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靳行要表演,直播間彈幕一片加油聲。
現場觀眾知道靳行將要表演,送上了毫不吝嗇的掌聲。
靳行的亮嗓太驚艷了,所有人都在期待靳行的“經典之聲”。
靳行站在立麥前,他開始調整情緒,準備表演。
靳行看了那么多期《聲臨其境》,他知道要想在節目中出彩,必須要抓住兩點。
第一,聲音要模仿的像,最好原聲再現。
第二,要選對配音對像和影視片段。
第一點很容易達到。
靳行擁有超級模仿力,再難的聲音,只要多加練習,最多不會超過兩天,就會達到100%還原。
第二條則要費一番功夫篩選。
模仿對像聲音辨識度要高,最好是大家都認識,耳熟能詳的聲音,一出聲就知道是他。
而且這個聲音要難駕馭,最好大家都不敢為他配音;這樣才能顯示出自己的不凡。
影視片段最好大家都看過,這樣表演起來,他們的感受才會深。
靳行也是查找許久,才選定配音對像和影視片段。
此時,靳行已經準備好,他示意導播,可以開始表演。
兩秒之后。
影視片斷在內場和外場,以及直播間顯現。
影視片段一出來,場內外觀眾就傳來一片夾雜著各種情緒的嘈雜聲。
他們似好奇、似懷疑、似不屑、似憤怒、似期許、似茫然,總之各種情緒都有。
他們有點難以相信靳行要為這個人,以及這段畫面配音。
因為這個影視片段,以及影片中的人,大家都太熟悉了。
影視片段選自大家耳熟能詳的電視劇《黑水》,配音對像為影帝王文志。
王文志,華國最牛叉的演員,表演藝術家。
華國唯一一位在世S+(國寶)級演員。
王文志的臺詞功底在華國屬于天花板級別的存在。
華國演員、藝術學校學生,他們要學習臺詞表演,必學王文志。
靳行只是一個歌手,一個如此年輕的歌手,他還是非科班出身。
他竟然要為王文志的配音,讓人感覺這人不是有病,就是有點狂妄到頭了。
雖然他的亮嗓很驚艷,但并不表明他配音水平也高。
為王文志配音,《聲臨其境》6季以來,大大小小幾百位演員,沒有一個人敢挑戰。
他挑戰王文志的配音也就罷了。
關鍵是他挑戰的表演片段是公認最難,最具專業技術性,王文志最為得意,也是眾多網友都為之津津樂道,華語影視臺詞表演的巔峰演繹——“10分鐘個人內心獨白”。
確切的說是11分鐘,長達1700字的內心獨白。
其間只有王文志一人在表演,中間沒有任何人插話。
這種表演形式在以往影視作品中絕無僅有。
因為如此長的獨白,情感與節奏非常難以把控。
很容易就陷入單調且枯燥的尬演,這是表演藝術的大忌。
如果臺詞乏味,勢必流行庸俗,如果演技欠佳,絕對撐不起來。
《黑水》的編導對王文志信心滿滿,而他也不負眾望。
王文志把這段臺詞演繹的情緒飽滿,張弛有度,如行云流水般,一氣呵成,讓人目不暇接,拍案叫絕。
王文志在《黑水》中這段11分鐘的內心獨白,被權威媒體稱為華國臺詞界的教科書,還被稱為華語影片表演天花板,
這段內心獨白表演已被收錄在華國藝術表演院校的教材里,屬于演員必修。
靳行竟然敢挑戰王文志,竟然敢挑戰“10分鐘內心獨白”。
這就如幼兒園小朋友挑戰大學教授一樣,讓人感覺可笑,自不量力。
網友的嘴臉,如六月的天,說變就變。
直播間彈幕說什么的都有,剛才的夸贊已經通通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懷疑與嘲諷。
“這也太自不量力了吧!”
“你變聲能力很強,但這不是你作死的理由!”
“膨脹了,膨脹了!”
“他好可惜啊。他怎么敢?”
“王文志永遠的神!”
“還是年輕了?。 ?
“還是可以期待一下吧?”
“期待個毛,他根本沒有發現問題的嚴重性!”
“......”
全場內外幾乎所有觀眾都對靳行保持懷疑態度,
內場三位聲咖學員與孟辰面面相覷,眼神中流露出復雜的情緒;他們并沒有說話,不想影響靳行的表演。
一直嘰嘰喳喳不停的新聲班6小只也難得沉默。
四位聲咖老師表情各異。
胡君面露可惜,搖頭嘆息。
何水面無表情,王國慶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而林瀟瀟粉拳緊握,她表面平靜,其實內心有點莫名小緊張。
從畫面開始顯現,到開始有臺詞,中間不過四五秒空白時間。
所有人對靳行的感觀卻在這短短時間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靳行若是表現不好,那么前期積累的好感將會蕩然無存,他也會受到口誅筆伐,甚至身敗名裂。
靳行當然不知道觀眾的反應,也不知道自己表現不好的后果。
他正努力進入情緒,開始配音表演。
靳行隨著片段中王文志的表演開口:
“這上面有我在境外銀行的數字賬號,總共是三千萬美元?!?
“還有一些你們感興趣的,所謂大人物的名單”
“不要饒了他們?!?
“該殺的殺,該抓的抓?!?
“請收好”
“你怎么不看一眼”
“......”
靳行一開口,那股熟悉的聲音瞬間擊破重重阻礙,直擊觀眾心神,讓他們頓感精神一震。
這飽滿、質感,副有磁性的嗓音,他們實在太熟悉了。
這聲音幾乎從小伴隨著他們長大,成人,結婚,生子,甚至埋入地下。
靳行只說了一段,他就讓觀眾從各種情緒中剝離開來,在一片震撼中,進入影片情境。
這就是超級模仿力的厲害之處。
靳行完美還原了王文志的聲音與表演。
直播間的彈幕畫風也開始轉變,剛才對靳行種種懷疑,甚至是抨擊都已統統消失不見。
“這聲音,簡直太像了!”
“這是原聲吧!要不然怎么會這么像!”
“這簡直完美還原!”
“聲音與表演完美契合!”
“厲害!”
“這有點超出我的認知,這也太變態了吧!”
“兄弟們,有掛!”
“有點不真實!”
“......”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3位學員與四位老師,他們都接觸,甚至研究過這段臺詞表演,也知道這段有多難。
王文志的聲音特點太難抓了。
靳行竟然把王文志的聲音演繹的如此像,甚至和原聲一點區別都沒有。
關鍵是他節奏把控與情緒表現,都展現的十分到位。
這段表演情緒是壓著的,憤怒是藏在心間,這種微妙細小的差別很難把控。
靳行竟然完美還原。
這令他們一時有些難以接受這種逆天級別的能力。
林瀟瀟凝神靜聽,剛才緊張情緒已消失不見??墒且还梢蓱]慢慢涌上心頭。
這表演是不是有些過于完美了?
“我經常會采取一些欺騙人的手段”
“因為太多的人騙了我”
“記得我小時候”
“只要犯了什么錯”
“我的繼父懲罰我的方式”
“不是打我,罵我”
“他是罰我挨餓”
“......”
靳行的聲音時而亢奮,時而低沉,時而沉思,時而激越,他語速時快時緩,時輕時重,分寸拿捏的恰到好處,幾乎滴水不漏。
他把一個罪大惡極的罪犯,在瀕臨死亡前夜的內心掙扎,以及心理路程,生動細致全面準確的展現出來。
可是隨著靳行的表演深入,觀眾由震驚,驚喜,到逐漸產生了懷疑。
這樣的完美表演能是一個外行可以擁有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