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科幻世界:寶樹中短篇科幻小說集
- 寶樹
- 2743字
- 2022-11-11 11:15:26
2
“方舟一號”是大約兩千五百年前離開太陽系的,那時候是公元2048年。飛船航行的任務,是為了應對二十一世紀上半葉突然爆發的太陽危機,為人類尋找合適的移民星球。
太陽危機早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就顯露端倪,當時科學界發現太陽核聚變產生的中微子只有標準模型的三分之一左右。這一問題一度被認為通過中微子震蕩理論得到了解決,但仍然留下了許多懸疑和爭議。自2008年以來,太陽出現了一系列古怪的異常現象:太陽黑子一度完全消失、在可見光波長上的輸出少了幾乎0.1%,在遠紫外線波長上少了11%,磁場強度也下降到上一個周期的一半,使得日鞘層收縮,進入太陽系內部的宇宙射線大為增加……這一切最初還只是被當成是普通的科學難題,但2013年的一場強烈的耀斑爆發導致整個地球范圍內的電磁通信全部中斷,這終于使人們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太陽出大問題了。
經過三年的研究,科學界公布了一項震驚世界的結果:原來的太陽結構模型有根本性的錯誤,太陽并非像人們以為的那樣,是一顆處于其生命中期的主序星。恰恰相反,太陽的生命周期已經接近尾聲。
早在六億年前,太陽就已經進入了自身的演變末期,光度增加了許多。正因為如此,地球上覆蓋的厚厚冰雪消融了,導致海洋中的寒武紀大爆炸,賦予智慧生命誕生以最初的推動力。而之后的若干次生命滅絕事件,如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以及二疊紀和三疊紀之間的大滅絕,都與太陽表面的突發閃爍有關。人類紀元是太陽活動的最后一個穩定時期。如今,太陽已經進入末期的末期,諸多跡象表明,它即將迎來最后的生命階段:它的核心已經燃盡,外圍的氫氣層即將被點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讓它膨脹為一顆紅巨星。
根據新的理論演算,最后的爆發最晚將在兩千年內發生。一旦爆發,太陽的直徑將在短時間內膨脹兩百倍左右,達到金星甚至地球軌道,地球絕對不可能幸免。而實際上,太陽甚至不需要爆發,只要多釋放一點光和熱,人類就完蛋了。
此后三十年,人類社會開始了瘋狂的自救努力,聯合國改組為地球聯合政府,整個人類世界都將工作重心傾斜到逃離太陽系的任務之上,宇航事業以一日千里的速度發展起來,成就遠超過阿波羅登月后半個世紀的總和:十年內,人類登上了火星、水星和木星衛星,并發射了上百個太陽探測器;二十年內,利用可控核聚變技術造出了恒星際飛船的雛形并掌握了人體冬眠技術;三十年后,向一個合適星系的方向發射了第一艘載人冬眠飛船“方舟一號”,它將作為改造系外行星的先驅,為人類即將到來的星系大移民鋪路。翟南記得,那時候由于宇航科技令人鼓舞的高速進展,人類對于未來還是滿懷希望的。
但是“方舟一號”卻比預計返回的時間晚了一千多年,并且他們的任務也不幸失敗了。
這次航行的目的地是七十多光年外一顆推測帶有宜居行星的恒星,但是由于出發后不久的突發故障,飛船大大地偏離了原來的航向,飛向一百五十光年外的另外一個星系。那里位于一片原始星云中,除了一對剛剛在星云中誕生的熾熱雙星外,還沒有形成行星。人類絕對不可能往那里移民。他們剛到那個星系,就知道自己的任務是不可能完成的。
他們急于知道太陽系的狀況,但當時他們被包裹在綿亙幾光年的星云內部,在那里,遙遠的太陽是完全不可見的。他們不清楚太陽系現在的情況,只得借助若干較近的亮星定位,讓飛船自動返航。因為絕大部分時期處于冬眠中,對他們來說,時間只過了十年左右,但在太陽系中,兩千五百年的歲月已經悠然流逝,比他們預期的返回時間晚了一千多年。
最終,地球還是沒有逃過這一劫。太陽在預測的期限內爆發了。這種他們一直擔心、內心卻不愿正視的可能,如今變成了無情的現實。
飛船又向太陽系內部飛了一段距離,陌生而巨大的太陽如同一只血紅色的獨眼,猙獰地盯著他們,簡直令人發瘋。即使在木星軌道之外,也處處彌漫著太陽噴發出來的等離子氣體,即他們依稀看到的“云團”。整個太陽系簡直像是變成了一間巨大的桑拿房,到處都找不到半點人類可能藏身的場所,甚至留下的衛星、飛船、太空站之類的遺址也沒有找到。翟南知道,那些殘骸不是已經墜入太陽或其他外行星,就是飄蕩在廣袤的空間深處,無從尋覓。飛船不斷通過各種波長的電磁波、中微子、引力波發出信號,卻沒有收到任何回復。
翟南他們更關心太陽爆發的時間是否給人類以逃生的余地。顯然時代越晚,越有利于人類逃生。這一點并不難查明。太陽的猛烈膨脹,必然在瞬間輻射出巨大的能量,會在整個星系范圍留下無法抹去的痕跡。飛船在土星環上采集到的巖石樣本顯示,在兩千四百多年前,這些巖石曾受到過超出正常值至少幾億倍的輻射。也就是說,在他們離開地球后最多幾十年,太陽就發生了災變。但冬眠中的他們當時卻一無所知。
二人的心進一步沉了下去,稍有常識的人也知道,這么短的時間內,人類科技不會有很大進步,逃生的機會幾乎是零。殘酷的宇宙沒有給人類機會。
一片死寂中,飛船越過了木星軌道,沒有地球的蹤影。不過他們發現了火星,唯一一個殘存的類地行星。由于太陽的光度暴漲上千倍,火星已經變成一個表面遍布巖漿的酷熱地獄,成了名副其實的“火星”。這里不可能有任何人生存。當火星上熔巖滾滾的景象在熒屏上出現后,迪克沉默了半晌,然后一言不發,從艙室的墻壁上取下一柄激光槍,抵在自己的太陽穴上。
“你干什么?”翟南驚呼。
“不干什么,”迪克沙啞著嗓子,哽咽著說,“只不過想了結這一切。地球早已經墜入太陽,人類已經滅絕了,我還活著干什么?只需要按下扳機,我就能從宇宙中最可怕的孤獨里解脫出來,重新見到親愛的爸爸、媽媽、瑪麗……”
“別沖動,現在太陽已經膨脹得太大了,也許地球正好轉到了太陽背面……”翟南無力地找著連他自己也不相信的理由。
“別自欺欺人了!”迪克吼道,“連火星都變成了烤肉,地球早他媽的被太陽一口吞下去了!”
“但我們還有人類的基因庫!我們還有希望……”飛船的基因庫里有上千份人類及其他重要生物的干細胞,并配有克隆設備,理論上可以令人類重新繁衍出來,這也是當初派遣“方舟一號”的目的之一:為人類保留火種。
“別做夢了!剛才我已經檢查過,在我們穿越原始星云時,基因庫受到了大量高能射線的輻射,人類基因全部毀滅!整個宇宙中只剩下我們兩個男人了。”迪克苦澀地說。
翟南癱軟在地,這最后的一擊將他推向了崩潰邊緣。他也無力阻止迪克,事實上,他自己也有這么做的沖動。
就在迪克要扣下扳機時,飛船的電腦發出了提示:它接到了太陽系另一側一顆星球上發出的微弱信號。難道地球真的還存在?他們激動萬分地撲到電腦面前——
不,不是地球,是大約一百八十億公里外,太陽系盡頭的一顆小小的星球。電腦告訴他們,信號來自冥王星。那顆曾經被列為九大行星之一,又不幸被開除出去的著名矮行星。如今,由于太陽爆發過程中損失了大量的質量,引力減弱,它的軌道也大為外移,所以他們一時沒有發現。
無論怎么都好,有信號就有希望,他們命令飛船掠過太陽,飛向另一側的冥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