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陳年往事
- 重生后我靠錦鯉氣運暴富了
- 行者2019
- 2042字
- 2022-11-08 16:19:09
第21章 陳年往事
何家時隔半個世紀之久,再次有人修出真氣。
可想而知,老族長,他聽到此消息的驚喜激動,五味雜承。
“真氣不是游走了一圈,而是循環了好幾圈。”
“什么?好幾圈!天生道體?”
何守業,死也想不到,何玥之后還能丟出一個更大的報喜驚雷。
“傳說中的絕世天資?
這不可能!
娃,咱不急,慢慢說,說清楚,到底是幾圈?”
“具體幾圈,我沒數,要不我再試一下,數清楚。”
“別,千萬別!你這瓜娃子,千萬別亂來!以前和你們講的練武禁忌都忘了?”
老族長急了,“第一次練出真氣的人,萬萬不可急功近利,要穩打穩扎!”
八十八歲的老頭,為了讓何玥長點記性,一口氣夸夸其談地交待了半個小時。
“你體內的真氣是白天在陽光下生成,屬陽。
陽氣太過,會燒灼經絡,出現三焦陽亢,對人體害多于益,尤其是對女孩子,更是后患無窮。
所以,第二次運行的時間地點需特別講究,最好是在子夜,水邊,月光下,這樣才利于陽中生陰,最終達到陰陽調和,萬物皆寧的理想狀態……”
當貴賓樓112房內的何玥虛心聽取族長教誨的時候,113房內的海星河也在教導弟弟。
“我知道你討厭陳馨妍,不愿搭理她。
但粵閩陳家和我們望京海家有著幾百年的交情了,兩家嫡系子孫世代交好,互為姻親的行為,從上上世紀一直持續到上世紀初,直到陳家因朝局動蕩中,離開故國遠走他邦……”
海星樂此時對這些陳年舊事,真是一點聽的興趣都沒有。
自從那個從星條國回來的香蕉人陳馨妍,去了海家老宅拜訪了爺爺后,陳家和海家世代的關系,以及姻親盟約等事,就常有人在海星樂耳邊提起,他早就聽煩了。
現在什么時代了,還拿故紙堆中的東西說事。
而且陳家人已移居星條國一甲子,年輕一輩早已數典忘祖,以星條國人自居了。真不知她們哪來的臉,回國提祖宗舊例。
海星河豈會看不出海星樂心中所想,但仍說道:“陳家人回國,肯定目的不單純。
雖然陳家勢大,但我海家也不遜于人,如今也沒想靠聯姻來擴大家族影響力。所以陳家所圖,只要不損害家、國利益,就與我海家無關。
出于祖輩情誼,陳家人到了我海家的地頭,我們須盡好地主之誼。今天中午為陳馨妍舉辦的歡迎宴會,你我都必須出席。
既然享受了家族紅利,就要承擔相應的義務。在沒有能力制定新規則前,就必須遵守約定俗成的規則,不說給家族添彩,但絕不能給家族抺黑。”
海星樂盡管心中一萬個不樂意,去參加這種無聊的社交活動。但也知長大了,有些事你不愿做也得去做
人啊,只要有所求,就沒了隨心所欲的自由。
113房兩兄弟的很快達成了一致,交流結束,而112房何玥與老族長的電話,就沒那么快結束了。
八十八歲的老族長,一口氣把練武禁忌講完,喝了幾口水后,又從家族歷史開頭,開始著重叮囑何玥,習武者,一定要修身養德,以德正心。
“我何家先祖是國君麾下名臣,是正統官身。我何家自古來都是以勇武忠孝,仁義禮信,為立足之本,處世之道……”
芙蕖鎮何家,東湘花垣縣縣志上常常提起的本地名門。如今,也是花垣縣叫得上名號的富裕家族。但何玥家卻是芙蕖鎮何家的另類,少見的貧困戶,是芙蕖鎮上唯一沒手機,也沒固話的人家。
離家在外求學的何玥平常有什么事,何玥都是習慣打老族長的手機,請他傳信。
何玥的父親何芷岸是鎮上有名的老實憨厚人,他的妻子李玉梅比他稍有點心眼,但也強不了多少。兩人都是勤勞能干的老好人,但因家底太爛,家中還有三個孩子需要養,負擔重,所以家中經濟多年未見好轉。
何玥聽鎮上人說,她爺爺在的時候,家境還是很不錯的。
這個,何玥信。
要不是家境好,她的姑姑何汀蘭,就不可能在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的時候,還能去縣城讀高中,也不可能成為芙蕖鎮第一個考到天朝首府讀大學的女娃。
然人生,禍福難料。
何玥就讀望京大學中文系的姑姑何汀蘭,竟然在大學畢業那年失蹤了,從此杳無音信,活不見人,死未見尸。
對幺女寵愛有加的二老,得知此噩耗,悲極傷身,竟先后犯上癌癥。
為給兩位老人治病,何玥的父母何芷岸、李玉梅,不但把家底掏空,還欠下了大把的外債,最終還是人財兩空,家中直到現在還沒翻過身來。
何玥的哥哥、弟弟都是初中一畢業,就外出打工幫襯家里了。
而何玥則因讀書成績很好,讀書期間獎學金和助學金沒少拿,再加上縣上的老師愛才,一到畢業時節就會上家做家長的思想工作,所順利地讀完了高中,參加了高考。
但在讀不讀大學的事上,何玥與父母之間爆發有生以來最嚴重的分歧。這一次何玥和父母罕見地決絕,誰也不肯稍作退讓。
何芷岸和李玉梅兩口子甚至為絕了何玥的念想,竟把華海大學寄來的錄取通知書丟進灶膛,一把火燒了。
這一下就把何玥激怒了,轉背就選擇了離家出走,發誓功不成名不就,絕不回家。
后來還是老族長何守業在鎮外攔下了她,帶著她又是找學校、縣教育局的相關領導,又是往省里的招生辦反映情況。
終于通過招生辦的同志找到華海大學招生的老師,為何玥補了一張錄取通知書。何玥這才得以外出打工的名義,去了望京求學。
前世被逐出家族后,與芙蕖鎮相關的往事,都被何玥深埋在了心底,不愿憶起。
如今,在老族長語重心長地叮囑中,兩世在小鎮生活的點點滴滴,又在何玥腦海一一浮現。
過往種種,有笑有淚,有愛有怨,但終是笑比淚多,愛比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