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老道士三徒離別,金手指靜功長生
- 靜功長生:從丹房八段錦開始
- 等你去看雪
- 2822字
- 2022-11-03 15:07:14
老道士終究是死了。
那一天的風雪很大,大到李凡安仿佛又回到了襁褓中,天地間是白茫茫的一片,自己依舊是孑然一身。
老道士活了很長時間,沒有一百年,也有九十多年,姓名什么的早就記不清了,外人談起他只會道一聲伏元居士。
七天后,李凡安師兄弟三人,給他在龍虎觀邊,立了一塊墓,墓名就叫“伏元居士之墓”。
裊裊香煙,墳塋石碑,冬日凜冽的寒風襲上那冢邊枯草。初生的陽光,灑在龍虎觀破敗的匾額上,又緩緩下移,映照出三個年輕的面龐。
“凡安,你真的要留下嗎?”正源面皮白凈,眉如畫,一雙清水眸多有淚痕,此刻,他正緊緊拽著李凡安衣袖,眼中似是不舍道。
“是的。我已病入膏肓,沒幾年能活了,就讓我為二位師兄盡孝,再守幾年師父墳冢。”李凡安瘦如竹節,這幾日老道士的死亡,讓他看起來更像是紙片一樣,隨時都有可能被吹走。
不過,他的神情異常堅定,顯然是留意已決。
“既然凡安你已經決定了,那就留下來,替我們好好看護龍虎觀還有師父他老人家墳冢,待你哪日想入道宮,記得通知我們去接你。”
沉默了半晌,正軒率先說道,他濃眉闊目,臉型方正,只是在前額處多了一道寸許長的疤痕,讓他看起來多了絲武者的兇狠,而少了出家人的慈善。
不過這條疤痕,是在李凡安尚小時,為保護他而磕破的。
“多謝大師兄體諒。”李凡安點頭說道。
“凡安...”正源看見李凡安如此決絕的眼神,拽著他衣袖的手,還是漸漸松了下來,淚眼朦朧道:“我和大師兄會時常來看你,也會為你找尋讓你身子康復的方法。”
“沒錯,凡安,我們一定會在道宮找到醫治你的辦法。”正軒接著道。
“多謝兩位師兄。”李凡安頗為感動看了眼二人,隨后又拱手做最后拜別:“兩位師兄,且去道宮好好修行,莫要辱沒了師父及龍虎宗的名聲,保重。”
“保重。”
正軒,正源道別后,便穿著粗布道衣,徐徐向山頂行去。
在那青巒翠黛,云遮霧隱之地,有著一座浩然道宮。
世人皆稱之為龍虎道宮,視為龍虎山正宗,卻不曾曉得,一千年前,眼前這座破道觀,才是龍虎源流,道家圣地。
目眺兩位師兄,一點點消失在早晨的光影下,李凡安長嘆一聲,原本還是師徒四人的道觀,在數日之間,就剩下他一個油盡燈枯的小道士獨守門楣。
真是物是人非,李凡安又瞅見那一株未綠先黃的小樹,它現在整個樹杈都是光禿禿的,僅僅剩下一片似掉非掉的黃葉,和一片欲要長成的嫩葉。
李凡安在小樹的周圍,插上了一個個枝條,作為遮擋風雪的倚仗。
“既然還活著,就要努力活著”李凡安這話不知是說給小樹聽,還是給他自己聽。
稍晌,李凡安回到自己的房中,準備開始《丹房八段錦》的修煉。
自從老道士教了他這門功法后,李凡安每天早上,都會修行一遍。《丹房八段錦》,是道家的一門打坐靜功。
大靖朝的武道,通常是指動功,即拳,棍,棒,掌,刀,劍,斧,鉞等一些把式,又被稱為殺人技,煉體技,極致時,入圣超凡,翻山倒海,無所不能。
而靜功,有別與動功,講究的是調理,參悟,與修養。
靜功修行,并不以習得高深武藝,入圣超凡,為最終目標,它也無法達到這樣的功效,但靜功的修行,卻能讓人調理身體,延年益壽。
甚至也能練出動功中的內力。
內力,是武者修行到一定程度后,在丹田中衍生出的氣,此氣能使拳腳之力增長數倍,甚至能附著在兵器上,削鐵斷金。
李凡安在第一次跟隨老道士修煉時,就已經練出了內力,只是他那時才是1縷。
姓名:李凡安(13歲)
悟性:2
內力:99縷
壽命:20(早逝之命)
功法:丹房八段錦(窺豹25 %)
修煉《丹房八段錦》之前,李凡安又看了眼數據面板,他的悟性,在七天里,赫然來到了2。
根據他這幾天的判斷,2,就是原來悟性的兩倍。
原因很簡單,他發現當數字增加后,自己修行《丹房八段錦》,思維變得更加清晰,了悟的東西也更加多,修行過程更圓潤。
最關鍵的是修行速度,他自從悟性是2以后,每天都能提升12%的進度。
“悟性越高,功法的修行就越快,這倒是可以理解,但我悟性為什么會增加呢,難道功法的修行,也會反作用與悟性。”
“也就是說,我功法修煉的越高深,悟性就會增長,悟性增長,功法也就越容易修煉。”
“穿越十三年,原來我獲得的金手指竟然是——永動機。”
想到這里,李凡安開始迫不及待的修煉起來。
《丹房八段錦》,雖說是道家基礎靜功,但經過他幾日的修煉,發現其中的修煉難度一點不比動功低。
甚至其中的行氣與穴位姿勢的揣摩,比之拳腳功夫還要駁雜。
看起來只有簡簡單單的八段,但每一段的坐姿與行氣方式都天差地別。
“起落又復至,雙手抱腦門。微擺撼天柱,二十四度真。”
李凡安根據老道士臨死前傳授的方法,加之所留書籍,揣摩起八段錦中,第三段‘撼動天柱四六真’的修行。
這一段,是要用雙手抱住腦門,緩緩轉動,刺激天柱骨。
天柱骨是人脊骨二十四骨中,第三節骨,連接著頸脊二骨,是人體最重要的骨骼,承載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故以天柱得名。
李凡安不敢怠慢,調勻呼吸,身定心寧后,抬起雙手,緩緩抱住腦門。
后又以頸部為軸,將頭部向左轉動,繼回轉向右,再回轉左,二目隨動,如此反復做了幾遍。
可他始終感覺,不得此法要領,天柱骨雖有舒適之感,但未有明顯之變化。
李凡安糾結之下,閉目回想老道士的練法,也許是悟性提高了兩倍倍,在閉目中,李凡安忽然想到,當時老道士,手掌以一種特殊的手法托住了天柱骨,并有一股氣包圍在天柱穴之上。
李凡安趕忙開始嘗試,先是根據腦海中老道士的特殊手法緊緊托住了天柱骨,在從腹中引出一縷內力,按壓在天柱穴之上。
“吭——”
隨著那一縷內力,李凡安整個脊柱突然響了一下,他的整個身體變得異常舒服,讓其忍不住悶哼了一聲。
乘此時機,李凡安開始轉動頭部,如此反復,直到二十四遍。
“啪——”
又是一道炸雷般的響聲,李凡安只感覺頸背部像是卸下千斤巨石般舒坦,整個腰背如同無物。
“這才是第三段,‘撼動天柱四六真’的正確修行之法,只不過,二十四度真,二十四節骨,二十四遍,這中間又有什么關聯呢?”
思考間,李凡安的數據面板也發生了變化。
姓名:李凡安(13歲)
悟性:3
內力:1絳9縷
壽命:21(早逝之命)
功法:丹房八段錦(窺豹37 %)
“悟性又增長了一倍,果然隨著功法的頓悟,悟性也在提高。”
“縷,絳,股,河,江,海,根據書籍上的記載,這是武者內力的劃分,縷,絳是普通武者的內力,股是三流到一流武者的內力,河是頂級武者的內力,江是絕世武者的內力,至于海是武圣的內力。”
“另有言,百縷為一絳,百絳為一股,股有千萬,入為河江海。”
這是說,一百縷為一絳,一百絳為一股,而股卻沒有界限,這也代表著三流到一流武者的魚龍混雜,直到成為頂級武者。
“我現在內力是1絳9縷,按理說在普通武者中也是算是頗強的存在。但我終究習的是靜功,別說普通武者,就算是稍微強壯的普通人,以我這個身體也是打不過的。”
內力雖然有著無窮奧妙,但終究要配合動功才能發揮絕強的威力,故而這片世界,靜功一直是輔助修行的方式,沒有任何一個武者是單練靜功的。
但李凡安現在的身體,連成為武者的一關都過不去,甚至練習道家養生動功,五禽戲,也做不到。
“既然上天給了我這般身體,又給了我這個金手指,那我所幸就放棄動功成圣,參悟靜功,與天地奪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