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檄文估計明日就會發往各鎮,既如此趙將軍,某便即刻趕回趕回去向主公復命。”
趙融將李儒送到了后門,看到李儒離開后,他才長長地松了口氣。
他本是涼州之人,身為西涼刺史的董卓對他的家族頗為照顧,所以他便暗中投靠了董卓,這一點除了他自己,就連他的親信之人都不知道,這一切都是李儒的安排。
趙融的存在就是為了防止袁家出現變故,由此可見李儒此人的算計有多么的可怕,凡事他總留有后手,這讓趙融更加不敢小看。
若是董卓能夠成功,那么他趙融也會成為開國功臣,整個趙氏一族都能跟著水漲船高,即使是成為下一個汝南袁氏也不是不可能的。
······
數日后,董卓手中握著何進派人送來的檄文,他一臉喜色,對李儒道:“文優啊,這一切都是你的功勞啊,若不是你早早謀劃,我怎能有如此良機呢,哈哈哈。”
李儒卻是一陣謙虛,聲稱都是董卓領導有方。
董卓高興過后,問計于李儒道:“此番我們可以進京了吧?”
李儒捋了捋胡須,笑著搖頭道:“主公不必著急,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此番我們雖然已經奉詔,但是現在仍需上表朝廷,如此則名正言順,大事可期矣。”
董卓哈哈大笑道:“好,文優所言正合我意,由你代筆上表朝廷。”
“諾。”
離開董卓的府邸,李儒滿懷壯志,他相信只要董卓一直聽他的謀劃行事,這大漢四百年的天下眾將為董卓所有,到了那時寒門子弟的機會將會增多,朝廷再也不是世家大族的一言堂。
剛剛平息沒多久的黃巾軍起義,與其說是被朝廷逼反的,還不如說是被世家大族逼反的,在很多地方朝廷的政令根本無法通行,能夠做主的只有世家。
可是有誰會顧及底層百姓的,李儒在民間實在是看過太多的人間慘劇,世家大族在這里面永遠扮演著壞人的角色,只有私欲,沒有天理。
······
數日后,何進收到了董卓的上表,他將上表示眾,對眾人道:“西涼刺史董卓果然是公忠體國之人,心心念念著要為陛下清君側,諸位當效仿之啊。”
看著何進那白癡一般的模樣,侍御史鄭泰勸諫道:“董卓乃豺狼之輩,若他進京,必將食人矣,請大將軍察之。”
可是此刻的何進就像是被董卓迷住的男人,他搖頭道:“我意已決,諸位無須多慮,董卓乃忠臣也,爾等如此只會寒了忠臣之心。”
曾經和董卓共過事的盧植急忙出列阻止道:“大將軍植素知董卓為人,其人面善心狠,實乃虎狼之輩也,若讓此人進京,其必反客為主,若是為禍,遠勝十常侍。大將軍當阻止其進京,以免生亂。”
何進卻是一臉不悅道:“爾等皆是書生之見,不足謀國。”
眾人散去后,何進遣了心腹去迎董卓進京。
······
一日又一日,時光飛逝,皇宮之內,一間隱蔽的宮殿內,燈光昏暗,幾個老太監低聲商量著什么。
只聽一人說道:“我的人傳來消息,那何進屠夫已經打算請外地的諸侯入京,借助他們的力量來對付我等,事急矣,諸位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啊。”
幾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坐在最上首的張讓身上,正所謂蛇無頭不行,這張讓便是十常侍的頭。
張讓那張皺巴巴的臉上,露出了狠辣之色道:“既然他不讓咱活了,那么我們就只能先下手為強了。”
“段珪。”
“在。”
“你即刻帶領五十名刀斧手埋伏于長樂宮嘉德門內,我等這便去找何太后,詐何進屠夫進宮,你將其擊殺,拿他的首級示眾,這宮中還是我等的天下。”
于是一行人全部前往何太后的宮中,張讓等人跪倒在何太后的面前,聲淚俱下哀求道:“今大將軍矯詔召外臣帶兵入京,欲滅臣等,臣等請太后垂憐,救我們一救,臣等必將誓死效忠太后與陛下。”
何太后卻是不以為意道:“定是你等惹惱了大將軍,大將軍不過是一時在氣頭上,你等只需登門謝罪大將軍必然會饒恕你等。”
張讓卻是砰砰地磕著頭,腦袋上都流出了血,繼續哀求道:“大將軍如今正恨不得將我們除之而后快,若是我等登門大將軍豈不要將我等千刀萬剮,望娘娘宣大將軍入宮,我等在太后的面前向大將軍求情,大將軍必然看在太后的面上會饒恕臣等。”
“請娘娘看在昔日的情分上,垂憐我等啊。”
十常侍紛紛伏地。一邊磕頭一邊哭泣,這讓何太后頓生憐憫之心,又想到了若不是十常侍,他們何家滿門也沒有今日之富貴,她對張讓等人道:“既如此,我便遣人宣大將軍進宮。”
張讓等人又是重重地磕了幾個頭,一臉感激道:“多謝娘娘垂憐,臣等感激不盡。”
“好了,你們先行退下,等大將軍來了,哀家再傳喚爾等。”
“諾。”
正在和眾人議事的何進收到了何太后心腹的傳話,他便對眾人道:“今日權且散去,太后宣我進宮,必有要事相商。”
主簿陳琳卻感覺此事有詐,他對何進道:“大將軍必然是我等所謀被十常侍所知,今太后宣將軍進宮恐怕乃十常侍的陰謀,將軍萬萬去不得,不然便是自投羅網了。”
何進卻是不以為意道:“太后乃吾妹,豈會害我,爾等不必多慮。”
今日也被叫來的袁紹,知道此時任何勸說何進都聽不進去了,但是他卻不得不再次提醒道:“大將軍若執意要去,我等愿帶領甲士隨將軍一起進宮,十常侍即使有所圖謀,也只能投鼠忌器,不敢擅動。”
何進點了點頭,當即吩咐袁紹和曹操帶領五百甲士與之同行。
只是眾人來到了宮門外,卻被何太后的貼身太監所阻道:“大將軍可還是漢家臣子?今已是深夜,將軍卻帶領甲士進攻,意欲謀反乎?”
何進也感覺帶兵進宮不妥,容易讓人說自己無君臣之禮,有僭越之心,于是他對袁紹和曹操道:“爾等帶兵在宮外等著,若有不測再入宮不遲。”
袁紹聽了這話無力地嘆了口氣,此時就算是他執意要入宮,何進也不會同意的,他看了一眼曹操,大聲對何進道:“大將軍盡管去,我等在此等候大將軍,不見大將軍我等決不退去。”
他只希望十常侍能夠投鼠忌器,不敢對何進動手,畢竟若是何進有個好歹,他們這些人隨時都能殺進宮去,宮中的那些太監又如何會是他們的對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