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傳來消息。
尤世威帶著自家一大幫子人離開榆林。
浩浩蕩蕩,不知道要去哪里。
城內其他幾家人徹底松口,他們在演武場上說了話,一方面是給江越站臺,一方面是表明自己的態度。
隨著江越在演武場上最后的一番訴苦,榆林城的大門轟然打開。
眼看著城門的開啟,江越呼出自己所有的疲憊。
榆林城是他的一大危機。
是決定他能不能繼續混下去的一場慘劇。
如果李自成強迫江越攻打榆林,那么所有問題都會有新的答案。
江越不能離開手底下榆林兵的支持,他不傻,不可能背叛自己的基本盤。
沒有手下這么士卒支持,他姓江的就是面團。
任何人,想怎么捏他就怎么捏他。
如若李自成真的這么做,說明他本身就想著讓江越死。
唯一好的就是,事情沒有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無論李自成內心深處究竟是怎么想的,但直到今日,他在行動上對于江越依舊信任與友好。
李自成很激動。
在意識到榆林鎮當真向他投降后,李自成覺得榮耀更加接近自己。
這是九邊。
是明朝的邊軍。
往日也有邊軍投賊。
事實上明朝邊軍投賊一直都是流寇戰斗力增強的重要原因,這不稀奇。
真正讓李自成感到震撼的,是這種成建制的、完整的投降。
對于闖軍來說,史無前例。
對士氣的鼓舞無與倫比。
他在所有將領面前贊賞江越,認為江越的功勞極大。
他聽說孫傳庭曾經送給江越一個披風,隨即將自己的披風解下,送給江越,以表信任。
同時,算是彌補在潼關時因為時間緊迫,他對于江越的不夠重視。
當天夜里,劉宗敏、謝應龍等人來到江越府上,眾人喝了一個晚上的酒。
不算多有情誼,但也打開話匣子。
消息沒有在第一時間傳到北京。
因為陜西的局勢之混亂,各地驛站早早崩壞,想有軍情傳出去已經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明廷對待陜西事務,就像是一個瞎子。
兩眼摸黑是現狀。
不過對于崇禎皇帝而言,看不到或許比看到事情的發生會讓他更好受一點。
要是真讓他時刻聽著陜西的奏報,知道陜西的局面如此,恐怕晚上又要睡不著覺,然后繼續下罪己詔了。
陜北的情況已經基本穩定,榆林鎮的投降對于闖軍而言是一種穩定的信號。
他再把目光看向其他地方。
闖軍在各個地方留下自己任命的官吏,對于自己的控制區開始有更好的控制。
李自成沒有領兵回西安,而是追著劉宗敏、賀錦、袁宗第等人的方向而去。
大軍兵至固原。
在固原,無論是早就抵達的劉宗敏等人,還是隨后到達的李自成、江越一眾,都停下了腳步。
停下腳步的原因很簡單。
現在的固原城內有白廣恩,固原城外有陳永福。
劉宗敏認為與其強攻,不如盡可能招降城內一眾守軍。
城內的白廣恩同樣焦慮,他不時有投降的想法與念頭,卻又擔心懼怕些什么,故此十分猶豫。
李自成先是讓大軍對固原圍而不攻,再派麾下謀士鄧巖忠前往固原招降。
對于鄧巖忠的勸降,白廣恩并不是很信服,他讓人傳來消息,希望和江越見一見。
對此,江越表示愣神。
他和白廣恩的關系算不上好,過去在秦軍中也是照例的配合,普通的同仁關系。
甚至不如和高杰之間的交情。
他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自己好像變成了原明軍們的摯友。
闖軍無論在勸降誰的時候,這些人總是希望能夠看看自己。
江越沒辦法判斷這種改變是好是壞,但他能夠意識到的是,自己好像慢慢有了吉祥物的屬性。
即有越來越多的人看著他這個第一個投降闖軍的明廷總兵,以至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江越成為了闖軍的招牌、明信片。
如同王石這些招降的原明軍,也總是似有似無的圍在江越身邊,平日里與他的溝通、書信來往相對密集。
這樣的情況李自成等人并沒放在心里。
李自成來問江越自己的想法,江越表示同意。
反正他只需要在城外與白廣恩喝個酒即可,并不冒險。
…………
固原城外。
李自成讓人在這弄了個亭子,鄧巖忠、白廣恩、江越就坐在其中。
李自成等人并沒有來。
關于投降的事情還沒有商討完畢,流程還在走。
江越原以為自己是過來當個陪同,現場的主角是鄧巖忠與白廣恩商討投降的事情。
卻沒想到白廣恩在結束與鄧巖忠的問話后,當即看向江越。
“江兄弟,好久沒見。”
江越點點頭,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是啊。”
久嗎?
一點都不久。
十月初的時候江越從河南過陜西逃回潼關,在潼關城外才和白廣恩見過面。
那個時候白廣恩、高杰與孫傳庭的矛盾已經凸顯,隨著闖軍抵達,白廣恩不敵,這才有后面的事情發生。
“江越兄弟,你以為闖軍與明軍,哪方更勝?”
江越沒往這個話題走。
他知道白廣恩是什么人。
你可以說他是一個合格的武人,一個處于大明武將平均線上的將領,但你很難說他是一個忠臣。
說句不好聽的,本就是從流寇中投降過來的,如今時局如此,你說白廣恩滿腦子都是忠君報國,滿腔熱血,江越是打死也不信的。
要真這樣,他現在也不會坐在固原城外和江越喝酒。
一杯酒干入肚,江越把話題往其他方向轉。
他懶得瞎扯淡。
“明軍必敗。”
“白兄,都是昔日同僚,你難道不清楚如今明軍在西北的局勢?”
“邊鎮投降,秦軍已散,就靠各地的這么些守軍,你以為就能有足夠作用?”
“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這些假話都沒必要說,不是嗎?”
白廣恩深以為然。
在聽說榆林降了之后,他更對大明心如死灰。
“我現在如何,白兄弟應該能看到,捫心自問,闖軍對我不差。”
“在這里,我至少不用擔心哪日再度兵敗,哪日面臨身死之凄慘下場。”
“白兄,你的心里已經有答案了,順王不會殺你的,何必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