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鄉融合視域下特色村轉型發展研究
- 顏培霞
- 1160字
- 2022-11-17 16:17:29
第三節 研究目標與基本思路
一 研究目標
特色村“為什么要轉型”“如何轉型”“轉型方向”“轉型特征與轉型路徑”“轉型政策建議”等問題,是本書的主要研究內容。“特色村為什么要轉型”,在研究背景中已經給出詳盡闡釋,因此,對尚未給出答案的問題進行科學的理論解答與實踐檢驗,構成本書的主要研究目標,即提出特色村轉型發展的理論解釋框架,系統梳理城鄉融合視閾下中國各類特色村發展演變的基本過程與動力結構變化,從不同維度深入探討特色村的轉型特征與轉型路徑,并給出促進特色村轉型的政策建議。
第一,嘗試建立一個城鄉融合視域下特色村轉型發展的理論解釋框架。改革開放以來,在城鄉二元分割體制被打破和鄉村制度管控逐步放松的前提下,特色村率先抓住了城鎮消費規模快速增長和消費結構升級的歷史機遇,產品市場出現了顯著擴張,并促進了產業和相關功能集聚、模式創新等系列變化,最終從廣大鄉村地區中脫穎而出。特別是這一過程在城鄉統籌發展、城鄉一體化、城鄉融合等城鄉關系的不斷變革中,市場擴張、功能集聚和模式創新三大動力要素發揮了持續而深入的影響,并將繼續推動特色村的轉型發展。因此,從“市場擴張—功能集聚—模式創新”這一核心機制出發,考慮不同層面、不同系統的協同交互作用,為“特色村如何轉型”建構一個綜合性的解釋框架提供理論支撐。
第二,科學把握城鄉關系轉變背景下特色村形成演變的基本過程與發展趨勢。特色村轉型發展是一個相對動態的過程,并受村域內外部環境和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本書將在厘清特色村形成演變過程的基礎上,準確把握城鄉融合趨勢下特色村的未來發展趨勢,從理論高度上厘清中國特色村發展的一般過程,并給出“特色村應該轉向哪里”的整體性判斷。
第三,刻畫特色村的多維轉型特征,提出相應的轉型路徑。根據特色村轉型發展的豐富內涵,從經濟、社會、空間等不同層面,以案例特色村的綜合社會調查資料為支撐,實證檢驗特色村的轉型特征,并開展不同類型特色村的比較研究,從而對所提出的理論解釋框架進行反饋檢驗。而后分別提出不同類型特色村的差異化轉型路徑,為特色村的高質量發展提供科學指導。
第四,提出促進特色村轉型發展的政策建議。在理論與實證分析的基礎上,從整體頂層設計的角度,給出新時期促進特色村轉型發展的政策建議。
二 研究思路
研究思路總體上具有兩條主線。第一,從理論指導實踐、再由實踐對理論進行豐富和完善的理論建構思路,首先結合文獻分析、理論分析和實踐歸納總結,提出一個先驗性的解釋框架,而后在具體案例分析中對其進行檢驗和修正,最終形成具有良好可檢驗性的理論觀點。第二,解剖麻雀和比較分析的思路,即通過對不同類型特色村的深入系統考察,并通過對比分析,總結形成適用范圍較廣的一般性研究結論。結合各部分研究內容和研究目標,形成本書的主要研究思路,如圖1-3所示。

圖1-3 本書研究的核心內容與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