
趙璐思,張薪成他們兩個已經在《最好的我們》里面演繹有角色了。
再出演這部作品,難免會讓觀眾們沉浸在他們的上個角色里出戲。
想了想,他也只能說放棄這個打算,選擇把《一起同過窗》當個備案。
《一起同過窗》這部劇有點類似于群像劇。
每個角色性格都很鮮明,到時候工作室全員出場上演。
玩個梗當作《最好的我們》番外大學篇也不是不行。
晴空影視目前資金雖然不缺乏,但是人手卻是緊缺的。
頂多能支持兩個劇組同時開機拍攝。
再多就倒騰不過來了。
不過這不妨礙陳景言做好《余罪》劇組拍攝完成后的下一步計劃。
想了想《無心法師》和《靈魂擺渡》,以及《太子妃升職記》播出后拓寬的網劇市場。
他覺得也可以把后世的一些古裝小成本劇搬上來了。
畢竟相比較現代劇,古裝劇還是比較容易捧演員的。
《傳聞中的陳芊芊》,《花間提壺方大廚》,《御賜小仵作》,《雙世寵妃》……等劇。
這一看,陳景言自己都無語了,全都是女頻小說改編的劇。
男頻的呢?
前世他也許是會罵影視圈的這些投資人們,男頻小說中也不是沒有精彩的作品。
怎么就搞不出來幾部像樣的呢?
除了個別《誅仙》,《慶余年》,《將夜》等,其他的未免也太不爭氣了吧。
現在自己做了編劇,還做了制片人。
倒也不是不能理解了。
非是不愿,實在是不能啊。
畢竟相比較女頻小說里小情小愛的,男頻小說的格局都十分的大。
現代背景的小說呢,要么重生做首富,要么做高官,要么就有系統。
而古代背景的小說呢,就是全程打仗,要么穿清造反,要么位極人臣,或者登頂九五,廣收后宮的女人只是戰利品。
這樣拍的話,且不說成本問題。
里面的核心思想也不太正確,搞不好是要被女拳寫小作文罵的。
至于說異界架空的,那就更難了,像那些異火啊,靈力啊,魔獸神馬的。
都是要靠3D做特效,做建模的,那可都是錢。
投資拍攝出來了,如果賺錢了還好,可萬一沒賺錢呢?
有了前人的失敗,后來人也就不敢再去嘗試了。
當然,也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畫虎畫皮難畫骨,東施效顰,業界內真正有水平的導演少。
好比說同樣是科幻電影大作。
《流浪地球》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
《海上堡壘》又給關上了。
這怪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