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晴
今天是來到霍格沃茨的第一天。說實話,這里的環境比我想象的要好很多,跟中國的魔法學校很不一樣——至少跟小學不一樣。說實話,相對于中國過于貼近現代社會的教學模式,我更喜歡霍格沃茨這樣寧靜的環境,雖然中國也有不少門派隱藏在深山老林里……但大多都有一些村莊之類的聚居點在附近,很少有真正像霍格沃茨這樣安靜的地方。
嗯,果然還是人口密度太大了嗎,不過據說英國的魔法界自從中世紀開始就和俗世徹底分離,這倒是和中國完全不一樣。
雖然環境可圈可點,但不得不說,這里的伙食實在有點令人不敢恭維。一桌子的肉蛋奶碳水,連像樣的綠葉菜都沒有——哦,沙拉除外,但那種生拌的蔬菜怎么看都只能算作小菜吧。
不管怎么說,這里的飯菜比不上中國是毋庸置疑的。雖然魔法佐料和一些從印度傳來的烹飪方法給他們加了不少分,但我是真的吃不慣……聽老爹說這里的廚師是家養小精靈,應該就是英國的灶王爺吧,得想個辦法把我從家里帶來的食譜交給它們……而且要快。
另外,來這里的路相比國內的魔法學校也坎坷、儀式化了不少。又是撞墻又是火車又是劃船的,雖然很累,但倒也蠻有意思……比國內老師開個傳送陣直接送去學校的有趣多了。
火車上遇到了三個新同學,一個好像是這里純血二十八族中萊斯特蘭奇家族的女孩。無聊的血統論,但那個女孩好像有點叛逆,居然沒和他們家族的人摻和在一起。
還有一對朋友,看上去是一起上車的。那個男生看著蠻普通的,女生是個華裔,看上去也有些普通,但騰蛇好像看出了什么……不知道她身上到底有些什么秘密,居然能讓騰蛇起反應,這貨都差點從球里跑出來了。
這里的分院儀式到也蠻有趣的,是把一頂帽子放在新生頭上,用一種類似攝神取念的方式讀取他們的思想特質,然后將新生分到四個風格迥異的學院里。
怎么說呢,我被分到了拉文克勞,雖然我認為它分院的結果沒問題,但還是覺得有點不妥。學院杯的制度制造了四個學院的對立,這對學生的交流學習是能起到阻礙作用的。
——當然,我覺得能把那群無聊的純血論者分到一個地方呆著也不失為一種好事。
拉文克勞的塔樓是有鎖的,是一個長得像鷹一樣的青銅門環,需要回答問題才能進去。好在它問的問題有不少都是簡單的小學題目,對我來說難度不大——但那群英國佬好像經常會被難住,不知道為什么。
難道他們學校不練四則運算的嗎?
不管怎么說,這里都應該成為我新的開始。拋下那些在中國的鬧心事情,專心在這里生活下去吧。
你好,霍格沃茨。
9月2日陰
今天是在霍格沃茨上學的第一天。
早飯比我想象的要好,至少有面包果醬這樣的簡餐,但我還是得想想辦法讓那些家養小精靈整點包子燒餅油條之類的玩意,不然真的要吃不慣……寄宿制學校缺點就在這里啊,想吃啥都得自己問食堂阿姨,想出去吃好的也吃不到……我還蠻懷念倫敦市中心那家德國飯店的。
不過目前為止還沒有廚房位置的消息,有時間多找幾個人問問吧。
英國魔法界的魔法好像跟中國存在不小的區別。我們的變形課老師居然可以變成貓,但據說學習這種魔法的人每個人只能學會一種動物變形,還是隨機的,遠遠沒有我們那里的三十六變和傳說中的七十二變方便。但似乎難度下降了不少,據說十幾二十歲的剛畢業的學生也能學會,比需要長時間修行的三十六變簡單多了。
要不我也找個機會練一練?變成別的動物什么的,聽上去還蠻有意思的。
魔咒課倒是挺有意思的,任課的教授是拉文克勞的院長,看上去有些矮小,可能是部分妖精的混血。說實話,和我小學的那校長有點像,但弗利維教授明顯更和藹一點……學識也更淵博。
西方的魔咒相對東方似乎更注重手勢的表達,有關咒語的內容似乎相對少了不少。而且它們居然沒有設立符文課!我以為西方是有符文課和東方的符咒課相對應的,但居然沒有任何有關符文的消息……真是白高興一場,看來老頭子說的也不全對。
得益于我在暑假對西方魔咒的一些練習,這節課給拉文克勞加了不少分。不過騰蛇最近好像變得有些不安起來,也不知道是不是水土不服……有點麻煩,這種神奇生物不知道霍格沃茨讓不讓養,只能先寄信回家問問老爹了。不過好在食欲正常,不用擔心它像前幾年第一次來英國那次一樣連飯也不吃。
這里還有一些和我們那里不一樣的學科分類,那就是他們的魔藥課和草藥課是分開來的,而不是像我們那里一樣混在一起教學。據說這是因為這里的魔藥學需要用到更多動物身上的材料,不能全部歸類為草藥……不知道有什么好分的,明明都是藥材。
對了,這里的宿舍也蠻有意思,拉文克勞的休息室在塔樓上,視野和采光都很好,就是每天上下樓梯有點麻煩。不過這里的樓梯會自己動,用的好就可以當移動工具使喚,也是方便的很。魔法就應該這樣用嘛!
宿舍是四人間,但我的宿舍似乎人不齊,加上我也只有兩個人。另一個人是蘇聯過來的,叫阿列克謝耶維奇,從莫斯科來的。聽他說現在蘇聯日子也不好過,爹媽好像也是為了躲愁才來的英國……感覺跟我很像呢。
這家伙長得牛高馬大,一身肌肉,昨天晚上居然還偷偷躲在被子里哭,以為我沒發現……真是的,想家有什么好躲的,光明正大說出來又不可恥。
說起來,也有點想家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