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史阿得知士徽任何傷勢都沒有后,他才真正松了一口氣。
雖說剛才他與士徽是在演戲,他對自己的劍術也極有信心。但誰也不能保證不出一點意外。
“這種事以后我再也不親自干了?!?
史阿一想到典韋等護衛玩命的模樣,他就不寒而栗。要不是士徽突然發出的咳嗽聲,他可就真栽了。
最主要的是他不能傷害護衛,要不然憑他的本事,也不會搞得如此狼狽。
在錦衣衛的散播下,士徽遇刺之事在洛陽持續發酵。董卓的計劃落了空。
“這個小賊真精明。”董卓氣急敗壞地道。
八角胡的李儒安慰道:“岳父別心急,我們遲早要收拾這個小王八蛋?,F在對我們來說,廢帝才是最重要的。”
董卓還是不死心,他為了將士徽掌控在自己手里,特意將廢帝的事推后了十幾日。
“你說如果將士燮調入洛陽如何?”
“不可。”
“為何?”
“岳父,您難道忘了蔡邕的情況。蔡邕之前要來洛陽,可他卻被一伙來歷不明的劫匪劫走了,而且消失一段時間。”
“若我沒分析錯的話,那應該是士徽所為。就算您下旨召士燮入洛陽,他同樣可以用這個方法?!?
“既然做了等于沒做,那又何必在小小的士徽身上浪費時間。遲則生變,還望岳父以大局為重?!?
“言之有理,廢帝之事可否安排妥當?!?
“岳父請放心一切準備就緒,即便那些忠于漢室的大臣阻止,那也是螳臂擋車。”
“好。”
第二天早朝,董卓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逼迫何太后改立劉協為帝。
袁紹斥責董卓而走,董卓為了安撫民心,讓袁紹做了渤海太守。
士徽為了躲避外界的紛紛擾擾,故意裝作昏迷不醒。同時也在思考下一步的戰略是什么。
就這樣一個月過去了,士徽才從“昏迷”中轉醒。
不是他不想躺著,而是躺一個月已經很夸張了。如果再躺就有些假了。
不過他還有招,那就是裝失憶。為此他早已對外界宣稱,自己遇刺之后頭朝地,摔下馬來。
雖然很多人都猜測是假的,但因為沒有實質性的證據,也就不了了之了。
直到曹操發起討董聯盟,他才從失憶中走出來。
“啪!”
士徽怒氣沖沖地將茶幾上的茶杯摔碎,痛罵道:“董卓這個漢賊,奸賊,惡賊。你如今的地位是先帝給你的,你竟敢妄自廢帝,我與你勢不兩立?!?
士徽原本的計劃是他第一個發起討董聯盟。
可后來他又一想,董卓會鳩殺劉辯。
一旦劉辯是這個結局,那么士徽很可能會背上,逼迫董卓鳩殺劉辯的罪名,那樣不利于他下一步計劃的實施。
“志才,我郡現有多少兵力?!?
“若加上守備的縣兵近萬人馬。若是參與討董聯盟,可帶五千兵馬。”
士徽點了點頭表示明白。
“太守我們應用何名義參加討董聯盟?!?
杜畿提出了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目前他們有兩個選擇,一個代表南海郡,另一個代表交州。
“匡弟這次就辛苦你一趟,到交州詢問我父親,他是否參加討董聯盟。順便看一看弟妹和孩子?!?
士匡的孩子出生一個多月了,他還沒去看望過孩子。士徽派士匡回去也算幫士匡完成了心愿。
“諾?!?
“等等。”
“三哥還有何事?”
“匡弟你詢問過我父親后,不妨待在交趾陪弟妹?!?
“看情況再說?!?
士匡說完直接跑了。士徽無語的笑了。
接下來士徽對人員做了安排。
“這次領兵出征,以戲志才為軍師,牽招為參軍,黃忠為前鋒,典韋,王飛等將隨我一同參與會盟?!?
“諾。”
“由伯侯履行太守之職坐鎮南???,張煜等官輔助?!?
“諾?!?
士徽看到下方的官吏兵將,深感自己身邊人才匱乏。
他打算到中原找幾個歷史留名的文臣武將回來,也好擴展自己的勢力。
士徽本來想趁此機會,偷偷去揚州尋找人才。可因為準備的事情太多,再加上沒有多余的時間,他不得不將此事擱置下來。
士匡快馬加鞭的回到了交趾城,他一回到家一個嬰兒就哇哇亂叫,好似在歡迎他回來。
“死鬼,怎么到現在才回來。”
“這不有事分不開嗎?”
齊蕓嗔道:“那你也不能回來的如此晚??!你知道你不再我身邊,生孩子時我有多怕嗎?”
“蕓兒對不起,我……”
“行了,看你著急的模樣,你回來肯定有事。你去吧!我娘倆等你。”
士匡在齊蕓額頭猛親一口,“你真是我的賢內助。”
“行了,多肉麻!你去吧!”
“諾。”
士匡一來到士府,就看到士燮在與人商量事情。
“侄兒拜見叔父?!?
“匡兒,應該是徽兒叫你來的吧!”
士匡頗感意外,“叔父你怎么知道。”
“你多半是來問討董聯盟之事,問我參不參與。”
“是的。”
“我們剛才也在討論,一時間也拿不到主意。你三哥有何打算?”
“少帝算是三哥的故主,三哥沒有不參加的理由。他已經整軍備戰,特來讓我詢問叔父的意見?!?
“父親此事不可參與。”
“祗兒你說說為何不可?”
“三弟以少帝是其故主的名義參與并無不可,可父親您要是參與,那就是亂臣賊子。”
“嗯?”
“父親你想??!您是漢臣,不管兩位皇子誰當皇帝,這漢室天下仍然姓劉。而您又是先帝任命的官員,你參與其中豈不是恩將仇報?!?
“二哥此言謬矣。既然三哥參加的是討董聯盟,那討伐的是亂臣賊子董卓?!?
“目的是為了從董卓的魔掌中,救出皇帝陛下。這是清君側,怎么能說是造反呢?”
“可你想過沒有,父親要是前去,圣旨上說讓父親退兵,那父親是退,還是不退呢?”
“那圣旨一定不是陛下的命令,而是他董卓下達的。”
“可那又有誰能證明,那不是陛下的本意。”
“你……”
士祗做了充分的準備,士匡臨時想出來的東西,自然辯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