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李夫人又給了我一筆訂單,這次要的肥皂數量要翻倍。”
沈青山一聽當即又驚又喜。
這么大一筆單子?前兩天李夫人的婢女結算給他們好幾百兩的貨款,把老兩口激動地一夜沒睡。
守著那幾個大銀錠子,覺得藏在哪兒都不安全。
劉氏找不到地方藏銀子,直接晚上睡覺揣懷里,也不怕硌得慌。
上次兩千塊肥皂,七天時間賺了好幾百兩。
這次數量還要多,照這樣下去,他們家豈不是要發財了?
沈青山一貫刻板的臉上也忍不出露出激動地笑容。
“這是好事啊,菱籮你放心,你需要爹娘做什么盡管開口,我們一定盡全力幫你。”
阮菱籮點了點頭,“爹,這次李夫人要貨的數量實在太多了。”
“咱家這小院恐怕施展不開,咱村里有沒有什么比較寬敞的地方可以用?”
沈青山一聽還真是,上次做一千多塊肥皂都差點忙不開,確實得換個更大的地方。
他皺眉想了想,半天才開口,“村里寬敞的地方多了去了,但像咱家這樣有房子有院子的恐怕沒有。”
阮菱籮沉思了一下,開口說道,“如果咱自己蓋一個呢?”
沈青山有些詫異,“自己蓋一個?那工程就大了。”
阮菱籮越想越覺得或許蓋一個專門的肥皂作坊才是最好的選擇。
李夫人跟她的合作,看這勢頭才算剛剛開始。
有一個專屬的作坊,將來不管多大的訂單也能應對的過來。
而且保密性還有所保障,不像在家里,動不動有人借口來串門打探消息,甚至上次還叫何氏喬裝混了進來。
“工程大不怕,咱手里有銀子,加上村里秋收都過去了,不少人都閑在家里,只要咱給錢,多雇點人應該能很快蓋好。”
沈青山詫異于兒媳婦的魄力,不過這番話也確實說的他熱血澎湃,內心蠢蠢欲動。
那個男人不想干一番大事?對于他們這些一輩子都扎在土里的泥腿子來說,蓋一個自家的作坊這可是天大的事。
相當于現代人自己開了個小公司,馬上從無產階級升級為資產階級了。
沈青山壓下一顆激動地心,問道,“你打算花多少錢蓋多大?”
對比沈青山的激動,阮菱籮倒是很淡定,她上輩子家里本來就不窮,什么大場面沒見過。
她雖然沒怎么學過做生意,可她外公家就是搞貿易的,多少耳濡目染了些。
知道做生意一定要先把底子打好,手上資金足的情況下。
不然到后期又得花大量的物力人力財力去維護,她想了想,又站起身繞道沈家屋子的后面看了看。
沈青山跟著她一塊。
阮菱籮看到屋子后面全都空著,這不就是最好的地段嗎?
“爹,咱把作坊蓋在屋子后面咋樣?正好這里也足夠大,還連著咱家屋子,到時候在屋子后面開個后門也方便的很。”
沈青山皺了皺眉,屋子后面這塊地可不小啊,有一個曬谷場那么大了。
“這塊地雖然連著咱家屋子,可這地是村子里,咱想用就得花銀子跟村長買。”
阮菱籮點了點頭,“那就買吧,要想賺更多的錢,前期的投入是必要的。”
沈青山也聽不懂兒媳婦嘴里念叨的話是什么意思,只聽懂了她說要買。
反正家里的銀子都是兒媳婦出主意掙回來的,她說咋花就咋花。
“好,我這就去找村長商量這事。”
場地的問題算是解決了,接下來是制作肥皂的原料問題,這么多豬板油靠散戶這么收肯定不夠。
兩天之后,阮菱籮敲定了場地,沈青山拿著在官府蓋過印的地契,一家人跟做夢似的。
劉氏不可思議的問,“咱家后面這些空地現在就全歸咱家了?”
沈青山白了妻子一眼,地契不都擺在這兒了,還問這種蠢問題。
他轉頭把東西交給阮菱籮。
“村里的荒地是二兩銀子一畝,這里是五畝地,一共花了十兩銀子。”劉氏聽了十分心疼。
不滿的說道,“上等的良田也不過三兩銀子一畝,咱家后面那些荒地本就沒人要,土又不肥,居然還要二兩銀子一畝。”
阮菱籮笑著安慰她,“娘放心,日后這些錢都會加倍的掙回來的。”
劉氏聽了這話,心里才舒服了些,一想也是。
兒媳婦又接了筆這么大的單子,上次一單生意都掙了幾百兩,這次肯定更多。
跟幾百兩銀子比起來,這十兩確實顯得不那么多了。
但她卻不知道,這只是阮菱籮花錢的開始。
地皮拿到手就要買蓋房子的磚瓦木材,還得雇人回來干活。
沈家蓋過青磚瓦房,在蓋房子方面比其他人家都有經驗,阮菱籮就把這事全權委托給公公沈青山。
一時間沈家頓時忙碌起來,鳳娘和他相公自告奮勇來幫忙,她男人幫忙蓋房子,她幫忙做飯。
家里要請十幾號人蓋房子,早晚就算了,中午總得管人家一頓飯。
算了一天賬,把阮菱籮算的頭暈腦脹。
她對著女兒吐槽道,“做生意真難,娘實在不會做賬本。”
蓋這么大一個作坊,記賬肯定是必要的,誰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該花的地方得花,但該省的地方也要省。
幾百兩銀子看起來是很多,真花起來也很快,十幾個工人每天的飯菜就得將近三錢銀子。
請人干活又是干的力氣活,總不好用些青菜打發了吧,得買葷菜,得吃干飯。
這葷菜他們就直接從其他鄰居家里買,到也不算貴,青菜自家菜地里就有,最費錢的是大米。
一斤白米居然要十幾文錢,怪不得平時劉氏都不讓她煮米飯,總是吃面食的多。
白米是真的貴!但阮菱籮還是從鎮上買了一麻袋回來,足足一百斤白米。
還有蓋房子的建材,零零散散各種部件工具,采購清單是沈青山讓沈墨庭列出來的。
阮菱籮看的頭皮發麻,不住的用筆撓頭。
阿冉安慰她,“娘,若是阿冉也去讀書便好了,這樣就能幫娘分擔了。”
小丫頭可不是無意識才這么說,這幾天她這一只想找機會跟阮菱籮提上學的事。
但又怕會遭到她的責罵,于是試探性說了這么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