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緒論

一 研究目的和意義

河南地處中原,是曲藝大省,素有“曲藝之鄉”之稱。自古以來,南腔北調便在此匯聚,地方曲種具有豐富的歷史價值和人文內涵。例如,豫東地區的鶯歌柳與明末清初中原地區的腿板書有著深厚的淵源,后又吸收了柳子腔而發展成為河南墜子的源頭之一;三弦書自清代中期傳播至晉中晉西、魯西南和淮北等地,成為翼城琴書、曲沃琴書、武鄉琴書、武鄉三弦書等曲種的重要源頭之一;清末以后,流布在河南各地的三弦書吸收了其他曲種、戲曲聲腔而形成了三弦鉸子書(南陽)、儀封三弦(蘭考)、洪山調(焦作)等眾多小曲種,這些曲種不僅推動了各地民間曲藝的興起,更成為承載河南民俗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重要載體。

目前,我國曲藝面臨著傳統曲目消失、人才青黃不接、曲藝創作低迷、演出市場萎縮等諸多困境。大部分地區曲種已然岌岌可危,喪失了實際演出的可能性,形勢極為嚴峻。所幸,近年一些學者對部分瀕危曲種的起源、曲目、唱詞、審美特征等進行了調查研究,但對瀕危曲種聲腔的藝術特點及音樂形態研究較少。因此,本著作對瀕危曲種的聲腔藝術特點展開研究,以此探索曲藝藝術的興衰演變、發展規律及前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此外,本著作針對河南瀕危曲種在社會轉型時期的觀眾審美需求變化、演出市場變化、表演與創作人才匱乏、理論研究滯后等問題,深入剖析原因,推動河南瀕危曲藝資源的優化組合,提出應用于曲藝創作和表演的措施與途徑,重點闡述“政治與藝術”“教化與審美”“娛樂與欣賞”“形似與神似”“共性與特性”“技術與藝術”之間的關系,就曲藝創作和表演的定位、策略、知識產權、制度建設、市場化發展等提出建設性意見,充分發揮古老的民間藝術在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功能和作用,為地方曲藝的創新發展找到現實支撐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陆市| 通江县| 武隆县| 突泉县| 全椒县| 杂多县| 营口市| 清苑县| 高台县| 道孚县| 琼海市| 清水县| 彭阳县| 儋州市| 从化市| 祁东县| 镇巴县| 澄迈县| 绥中县| 四川省| 长子县| 威海市| 始兴县| 沾化县| 南召县| 乌拉特前旗| 合川市| 福建省| 汤阴县| 瑞昌市| 景洪市| 若羌县| 桑日县| 清流县| 三江| 榆社县| 房产| 自治县| 抚州市| 罗定市| 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