銃身后部較粗,開有長形孔槽,用以裝填子銃。
子銃類似小火銃,每一母銃備有5至9個子銃,可預先裝填好彈藥備用,戰斗時輪流裝入母銃發射,因而提高了發射速度。
嘉靖三年(1524年),明廷仿制成功第一批32門佛朗機,每門重約300斤,母銃長2。85尺,配有4個子銃。
之后,明廷又陸續仿制出大小型號不同的各式佛朗機,裝備北方及沿海軍隊。
佛郎機與當時明軍裝備的火炮相比,在結構上...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銃身后部較粗,開有長形孔槽,用以裝填子銃。
子銃類似小火銃,每一母銃備有5至9個子銃,可預先裝填好彈藥備用,戰斗時輪流裝入母銃發射,因而提高了發射速度。
嘉靖三年(1524年),明廷仿制成功第一批32門佛朗機,每門重約300斤,母銃長2。85尺,配有4個子銃。
之后,明廷又陸續仿制出大小型號不同的各式佛朗機,裝備北方及沿海軍隊。
佛郎機與當時明軍裝備的火炮相比,在結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