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與工廠經理談談設備管理創新認知(第2版)作者名: 李葆文編著本章字數: 1579字更新時間: 2022-11-23 13:15:53
9.設備采購不招標可以嗎?
招標、投標也被簡稱為招投標。招標和投標是一種商品交易的行為,是交易過程的兩個方面。招標、投標是一種國際慣例,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是應用技術、經濟的方法和市場經濟競爭機制,有組織開展的一種擇優成交的方式。這種方式是在貨物、工程和服務的采購行為中,招標人通過事先公布采購和要求,吸引眾多的投標人按照同等條件進行平等競爭,按照規定程序并組織技術、經濟和法律等方面的專家對眾多的投標人進行綜合評審,從中擇優選定項目中標人的行為過程。其實質是以較低的價格獲得最優的貨物、工程和服務。
任何事物有優點必然有缺點,真理與謬誤本來是一絲之差,悖論總蘊含其中。
國際招投標的歷史已經經歷了100多年,本來這是一種公平、公開、公正,既有利于投標企業良性競爭,又有利于招標企業優選決策的商業活動,但現實的商場常常把它變形,使其成為另外一種黑箱或者陰謀。
一種情況是招標公司或者委托招標代理公司的黑幕,“一碗水端不平”“暗箱操作”的事件常有發生;另外就是幾個投標企業“背靠背”圍標、串標,讓招標企業落入招標“陷阱”,高價付出。
據統計,我國近年來犯罪“落馬”的國企高管中,案發最高領域依次為財務管理和招投標。
即使我們屏蔽了招投標管理中出現的所有積弊,招標是否都是可行的呢?讓我們看看下面這個案例:某家企業常年需要購入一些泵,因為招標制度的限制,每一兩年就要舉辦一次招標會議,吸引一些企業來投標。因為招標條件的限制,每年評標結果總是不同品牌的泵被選中。若干年來這家企業購置了十幾個品牌的泵。光是種類繁多的不同泵的備件就讓這家企業的設備管理人員頭痛。而且,實踐中企業明明體驗到某一品牌的泵品質最好,維護簡單,可靠性很高,但因為價格問題沒能中標,常常讓泵的使用者深感遺憾。
其實,即使在招標盛行的西方國家,招投標方式也是靈活運用的。如果某類產品的供應商具有很好的商業信譽,產品穩定可靠,價格合理,而且實踐驗證了其供應的設備、備件或者某類原材料質量穩定、可靠,則使用產品或者服務的企業一般會考慮與這家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某種形式的商業合同將這種關系固化下來,而非頻頻地招投標。當然,如果這家供應商的商品發生變化了,或者不適應企業新的需求標準了,會再考慮終止這類合作捆綁關系。
某企業的設備檢修和維護保養是外包的,連續幾年更換維修供應商,但一直不夠理想。不是供應商的專業技術水平達不到企業要求,就是價格不合理,增大了檢修成本。去年終于遇到了一家不錯的供應商,性價比十分好,服務熱心,內部管理也規范,一年的檢修任務和維保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幫助企業創造了很好的效益。到年底,又到了招投標的時候,按照規定開始了新一輪招投標。不巧另外一家維修供應商也來投標,其產品和服務表面看來還不錯,而且價格更低,于是以低價中標了。原來合作很好的維修供應商遺憾地被淘汰出局。但在新的合作中,這家企業才感到問題變得十分嚴峻。新維修供應商不熟悉企業的設備,檢修效率低下,人員管理不善,新手很多,因為他們不熟悉技術,常常會造成損壞性檢修或者突發停產。這讓企業十分頭痛,十分懷念那家被淘汰出局的合作伙伴。
我國不少企業,因為制度僵硬的原因,無論是什么產品或者服務,只要具有一定規模的采購,都會采用招投標的形式,再加上評標設計得不合理,最終選擇了劣質的供應商和劣質的產品、服務,“劣幣逐良幣”,給企業造成的損失巨大。而且誰都不會對這類損失負責任——因為這是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招投標程序選出來的。這已經成為一種諷刺!
那么,我們是否會放棄招投標這種形式呢?當然不會!我們的原意不是否定招投標這種商業形式本身,而是告訴企業,要充分和清晰地認識這種形式的真正意義,加以靈活運用,真正為企業創造價值。如果它會給企業帶來損失,則完全可以采用其他采購決策形式。招投標制度的僵化、固化和唯一化是十分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