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處理水稻
書名: 我當文明引導者的那些年作者名: 反擊的羊羔本章字數: 2016字更新時間: 2023-01-16 22:45:30
有了這兩個機器,就可以開始處理新收割的水稻了。
“來來來,以后就拿這個大家伙處理水稻!”寧定海讓人將打谷機抬到了田地里面。
姜軌等人驚奇地打量著打谷機,有些想不明白這東西,是怎么來處理水稻的。
寧定海拿起了一把水稻,然后站在了打谷機的面前,將稻頭對準齒輪,用腳不斷踩動踏板。
齒輪轉動,將稻谷打掉,進入了機器里面。
當寧定海覺得差不多之后,就停了下來,將打完的水稻丟到了另外一邊,然后拿起新的一把水稻,繼續打起來。
踩了一會,寧定海發現這種腳踩的打谷機,其實有一個缺點。
那就是踩久了,容易腳疼。
特別是這個時代,還都是草鞋,和光腳幾乎沒有區別。
故而很快,他就停了下來,讓姜軌等人來試試。
在二十來人輪游試用下,打谷機容器里面的稻谷已經越來越多了。
見此,寧定海出聲道:“拿個盛器來,把里面的稻谷盛出來。”
聽到他的話,有人拿著盛器,開始將打谷機的稻谷盛到籃子里面。
與此同時,打谷機也沒有停止,依然在打著水稻。
就這樣,將近六十多畝的水稻,用打谷機打下了稻谷,裝滿了幾十個大籃子。
“剩下這些稻草秸稈,都在田里燒了吧!”寧定海道。
將稻香秸稈燒了,產生的草木灰,會對下年的農作物有一定的肥效作用,同時還可以殺死農田里面的害蟲。
當然這樣做,也容易發生火災,并對環境有一定的影響。
所以,現代許多地方都不讓這么做了。
但在這個原始時代,寧定海也沒有其它好的處理方法了,只好選擇了最省力的方法。
接下來,寧定海將打好的稻谷進行了處理,最后交給了姜軌保存。
“這些稻谷,你好好保存,它們可是全部落的口糧。”寧定海叮囑道。
“好的!”姜軌十分自信道。
對于如何保存,他已經有一定的經驗了。
幾十個籃的稻谷,被交給了姜軌,寧定海只留下了一籃子的稻谷,準備將其脫殼。
直到現代,大多數農村種田的家庭,也都是保存稻谷,什么時候吃完大米了,才去脫殼。
這樣做,主要是歷史遺留原因。
現代種的主要是雜交水稻,其產生的種子基本上都是不育的,所以也不用留種,每年向專門的育種研究所購買就行了。
但古代不一樣,農民需要留種,所以他們不會去脫殼,以免到時候種子不夠。
現代的情況雖然不一樣了,但習慣還是保留了下來。
此外,還有另外的一個原因。
那就是未脫殼的稻谷保存期更長,更能鎖住大米營養,同時令其在儲藏過程中,能夠充分地吸收稻穗中的剩余養分。
這一籃子的稻谷,也夠整個部落吃一段時間了,寧定海也不準備多脫。
來到脫谷機面前,寧定海先在大米出口處,擺上了接米的籃子,然后對姜軌道:“接下來,你就用這盛器盛稻谷,倒入上面的入口處就行了。”
“注意!我讓你倒,你才倒。”
“好,現在你倒吧!”寧定海說道。
按照寧定海的要求,姜軌拿起盛器,往上面的入口處倒起了稻谷。
“繼續!”
“還不夠!”
“還要倒。”
直到寧定海判斷差不多夠了以后,他才叫停了姜軌。
然后他握住了手柄,開始用一定的速度勻速地轉動起手柄。
隨著他的轉動,入口處的稻谷開始進入機器內部,出口處也開始有零散的大米出現。
到最后,出來的大米變得越來越多,直至達到一個穩定的量。
眼見著入口處的稻谷變少,寧定海果斷出聲道:
“倒!”
姜軌迅速盛起稻谷,倒進了入口。
就在兩人這樣的配合下,一籃子的稻谷都被機器脫掉了殼,變成了白花花的大米。
“行了,起鍋煮飯,今天咱們就吃大米飯!”寧定海高興地說道。
他拿著一個陶鍋,盛了適量的米,再倒入水,開始了淘米。
“用手輕輕抄一抄,揉一揉,洗去表面的泥土就行了!”寧定海講解著動作要領。
脫谷機以及盛米的容器,難免都有些不干凈的地方,會弄臟大米,所以需要進行淘米。
當然這只針對古代的情況,現代售賣的大米已經十分干凈,這個淘米理由有些不成立了。
現代之所以要淘米,主要是因為有農藥殘留。
淘完一遍之后,寧定海再次倒入了水,開始了第二遍淘米。
“淘2到3遍,基本干凈就行了,淘多了,營養物質也流失了。”他提醒道。
“營養物質是什么?”姜軌不解地問道。
“這個說來就有些復雜了,簡單來說,就是我們之所以要吃食物,主要就是食物里面含有一些東西,這些東西能夠維持我們的生活。”寧定海盡可能簡化道。
聽了這話,姜軌眼睛一亮,問道:“那些草藥是不是也是含有某些東西,才可以治我們的病?”
寧定海一臉錯愕地看了眼姜軌。
好家伙!
這還學會舉一反三了?
“差不多是這樣吧!”寧定海回答道。
姜軌又是追問道:“那我們可不可以把這些東西,從草藥里面直接弄出來?這樣的話,就更方便治病了!”
“這……”
寧定海內心有些復雜,他就是隨口提了一嘴,對方就可以想出這樣超越時代的方法。
要不是他是現代人,還真不知道怎么回答。
最后他道:“自然可以,但我們要考慮如何提取這些東西。”
得到寧定海肯定的答復,姜軌開始低頭思索起來。
見他這個反應,寧定海內心輕嘆了一聲。
如果神農出生在現代,或許會成為一代天才制藥師。
但在這個原始時代,他頂多局限于嘗百草的成就。
當然,這兩者對所處時代的貢獻,其實是難分伯仲的,甚至說不定后者的貢獻還會更大,但寧定海還是認為,時代埋沒和限制了姜軌的才華。
沒有打擾思考的姜軌,寧定海單獨燒火煮起了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