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部落商人
- 我當文明引導者的那些年
- 反擊的羊羔
- 2012字
- 2023-01-20 22:04:53
寧定海努力將自己知道的一些醫(yī)藥理論,講述了出來。
說實話,他在講的時候,都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想從無到有探索出能治病的藥,難度實在太大了。
他看的《本草綱目》,成書于明朝,上面的藥方都是經過上千年的經驗探索出來的。
作者李時珍,做的大部分都是校對和整理的工作而已。
身為門外漢的寧定海,只能寄望于姜軌足夠天才,能夠吸收掉他帶來的千年經驗,然后為這個世界的醫(yī)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接下來的幾天,寧定海帶著這四個人,在野外采摘了各種草藥,并向他們仔細介紹了這些藥的各種情況。
經過幾天的采摘,寧定海已經湊齊了幾副藥方的草藥,準備開始制藥。
在他的指導下,好幾個配方,在姜軌等人的手下成功熬制了出來。
有了藥,自然就可以給人治病了。
“來,姜叔喝一喝。”寧定海端著一杯藥道。
姜叔有些神奇地看著這杯藥道:“這又是什么藥啊?”
“姜叔你不是說你老是犯困嗎?這一般就是腎有點問題,我這藥正好補腎,你來試試。”寧定海笑著說道。
“哦?那我得試試!”姜叔接過了杯子,放到了嘴邊,小飲了一口。
隨后只見他面露難色,道:“這些藥都這樣苦么?”
“這個……良藥苦口醫(yī)嘛!”寧定海有些尷尬道。
這些熬制的草藥,味道都有點怪,甚至很苦。
但這也沒有辦法的事,要是味道好的話,那它們早就變成食物,不會被制成藥了。
當然他在現(xiàn)代喝的補腎配方,其實還好,沒有那么苦。
只不過他找不齊所有的草藥,只好選擇這個配方了。
“姬兄弟,這腎有問題,就能讓人犯困么?”一旁的姜軌敏銳地意識到了問題。
“這只能說大概率,要是補腎不行,那就試試別的,補補肝啥的。”寧定海解答道。
“那具體該怎么用藥?總不能什么藥都試一遍吧?”姜軌疑惑道。
“用藥先得生病,根據癥狀再用藥……”
寧定海將在現(xiàn)代簡單學習到的“望聞問切”,結合部分現(xiàn)代醫(yī)學理論,講解給了姜軌聽。
在這個過程中,姜軌聽得十分認真,時不時點頭,似乎有了全新的收獲一樣。
不過由于寧定海也只是個半吊子,為了防止姜軌進一步地追問,在最后他聲明道:“總之,這一切還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
聽了這話,原本準備提問的姜軌,話鋒一轉,堅定地說道:“好,我會繼續(xù)探索的!”
寧定海一笑,拍了拍他的肩,道:“那未來治病救人的事,就放到你的身上了。”
姜軌也是一笑,心中更加堅定起來。
隨后寧定海又拿起一杯藥,道:“走!這是補肝藥,去拿給那邊的老人吃吧!”
就這樣,寧定海用不多的醫(yī)學知識,對部落有不少小毛病的老人進行了診治。
鑒于醫(yī)學知識的有限,只有寧定海十分有把握的時候,他才會開藥,并且開的都是一些溫和的補藥。
沒有把握的,他一律不開藥。
不然要是醫(yī)死人了,這個世界第一場“醫(yī)鬧”估計就會發(fā)生在他的身上了。
至于,那些確實有療效的配方,由于其有禁忌癥以及不是很溫和,寧定海也不開。
他只是將這些配方整理了下來,告訴給了姜軌,讓他以后看情況使用。
比如通過探索,對這些配方有了充足的了解,確定可以用,那再用。
再比如要是老人病情惡化,迫于無奈之下,用一下試試。
目前這個情況下,還是不要用為好。
對于他的叮囑,姜軌都認真地記了下來,并保證會做到。
做完這一切,寧定海也差不多將所學的醫(yī)學知識教給了姜軌。
未來他能做出什么貢獻,那只能靠他自己了,反正寧定海自己是被榨干了。
算了算時間,他還有一個來月的充足時間,來進行搞事。
不過他心里卻有個不一樣的想法,他想要再穿越一次,看看一年后的部落怎么樣了。
畢竟他可是有兩次穿越機會來著,之前只使用了一次,還剩下一次。
這個想法,越來越強烈。
到最后,寧定海已經開始了準備離開部落的工作。
但有的時候,意外往往不期而至。
這天一早,部落就特別地熱鬧,很多人都朝著城門的方向跑。
見到這幕,寧定海還以為九黎部落又攻來了呢。
在疑惑為什么沒撞鐘的同時,他也趕忙跑向城門。
結果一到城門口,只見城門口的一排有很多人,他們面前擺著東西,正與路過的人交談著。
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這個場景的話,那必須是“集市”了。
寧定海疑惑地向四周打量,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他走了過去,一拍背道:“這是干啥呢?”
被拍背的姜軌一驚,見是寧定海,才又放松下來,回答道:“這些是部落商人。”
“什么?部落商人來了?”寧定海有些驚奇道。
“沒錯,這些部落商人,正常都是這個時候來。”姜軌回答道。
所謂的部落商人,其實就是游走的部落。
他們往返于各個部落之間,獲取各個部落的好東西,再賣給其它部落,從中獲取好處。
這大概就是,最早的“中間商賺差價”。
要說部落商人的起源,還和寧定海有一定的關系。
當初他搞出了鹽,并放出了“商”。
各個部落都想要鹽,那些靠海的部落還可以自己制鹽,但遠一點的部落只能買了。
而更遠的部落想要買鹽,來回一趟要花上不少的時間,實在太費事了。
于是他們退而求其次,直接從遠一點的部落手里買。
雖然貴一點,但省事。
久而久之,這些中間部落意識到了“商機”,開始往返于海邊和內陸,成為了最早的“部落商人”。
“那部落商人,有什么好東西嗎?”寧定海問道。
“好東西有很多,比如夸娥那邊,他正在買酒!”姜軌指了一個方向道。
“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