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國庫虧空?
- 重生:我和珅不想當首富了
- 旭日東方
- 2004字
- 2022-11-07 18:30:31
第九章 國庫虧空?
聽著何深這變著花的彩虹屁,乾隆也是笑開了花。
就在乾隆又要說賞何深啥啥啥的時候,突然一個傳令摸樣的人沖進了大殿。
搞什么,這正在早朝呢,什么是這么急。
眾大臣的目光紛紛向這個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的傳令看去。
何深也是眉頭一皺。
“稟告,稟告圣上……”
還不沒把一句話說完,這傳令又開始低下頭喘氣。
看樣子是跑得很急,甚至于在這上早朝得大殿上都敢顯得這般狼狽。
“這……這……”
傳令喘了兩口,又想開口說什么。
但隨即有是幾口大喘氣。
你大爺,能不能把話說完?
何深見狀也是急得不行。
何深看見這傳令的手上還緊緊的攥著一份奏折。
看樣子是加急從外地送來的。
何深二話不說,將奏折從傳令手中奪過。
又走到乾隆身前,半跪著將其雙手奉上。
見狀,乾隆是更加喜歡何深了。
自己也看不下去這傳令半天憋不出個屁來。
但又礙于自己的身份,不能直接將奏折拿來看。
何深果然是自己肚子中的蛔蟲,自己想什么,想做什么,他都知道!
乾隆拿起奏折,定睛一看。
霎時間,臉色一變。
眾大臣看著面如鐵石的乾隆,都嚇了一跳。
這剛剛還被何深逗得樂呵呵的,這怎么轉眼間就這樣了?
“南城洪災,百姓流亡。”
乾隆沉默許久終于憋出幾個字。
聽到這,一個大臣站了出來,得意的說道:
“臣愿意親自送賑災款到災區(qū)!”
乾隆聽到,咂了咂嘴。
何深聽到這發(fā)言,也是很無語。
要是這么簡單,這乾隆會是這個表情?
何深同時擔任軍機大臣,內閣大學士等數(shù)十個重要官職,對于大清國庫情況不可能沒有了解。
這恐怕不是送錢的問題,而是哪去找錢的問題!
大概是國庫中已經(jīng)沒有足夠的白銀來賑災了。
那錢去哪里了呢?
這是一個好問題。
何深回想了下自己在府中的生活條件,不由得咽了口唾沫。
也怪不得劉墉,嘉慶這幫人這么恨自己了。
但作為一個穿越者,何深也并非束手無策。
低頭沉思片刻,便胸有成竹。
只是現(xiàn)在還不到說出來的時候。
壓軸戲肯定要最后才表演。
現(xiàn)在就看看這些小丑怎么辦吧。
“大清國庫已經(jīng)沒有足夠的白銀那來賑災了……”
乾隆慢慢的把這句話吐了出來。
這果然也不出何深所料。
“眾愛卿有什么辦法幫助大清度過這次難關嗎?”
乾隆聲音雖然不大,但認在大殿中環(huán)繞,久久不散。
但現(xiàn)在滿朝大臣卻無人敢說什么。
這有什么好說的呢?
這有就設有,沒有就是沒有。
你這國庫沒有錢,也沒法給你變出來啊!
但有些大臣心中確實是有解決辦法的。
雖說國庫沒錢,但也不是完全沒有錢。
這何深家中有金山銀山難道不是公開的秘密嗎。
只要讓皇上把他給抄了,這賑災的錢不就有了嗎。
但現(xiàn)在沒人敢這么說。
至少乾隆魂歸九天前沒人敢這么說。
見滿朝百官竟無一人敢言,乾隆剛才的好心情蕩然無存。
敢情剛才空對空的拍馬屁都在行,一到這種辦實事的時候就都啞巴了?
乾隆頓時有些惱怒,又感到自己有些喘不過氣來。
冷靜,冷靜。
自己才托和愛卿的福,身體有所好轉,別因為這是又給氣回床上了。
把兔子逼急了都會咬人,更何況是人呢?
這洪災不處理好,百姓就沒地方可住了,沒東西可吃了。
留給他們就只有再犯這一條路。
乾隆苦惱的用手摸了摸額頭。
何深見時機成熟,便又走出大臣中。對乾隆諫言到:
“微臣有一法,可快速集齊賑災錢款,幫助大清擺脫這次危機!”
乾隆聽到,瞬間眼前一亮。
“和愛卿快快道來!”
何深也不賣關子,清了清嗓子,繼續(xù)說道:
“每日入京的商人絡繹不絕,我們可以在他們入京時征收稅款……”
眾大臣聽聞有些默默點頭,有些直接小聲贊嘆。
果然,要說撈錢這件事,還是何深這樣的老狐貍在行啊。
何深繼續(xù)說道:
“微臣曾提出議罪銀這一針對官員的制度。”
“現(xiàn)如今可以將其推廣至百姓,豪紳,凡犯罪者,都可以上交白銀,為國家做出貢獻以此洗罪。”
說完,不等乾隆表態(tài),眾大臣先炸鍋了。
這天下近年雖少有大事發(fā)生,但什么偷雞摸狗,殺人越貨的事可以時刻都有發(fā)生的。
若給出途徑,讓犯罪者有機會給自己洗罪,一定會給朝廷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
“好一條妙……”
“荒唐!”
還沒等一個大臣把何深的馬屁拍完,一個聲音便爆發(fā)出來。
瞬間剛才還在小聲議論的大臣們霎時間閉上了嘴。
回頭一看,果然是他!
劉墉。
每當何深有什么點子時,他總是第一時間出來找不合理之處進行反駁。看來這次也不例外。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天經(jīng)地義。朝庭應當給百姓以正確的是非觀念,而非是只要交錢,便可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劉某從來都認為和大人的議罪銀根本就是歪門邪道。”
“若將其拓展至百姓富豪,那恐怕只會破壞法度,禮樂崩壞。”
“更何況,這只是治標,而非治本,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國庫虧空的問題。”
“微臣,愿請?zhí)先迹 ?
說著劉墉便向乾隆跪下。
“對對對,這是治標不治本。”
“陛下三思呀。”
剛才還要夸贊合身的大臣見此情形直接反水。
乾隆見狀,也只能對何深說到:
“劉公所言極是,和愛卿之法確實有所不妥……”
反觀何深卻是微微一笑,似乎早就料到這樣的結果。
不等其他大臣繼續(xù)說什么,何深馬上又說道:
“劉大人所言確實不無道理,但和某還有一法,可保證大清國庫從此再不虧空!”
聽何深的話,不光是大臣們,乾隆也嚇了一跳。
永不虧空?這也太夸張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