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東西不對
- 明末:你說誰是反賊?
- 內心戲賊多
- 2185字
- 2022-12-19 00:02:00
范則仔細研究了一陣,發現師徒兩人設計的鉆床,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期,一些傳動結構,連他都沒有想到還可以這樣用。
這就激起范則的好勝心了。
三人經過幾天的研究和探討,又去掉了結構中的冗余部分,使得整個設備變得更加簡潔有效。
現在的鉆床,采用了垂直結構。
為了方便固定,范則在設計槍管時,仍然采用了八棱的外形,所以槍管可以很牢靠地被固定在基座上。
在范則之前的方案中,是槍管在下,鉆頭在上的結構。
但令范則驚喜的是,茅元儀意識到了槍管在下,碎屑無法排出,需要頻繁取出槍管清理。
所以他便將結構調轉,還設計了一個夾具,使得槍管不會從基座中掉落。
因為現在還沒辦法生產麻花鉆頭,三人商量了一下,最終決定使用扁平形狀的鉆頭。
這個鉆頭有點像后世的扁口螺絲刀,只是將前面磨成一個V字形,再打磨好刀刃的角度就可以了。
這樣在鉆制的時候,碎屑便會自然掉落,極大地加快了加工速度。
考慮到鉆頭需要鉆通長達六十公分的槍管,為了避免偏差,林佑提出了一個支架結構,從三個方向用鐵鉤拉住鉆頭,提升鉆孔時的穩定性。
林佑能想到這一點,范則也很欣喜。
不過使用鐵鉤拉拽,會對鉆桿造成較大的磨損,最好的辦法是使用軸承。
比如滾珠軸承。
范則很無奈,想讓我吃屁就直說,不用這么拐彎抹角。
拋開材質不談,光說滾珠,那是現在能做得出來的嗎?
讓林老爹手工一顆一顆去磨?
活著不香嗎,何必急著去尋死呢?
但是吧,這事也不是沒有別的解決方案。
范則想起了上大學的時候,在一場機械競賽中,學到的一個知識點。
銅套軸承!
這東西很簡單,就是個銅,做成套子,套上需要保護的軸上。
利用銅的耐磨性和良好的自潤滑性質,加上石墨的輔助,用在這套設備上是綽綽有余的。
至于銅的材質,回頭讓宋應星每種都做上一些,可以通過測試,找到最合適的,然后將試驗過程,盡量用量化指標記錄下來。
除此之外,范則還提出了很多修改建議。
比如把鉆頭的支架結構,改成更加穩固,而且可以滑動的設計。
還有考慮到鉆桿需要十分平直,手工打造十分不易,為了節約鉆桿,在鉆桿頭部留出四棱套筒。
這樣在鉆頭磨損時,只需拆下鉆頭進行打磨,或者更換新的鉆頭,而不用拆卸和替換鉆桿。
只是這個四棱套筒的設計,又讓林老爹抄起木屐,追著范則跑出好幾里去。
好在林老爹的手藝,還是靠得住的。
他像打造槍管一樣,先做出四棱的冷芯,然后將鐵皮包在上面,慢慢敲打,再用煅焊法,接上長桿,敲直校正。
然后用燜鋼法,對鉆桿進行滲碳,接下來淬火,修直,淬火,再回火……
鉆頭的制作也是同樣的過程。
總而言之,用這種方法生產出來的鉆桿和鉆頭,已經接近工具鋼的品質了。
這個時代的槍管,還是使用熟鐵打造的。
當然,這個熟鐵其實算是低碳鋼了,不過硬度肯定不如工具鋼。
所以用工具鋼進行鉆制,雖然也不容易,但比起人工隊來說,機械隊可是大幅提高了加工速度。
至于齒輪的材質問題,范則覺得生鐵過脆,而且也沒法進行精加工,所以在需要穩定性和吃力的地方,還是使用了銅制齒輪。
設計基本完成,范則對這一切,都十分滿意。
令人振奮!
然而,他還是振早了。
就在范則打算離開工坊,去春耕現場視察一下。
結果茅元儀又拉住了他。
“范老弟,你上回說的那個膛線,老哥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你要不要聽聽看?”
范則不由嬌軀一抖,這話聽著可耳熟啊。
“成不成熟的咱先不管,有想法是好事,老哥你先說說看。”
茅元儀點頭,然后一邊在虛空里比劃,一邊給范則講解。
范則虛驚一場,看來這個設計,應該是茅元儀剛想出來不久的,還沒有繪制圖紙,也沒制作模型。
盡管如此,范則還是被這個設計給驚到了。
因為他原本是想做一個類似于千斤頂的東西,把三角形的沖刀和半圓的木頭塞子,從槍管里一邊旋轉,一邊頂出來,經過反復操作,擠出幾條陰膛線出來。
只不過這種千斤頂,還得再設計一套復雜的齒輪結構。
沒想到茅元儀直接想到了更妙的辦法。
膛線床!
雖然他的構思還處在一個原始階段,對于如何實現往復操作,以及控制旋轉速度等等,都沒有解決辦法。
但是范則聽了以后,可是大受啟發。
樂高機器人,我謝謝你!
沒錯,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他想起了原來擺弄樂高機器人時,那一個個精巧的設計結構。
靈感一來,那可真是機思如泉涌啊。
他拿了個碳塊,開始現場畫圖,一邊畫還一邊跟茅元儀和林佑商量。
很快,一個由轉輪帶動傳動桿,傳動桿帶動滑塊,滑塊推動正弦尺,正弦尺帶動直齒條,直齒條帶動齒輪,齒輪帶動轉桿,轉桿上面夾個膛線刀的機床,粉末登場!
呼,差點憋死。
不過,這個膛線床聽著挺玄乎,實際很簡單,而且缺陷明顯,就是慢。
慢也不要緊,反正現在人手多,大不了多做幾條,拉就是了。
另外還得改進一下長管拉膛時,刀頭的抖動問題。
但這些都是小事了,交給茅元依和林佑處理就行,范則對這對師徒組合,充滿了信心。
之后范則又將鉆床和膛線床上的一些支撐和受力結構,從木制改成了鐵制,進一步加強了設備穩定性。
至此,鉆孔和拉膛線的設計總算是告一段落了。
按照三人的估算,只要槍管和耗材供得上用,這條生產線每天能夠生產四根成品槍管。
這時范則也收到了倭館的來信,渡部已經從島津氏那里,完成了硝石的采購,只等范則過去結尾款了。
范則拉著宋應星,一起前往倭館。
渡部光次辦事倒是挺快,還現場給范則稱量了硝石,保證份量沒有問題。
另外贈送的二百斤硫磺和二百斤鉛,也都如數送到。
因為范則對這些實物沒有概念,所以驗貨的事情就交給宋應星辦了。
只見宋應星打開存放硝石的木箱,眼神卻是一滯,隨后捻出幾粒,放在嘴里舔了一下。
“范老弟,這東西不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