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樹大招風
- 鄉村致富:從重返2000開始
- 醉夢魚
- 2024字
- 2022-11-06 16:33:16
第14章 樹大招風
當然掙好幾千這個,已經是成了村里面的笑話了。
跟著江城一起弄豆芽的幾家,除了老王家現在好點之外,其他幾家都不行了。
老王一看菜市場那邊的生意不行,直接騎上三輪車開始沿街叫賣。
這個法子不錯,一天下來,雖然挺累的,也能賺個十幾二十塊錢。
可是距離江城吹牛的好幾千塊錢,差的就不是一般的遠了。
村里面跟風的這幾家已經是想好了,等到把手里面的豆芽賣完了,他們也不干了,乖乖地去打工。
不過村里面的幾個人到底為什么會這么慘,最清楚的還是張倩。
原本豆芽三毛五一斤,然后在一個星期里面,直接掉到了2毛一斤,這件事肯定是江城干的。
那幾天江城連續三天找了一起賣豆芽老張和老喬一起喝酒,這件事他們三個肯定是達成了攻守同盟。
沒看到村里面那幾個人不干了之后,三個人一個星期就把價錢抬到3毛五一斤,這事情他們三個要是不商量好,那才是怪事呢。
不過這種事情,張倩才不會在村里面說。
上個月,她拿了400塊的薪水。她對村里面這幾個跟風的家伙也是一點兒好感都沒有。要不是他們,自己也不至于少賺那么多錢。
自己這位老哥可是差點就搬到鄉里面去了,要是他搬到鄉里面,自己說不定就不能跟著他一起干了。
不過進入到11月以后,溫度明顯是降低了許多。晚上出門的時候,她得加上一件外套。
今天怎么也得跟自己這位老哥好好說一下工資。
上個月江城掙多少錢她最清楚,一共就掙了200多塊,他還給自己還倒貼。雖然自己活沒少干,可是自己拿著這些錢,總覺得有點不安。
等她來到了學校這邊,兩輛三輪車已經是裝的差不多了。兩條破棉被已經是蓋在了三輪車上,就等著她出發了。
她趕忙跑過來,幫著把剩余的結尾工作弄完,然后拉著江城來到了一邊把自己的想法跟她說了一下。
按她的意思,給自己開200塊就行了。
聽到張倩這么說,江城笑了。他一巴掌拍在了張倩的腦袋上道:“你這丫頭想的倒不少,你哥我還沒窮到連你的工資都開不起的時候呢。”
旁邊的付小雨也笑了。上個月的確開銷很大,從家里面搬了出來,學校這邊的房子需要修理。家里面原本的那點存底也空了。
可是這幾天的生意明顯起來了。
比原來還要好。
至于原因很簡單,江城一個月的低價競爭,不僅是把村里面的那些人給嚇跑了,而且還把市場上那幾家散戶也給趕走了。
昨天來這邊預定的客戶,比之原來又多了三家。而且江城已經是給他們簽訂好了合同。至少半年內,這邊都不用擔心銷路的問題。
上個月不賺錢,這個月是一定賺錢的。
只不過這個月一定會比上個月的時候忙得多。
聽到江城這么說,張倩也算是放心了下來。
兩個人蹬上車子,直奔菜市場。
等到張倩把幾家預定的送完了之后,她來到了菜市場那邊。
那邊已經是忙得差不多了,就剩下兩筐豆芽還沒有賣。江城讓張倩看著壇子,然后開始在市場上轉起來了。
做生意他做的不多,不過對于做生意的敲門,他還是知道一些。
做生意要么就做大,要么就做全。
他現在沒有那么大的資本,把豆芽產業做大。不過做全倒是好辦。
他在市場上找了一些賣海菜的,還有賣面筋的,豆干豆皮什么的,跟他們商量好,讓他們每天給自己送一些貨去。雙方商量好價錢,保證不影響對方的生意。
江城雖然每一樣要的東西都不多,但是加起來也是不少。
這邊自然是也樂的弄一個低價給他。
之后江城又找了市場上的管理人員,把自己攤位旁邊的位置也租了下來。
雖然還是主賣豆芽,可是像是豆腐豆皮這些小東西也有了起色。到了九點之后,不少人在這邊買了豆芽之后,都會在這邊買點這些小東西。
而張倩的工作重心就完全發生了變化,每天送完了訂貨的幾家之后,她就成了兩個攤位的老板。至于正牌老板江城。別說是她了就連付小雨都找不到他去哪了。
要說江城跑哪了,江城去了市里面的幾家機械廠,他要定做一臺豆腐機。
上一輩子,江城在一家豆腐廠干了有三四年,后來因為付小雨生病的關系辭了職。所以對于做豆腐來說,他門清。
豆腐廠里面的豆腐機,大小毛病都是他親自搞定的。
要是做手工豆腐,現在家里面,除了老婆和張倩之外,就沒有其他人了,所以這個做不來。
那么做一個豆腐機就成了最好的選擇。
他不會畫圖紙,現在市面上也沒有成型的豆腐機給他買,他也就只能一邊找到機械廠的設計人員,一邊說自己的要求,一邊讓那邊改。
足足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江城的豆腐機總算是做好了。
等到江城把豆腐機拉到家里面的時候,張倩和付小雨都傻眼了。
她們見過別人做豆腐,可是還沒見過機器做豆腐的。
等到江城用豆腐機真的做出來豆腐的時候,兩個人都驚呆了。
這一個機器低的上十個人工作量了。
到了十二月份,江城的泉水豆腐做出來了。
雖然每天只有百十斤左右的量,可是每天都會有人買。
這一切所有人都看在了眼里面,有的人嫉妒,有的人羨慕,還有的人高興。
要說最高興的,除了付小雨之外就是張倩了。
這個月江城給她開了700多塊的工資。這比進廠里面干兩個月都多。更重要的是,江城讓他給張梁打了個電話,讓他下一年就別出去了。
下一年他準備把做豆腐的規模搞大,到時候人手不夠,張梁就別出去打工了,留在這里跟他一起干。
兄弟倆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絕對比他去外邊打工強得多。
當然更多的人是看他不爽。就比如王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