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家里人開玩笑的話說,如果用現在的相親標準,來看我奶奶(李花)和我爺爺(舒川行)的婚姻,奶奶絕對是撿了個大便宜。這樣玩笑的原因是,家里人普遍認為無論是相貌身高,還是家世背景,奶奶當時都不能和爺爺相匹配。但那個時代的婚姻,可能父母的一句話也就敲定了,因為家里人說,爺爺和奶奶好像就是有什么親戚關系,父母做主成親的。
其實在我看來,奶奶并非真像家里人開玩笑說得那樣無法和爺爺匹配,因為在我的記憶中,年輕時候的奶奶是個急性子,無論是做農活還是待人處事都干凈利落,還有一點兒“刀子嘴豆腐心”,相較于爺爺的“慢性子”,絕對是可以互補過日子的伴侶。
奶奶個頭不高,大概一米六左右,不胖不瘦,五官也算端正,眼睛雖然略小,但是很有精氣神。而最讓外人稱道的是奶奶有一對厚耳垂,因為在我們那里,厚耳垂是有福氣的象征。
奶奶在家里排行老大,下面有一個弟弟、三個妹妹,因為家里的孩子多,所以出嫁前奶奶家里的日子不好過。又因為奶奶是家里的老大,出嫁之前在家里除了要掙工分,還要看弟弟妹妹,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撐,所以沒有上過學。不過,讓奶奶時常驕傲的是,她居然會寫自己的名字,當然,這也是她唯一會寫的兩個字。
奶奶和爺爺結婚之后,基本上就是圍著孩子、鍋臺及地里的莊稼在轉,把家里的日子安排得很是妥當,生活上一直干勁十足,也很少會有抱怨,總之就是安安穩穩地和爺爺過自己的小日子。
除了家里的日子,奶奶有時也會回娘家或者去女兒家幫著收拾收拾屋子或者干農活,那時奶奶嘴里總是掛著一句“這點活兒,好干”的口頭禪。
奶奶也有自己的愛好——打麻將,只要平常無事,奶奶就會和村里的鄰居去打麻將,有時候一打就是一天,中午飯都是草草地吃幾口,鍋碗都不刷,就趕著去占位子,生怕去晚了,沒法繼續玩。不過我印象中奶奶打麻將贏得時候多,輸得時候少,所以對于奶奶的這個愛好,我是很支持的,因為只要奶奶打麻將贏錢,我就有機會要到五角錢零花錢去小賣部買一根極好的冰棍解饞,或者買上一把玻璃球去和小伙伴炫耀。
奶奶也是在六十多歲的時候生了場大病,當時我還小,只記得奶奶做了一場大手術,爸爸、媽媽、姑姑、姑父都去捐血站抽血用來給奶奶換對應的血漿。自那場大病之后,奶奶就像變了個人,眼睛里的光不見了,甚至有時可以用呆滯來形容,每天關心的事則是有沒有定時吃藥,只要稍有頭疼腦熱就會胡亂猜想,鬧來鬧去,一定要村醫開點藥或者打了點滴之后才能恢復平靜。到我們這個故事結束的時候,奶奶依舊如此。
用爺爺的話說——你奶奶現在是“怕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