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自然觀的生態意蘊及當代價值
- 齊曉明
- 2074字
- 2022-11-18 15:05:55
前言
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風險的世界,氣候變化引發的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痛點。嚴峻的生態形勢日益威脅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促使人們不得不反復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在這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思考中,我們還需不需要馬克思?應對這樣的時代課題,我們自然會想起馬克思。回首20世紀,沒有哪一種學說像馬克思主義那樣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影響。馬克思思想的全部生命力植根于當代人類生活、社會實踐和發展本身的矛盾之中,馬克思的哲學仍然具有意義,是人類解決生態問題的寶貴思想資源。
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里,馬克思自然觀研究算不上是一個很核心的理論問題,生態思想更算不上是主流。但是,自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生態學馬克思主義開啟這個研究領域以來,其論題之鮮明的時代感和具體的實踐指向,越發使其呈現出與人類文明發展休戚相關的重要意義。面對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求,馬克思自然觀生態意蘊的研究越發顯示出其重要性。一方面,努力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新思想、新視域的開掘,使其隨著時代發展更加豐富;另一方面,著眼于全球生態治理,為解決生態問題提供思想保障。
圍繞人與自然的關系,本書介紹馬克思自然觀生態意蘊的形成和發展的思想歷程以及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以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運用文本和文獻綜合研究、理論與實際相聯系、歷史與邏輯相統一、反思與批判的方法,力圖實現兩個創新。一是思想內容創新,力圖給讀者呈現出一幅馬克思自然觀生態意蘊的整體畫卷;二是論證方法的創新,以思想史為視角,揭示馬克思自然觀生態意蘊在人類思想史和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獨特價值,彰顯其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本書的思想起點是西方的自然觀念,由此展開對馬克思自然觀形成的歷史追溯,分析了其生態意蘊的基本理路和豐富內容,介紹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對馬克思自然觀的繼承,結合中國生態文明實踐,回顧了馬克思自然觀生態意蘊的中國化歷程,重點闡述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最后總結出馬克思自然觀生態意蘊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人類由原始蒙昧逐漸走向文明時代,不同的歷史階段人類的自然觀念中蘊含著不同的生態見解。人類童年時期以神話的形式來解讀世界,形成的有機論的自然觀是有利于自然萬物和人類和諧相處的。古希臘哲學開始運用理性來看待世界,繼承了有機論的觀點,也誕生了人類管理自然思想的萌芽。中世紀在宗教神學旗幟下形成了人類管理自然的思想,文藝復興時代有機論的自然觀稍縱即逝,很快被機械論的自然觀代替,人類中心主義逐漸占據思想舞臺,至今仍被詬病為生態危機的思想根源。
馬克思通過對黑格爾自然哲學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繼承和批判,實現了理論轉向,確立了以實踐為本質、以人的生存和發展為核心點、以“兩個和解”為價值旨歸的富含生態意蘊的自然觀。馬克思指出,勞動和生產是人與自然聯結的紐帶,無論在個體還是集體層面,勞動使人與環境之間進行持續的物質新陳代謝。在資本邏輯下,這種物質的新陳代謝出現了斷裂,也就是生態物質循環被人為地破壞,環境逐漸喪失自我修復的能力,造成日益惡化的生態危機。馬克思認為,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由于資本主義的私有制和生產方式造成的。資本主義由于資本追求利益最大化,對利潤的瘋狂追求,其天然就是反自然、反生態的。只有共產主義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共產主義的生態性是其題中應有之義,一個生態和諧的共產主義不是烏托邦,是可以通過自由的聯合體對人與自然物質交換的理性控制實現的。
國外馬克思主義的研究中,馬克思自然觀及生態思想是一個被持續關注的主題,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逐漸形成了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流派。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立足于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對資本主義制度展開生態批判,做出了非常重要的理論貢獻。但是,由于無法跳出資本主義制度框架本身,顯示出了其理論的局限。
馬克思自然觀生態意蘊的當代價值已經在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中展現出來。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從新中國建立初期開始,經歷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和改革開放后的幾十年,逐漸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議題。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中,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提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和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立足國情,目標明確,措施有力,緩解了生態與生產、生活的矛盾,生態治理初見成效,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事實表明,人類社會越是進步,對生態和環境的品質要求越高,對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越是期待。兩個世紀以前,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并指出其生態弊病,預言只有共產主義條件下才能實現自然主義和人道主義的統一,才能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今天我們仍然生活在馬克思所指向的歷史大視野中,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保持良好的生態是十分重要的時代課題。中國汲取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智慧,立足本國,積極參與世界生態治理的全球合作,成為世界生態文明建設的引領者,正帶領世界走向人類文明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