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圍城必闕營壘相顧。
- 師尊今日又把徒弟養歪了
- 寒夜初生
- 2039字
- 2025-08-03 06:29:00
這是個資源極其匱乏的時代。
普通兵士的盔甲大多都是鞣制的皮革制品,只有王室的親兵,才有資格配備青銅制的甲胄。
王師的主力主要就是輕裝步兵+車乘兵。
而彼時的騎兵是齊家軍里的一特色病種,人數極少,王師的軍隊里也不是沒有,但是王并沒有派給齊懷海。
輕裝步兵和車乘兵,
前者不用解釋太多,更多是用來負責掩護戰車、從側翼包抄,武器多為短戈、短劍和弓箭。
后者則是由四匹馬牽引的一種戰車,士兵持戈、戟站在車上,接走馬匹沖鋒的姿態在車戰中廝殺。
所以,想要王師的戰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戰場選在相對寬闊的平原是最好的,但是平陽侯也是傻子,怎么可能就那么任由你占據優勢。
援軍到來的第三天,平陽侯的叛軍依舊躲在黔南山林里不出,姜幼已經帶人斷了對方的糧草補給,接下來就只需要等了。
糧草斷了補給,山林里的物資再豐富,也經不住十幾萬人天天了吃了啃,啃了吃。
其實等他們出來,也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齊懷海和姜幼,明顯都不是那種特別有耐心的人,意氣風發的少年郎,渴望建功立業,最好也能封個候。
姜幼,中懷和戊己在前鋒守著,慈濟派人去挑起了南疆內部的對立,那看似堅不可摧的牢籠,也并非是無縫的蛋。
斥候帶來了新的消息,說是平陽侯這次幾乎是傾巢出動,老巢里只有兩萬左右的人馬,一萬左右還是年紀大或者傷殘的老兵,
于是,齊懷海帶了三萬左右的人馬,打算趁此渡江,打算直取對方老巢。
這方法還是有些危險。
倒也不是說計劃不夠周全,只是橫亙在陽口和平陽王叛軍中的那道大江,太過于波濤洶涌,需要從支流那邊過去。
旅途偏遠,需要提前規劃。
幾萬人一起渡江并不是一個小數目,很容易吸引敵方的注意,且大軍如果在江面遇襲,基本沒有反抗的能力。
很難搞……姜幼希望老天爺給點臉。
最好,來一場江面大霧。
幾天后,天蒙蒙亮,江面就升起了濃濃白霧。
天時,地利,人和,都占了。
但就是說,霧大得有些讓人分不清方向。
五步之外看不清人影,十步外的船只只剩個模糊輪廓,連對蘆葦都隱進了白茫里,只余下隱約的水聲在霧里對撞。
慈濟還是那副從容淡定的模樣。
“今日淺灘處的水流也比往日緩些,大霧應能罩到辰時中,只是霧太濃,得讓前鋒每隔一段距離插一面旗子,后軍看著旗子走,免得有人走岔。”
齊懷海點了點頭,“按計劃行事。”
路線事先都擬定好了,一路都有標記,大軍列成五隊,前鋒,炊家子,中軍,工兵營,后軍……先后邁了大霧里。
大軍于早上卯時出發,一刻也不敢停歇,辰時剛過,基本就已全部渡江結束,徹底進了平陽侯的地盤。
天色已經很亮了,但太陽還沒有出來,又是個陰雨天,霧氣還在彌漫沒有散去,大軍繼續按照預定的路線前行。
等到敵人的哨兵發現時,齊懷海的先鋒軍已經駐扎在距離平陽侯老巢三公里的位置了。
平陽侯的爵位并不低于,根據當朝禮制,侯爵作為諸侯中的較高等級,其都城城墻高度通常遵循“侯伯之城方五里,高七雉”的標準。
所以城墻的高度和規模和陽口那邊的城墻差不多,一雉約合三丈,七雉約是二十一仗,即五米左右。
按照侯爵城邑“方五里”的標準,平陽侯的老巢面積大約有2.5平方公里。
城外的護城河繞城一周,河面寬約六米,深兩米,水源是從附近支流的河道里引過來了。
大軍繼續前進,在距離城墻1.5公里的地方安營扎在停了下來,弓箭的射程不過百米,投石車的稍微遠一些,但是過于笨重。
所以這個距離其實剛剛好。
慈濟這次采用的戰略是圍城必闕,營壘相顧。
慈濟命人在平陽侯老巢城墻外的東南西北四面各扎下一座主營,四座營壘像鐵鉗般卡住城池的咽喉,卻唯獨在西南角留出一道半里寬的缺口。
“西南角地勢低洼,城外那片沼澤地能陷住車馬,“慈濟指著輿圖對眾將解釋,“留此缺口,是讓城里的人覺得有條生路可逃。
困獸猶斗的道理誰都懂,把路堵死了,他們只會拼盡全力死守,咱們得花更多力氣啃這塊硬骨頭。“
四座主營之間用壕溝連起,溝里插滿削尖的木刺,溝上每隔十步架一座木橋,供兵士往來巡查。
營壘外又挖了三道淺坑,坑里埋著陶罐,罐口朝上,罐底鋪著碎石——這是工兵營連夜趕制的“聽地器“。
只要城外有大隊人馬走動,罐里碎石碰撞的聲響就能傳到營中。
齊懷海帶著前鋒營守在北營,正對城池正門,營前架起十架投石車,石頭早已備足,只等號令便往城墻上砸。
庚辛帶領的隊伍駐在東營,營里堆著數捆長梯和百余袋沙土,也在做渡河和攻城的準備。
西營則交給了慈濟,他們正連夜打造沖車,木屑飛濺中,十幾根合抱粗的圓木被鐵箍緊緊捆住,前端包著利器,看著便有摧枯拉朽的氣勢。
南營看起來相對松散一些,但個個都是王師里的精銳,兵士們看似懶散地曬著甲胄,實則眼睛都盯著西南角的缺口。
慈濟特意調了兩隊弓兵藏在缺口兩側的密林里,弓弦上始終搭著箭,箭頭抹了蛇頭毒腺里提取的毒素。
那缺口看著是生路,實則是死路,想從這里逃的人,至少都得先過了箭雨這關。
以為是結束,實際上只是開始。
“營壘相顧,是讓他們斷了突圍的念想,“慈濟望著城頭晃動的人影,語氣平靜,“四座營壘互為犄角,哪處遇襲,另外三處近的一刻鐘,選的兩刻鐘就能派兵支援。
所以這缺口得留著,留到他們糧草耗盡那天,自然會有人慌不擇路地往里鉆。
或者,可以讓一切來得更猛烈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