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親自摘下燕丹首級,獻于父王闕下
- 大秦:十連抽召喚美杜莎鎮(zhèn)壓荊軻
- 血色湛盧
- 2320字
- 2022-11-08 15:54:12
第 4 章 親自摘下燕丹首級,獻于父王闕下
“臣子救王上,兒子救老子,本來就是天經(jīng)地義,兒臣不敢討賞”
“不過,父王想賞賜,做兒子的又不好拒絕”
贏鴻抬手行禮之后,并沒有矯情。
不過,他沒有直接說,而是停頓了一下。
聽到贏鴻的話,嬴政神色一滯。
他本來對贏鴻的評價剛剛提升,但是,贏鴻的回話讓他略微有些失望。
對贏鴻的評分,也從九十分,降低到了七十分。
大臣們一個個眉頭皺起,你這話說的,不是明擺著討賞嗎?
不過,對王上這樣說,不妥。
年輕人,還是太年輕啊。
大好的機會啊,就這樣浪費了。
可惜!
實力強是一回事兒,會做人,會做事,又是另外一回事兒啊。
居功自傲,歷來是君主最忌諱的。
扶蘇原本因為贏鴻的救駕而感覺到了稍許威脅,但是贏鴻‘討賞’之后,他又松了一口氣。
弟弟,你還是著急了。
與此同時,扶蘇竟然也有些失望。
他更加希望贏鴻可以理智一點,聰明一點,強一點,不僅僅是武力方面優(yōu)秀。
這樣,就有更多的人幫助父王一統(tǒng)天下,完成老秦人幾百年的目標(biāo)了。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與子同袍。
此刻的扶蘇,是矛盾的。
大約過了幾秒鐘之后,嬴政略顯生硬的問道:“你,想要何賞賜?”
贏鴻的心里劃過一絲得意的笑容,剛剛的停頓,就是故意的。
嬴政和群臣的反應(yīng),恰好就是他希望看到的。
現(xiàn)在,是時候了:
“父王,兒臣不想要一般的賞賜。如果父王想賞兒臣,就請在伐燕的時候讓兒臣出征,兒臣定會親自摘下燕丹的首級,獻于父王闕下。”
聽到贏鴻竟然是要這樣的‘賞賜’,原本對贏鴻評分降為七十分的嬴政,將評分直接加到了九十五分:“哈哈哈,居功而不自傲,不愧是寡人的兒子,鴻兒,寡人很高興。你且退下。”
“謝父王”
贏鴻說完之后,便退回到了公子的隊列,低著頭,沒有再做任何的動作。
大臣們則是一臉懵圈:這也可以?
同時,好多人臉上更多的是凝重。
特別是李斯和昌平君以及尉繚,還有王翦、頓弱等重臣,他們竟然感受到了一絲絲的冷意:
‘這位六公子一直不顯山、不露水,一直只知道練武。’
‘本來以為是武癡’
‘沒想到一朝成名,城府竟然如此之深,將整個大殿都‘控在’在他一個人手里了’
‘他才十五歲啊’
‘假以時日,那還了得?’
公子隊列的最前面,扶蘇心里一陣苦笑:這個弟弟,好強;這一回,你贏了。不過,我不會放棄。
扶蘇的心里沒有嫉妒,也沒有要打擊的想法,相反,贏鴻的表現(xiàn)激起了他內(nèi)心深處的好勝欲。
接下來,咸陽宮的大殿上進入到了議事的環(huán)節(jié)。
“王上,燕國竟敢派刺客刺殺,末將請命,率軍北上,攻滅燕國”
將軍辛勝走出隊列,第一個請戰(zhàn)。
【姓名:辛勝
職位:秦將
修為:七品將軍=七品宗師
統(tǒng)帥:92】
“王上,末將王賁請戰(zhàn),攻滅燕國”
緊接著,是將軍王賁請戰(zhàn)。
【姓名:王賁
職位:秦將
修為:二品大將=二品大宗師
統(tǒng)帥:97】
“王上,末將李信請戰(zhàn),攻滅燕國”
下一個,是將軍李信請戰(zhàn)。
【姓名:李信
職位:秦將
修為:八品將軍=八品宗師
統(tǒng)帥:90】
其后,蒙恬(二品大將,統(tǒng)帥:92)、蒙武(五品大將,統(tǒng)帥:95)、楊端和(三品大將,統(tǒng)帥:96)、內(nèi)史騰(一品大將,統(tǒng)帥:93)等大秦名將一個個的請戰(zhàn)。
最后,上將軍王翦,也出列請戰(zhàn)。
【姓名:王翦
職位:秦上將軍
修為:七品大將=七品大宗師
統(tǒng)帥:100】
看著一個個請戰(zhàn)的將軍們,贏鴻心潮澎湃。
這才是大秦的最強戰(zhàn)力。
這些人的戰(zhàn)斗力,不僅僅體現(xiàn)在武力值上,也體現(xiàn)在統(tǒng)帥力上。
拿王翦來說,統(tǒng)帥值直接達到了100,其余人也都是90以上。
除了武力值和統(tǒng)帥之外,他們的戰(zhàn)斗力更體現(xiàn)在凝聚力上——將軍們個個請戰(zhàn),戰(zhàn)意高昂,無一例外。
如此的大秦,不一統(tǒng)天下,都難。
“王上,此時還不是滅燕的最好時機”
只是,當(dāng)將軍們表態(tài)完之后,一道不和諧的聲音響起。
!!!
面對求戰(zhàn)聲統(tǒng)一的武將,突然出現(xiàn)的聲音無疑是掃興的。
不過,當(dāng)將軍們循聲望去,看到‘反戰(zhàn)之人’的時候,竟然都選擇了沉默。
因為,發(fā)出這道聲音的,是大秦的相國——昌平君羋啟(也叫熊啟)。
【姓名:羋啟
職位:大秦相國、昌平君
修為:一品宗師
謀略:81
統(tǒng)帥:73】(他之所以當(dāng)上丞相,完全是因為親戚關(guān)系)
“丞相此言差矣,小小燕國,竟敢派出刺客前來行刺,如此行徑,如果我大秦不以滅國懲處,我等臣子有何資格立于殿前?”
別人不敢說,但是有人敢。
【姓名:李斯
職位:廷尉
政治:99】
作為自從呂不韋死后,嬴政最倚重的文臣,李斯的份量和建議,舉足輕重。
李斯也是秦廷敢于當(dāng)面硬剛丞相之人。
“王上,連續(xù)的攻滅韓國和趙國,讓我大秦耗費巨大,我大秦的士卒已經(jīng)困乏,糧草軍械也已經(jīng)捉襟見肘”
“值此之時,我大秦當(dāng)養(yǎng)精蓄銳,三年之后,定然能一舉攻滅燕國”
“如果我大軍此時揮軍北上,恐怕楚國和齊國,甚至魏國都會乘虛而入,合縱攻秦”
作為大秦的丞相,昌平君羋啟還是‘有幾把刷子’的。
不管是他給出的理由,還是給出的建議,都讓合情合理。
不過,這策略是如何出的,就不得而知了。
李斯想要說什么,但是終究沒有說出去。
他也知道大秦的情況:大秦鐵騎所向披靡,但是,府庫早就已經(jīng)空虛。
朝堂沉默了短暫的沉默。
大約八秒之后。
文臣避戰(zhàn),武將當(dāng)然求戰(zhàn)。
大將軍王翦出列道:“王上,我軍連續(xù)攻滅韓找,士氣正盛。現(xiàn)在燕國派遣使臣行刺王上,如果此事被我陣前大軍知道,定然義憤填膺,攻必克,戰(zhàn)必勝。王翦請戰(zhàn)”
王翦之后:“蒙武請戰(zhàn)”
“楊端和請戰(zhàn)”
“王賁請戰(zhàn)”
“辛勝請戰(zhàn)”
……
面對將軍們的請戰(zhàn),丞相直接‘撲通’一聲跪了下去:“王上三思。”
國尉尉繚出列,也跪了下去:“王上,丞相所言極是,臣建議,至少休養(yǎng)生息一年,等到秋收之后,再滅燕不遲。”
接下來是扶蘇:“兒臣附議。”
中大夫頓弱:“臣附議。”
眾文臣:“臣等附議。”
面對文臣的避戰(zhàn),嬴政的臉色陰沉的可怕,拳頭緊緊攥住。
有人行刺他,這些文臣竟然勸阻。
還有自己的兒子扶蘇,竟然也避戰(zhàn)。
這讓他很生氣。
大約十幾秒之后,嬴政起身,掃視了一圈文武大臣,正準(zhǔn)備發(fā)出‘天子之怒’。
這時候,一道年輕的聲音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