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這個胡生不管他是不是東林黨人,但是他彈劾的這個事情就有待考證!雖然明末的東林黨人都不是什么好鳥人,但閹黨也好不到哪里去,就這朝中眾臣又有哪個是好人!
崇禎氣的是監生議論朝政,《王學質疑》明確提要說:“夫明之亡,亡于門戶;門戶始于朋黨;朋黨始于講學。”
這講學的過程中,最容易產生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熱血學生。而這些學生對自己的老師那是唯命是從,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錢。
那像后世人人平等,人人可以發表意見。就這個時代,一旦開了口,那些個學生就能一傳十,十傳百的傳下去。
崇禎走了幾步,怒道:“傳朕旨意,將胡生押入大牢,以后凡有學生議政者,一律不用!”
此言一出,大臣們又是一驚!
比如此時劉宗周,也是東林黨的人,恰好是山陰縣人,皇上的這一舉動,無疑是打了他一個耳光。劉宗周心思一轉,馬上出列道:“皇上,臣有事啟奏”
崇禎瞪了劉愛卿一眼,希望他不要管這閑事。但是看他執著的眼光還是說道:“說”
“回皇上,監生還是監生,每個監生對事情評價不一樣,這無可厚非,眾人有眾人的看法,如果皇上因胡生議論了一下朝政就打入大牢,那天下的監生誰還敢參政報效國家。”劉宗周坎特的說完,都準備就這樣死了,可是等了好半天,都沒聽到皇上的大罵。微微抬起頭看了看,正好對上崇禎的眼光,馬上就低下頭了。
崇禎微微一笑道:“劉愛卿,山陰人士,是不是?”
“是”劉宗周回答道
“好呀,好呀,好呀”崇禎連說了三個好,接著怒道:“不怕死嗎?”
劉宗周心里七上八下,反正是豁出去了答道:“回皇上,臣怕死”
惹得崇禎哈哈大笑:“眾大臣都聽聽,這才是朕的愛卿,會為朕去考慮事情,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搞自己的小圈子。”
崇禎又看了看劉愛卿,接著說道:“劉愛卿,那你覺得朕怎么處理一個胡生呢?”
劉宗周略一思索回答道:“回皇上,臣斗膽說說,臣認為應該嘉獎胡生,應該勉勵其更加刻苦學習,早日把所學之才華用到報效朝廷上面來”
“準”崇禎拍手說道,此時的劉宗周不知道的是,這具崇禎的大腦卻是極力反對此事的,甚至都想把胡生打入大牢然后斬首示眾。可是現在的主人是穿越而來的王天意,擁有后世人人平等的思想,才極力勸阻下來了。
劉宗周高興的回列站好。
有人高興就有人不高興了,此時的閹黨魏忠賢就不高興了,列朝列代都不準監生議政這可是眾人都知道,越想越氣,剛想站出來稟報道,卻聽皇上說道準
回想這幾天下來,魏公公也是大致了解了崇禎的行事。所以也就不再言語。
崇禎繼續說道:“諸位愛卿還有什么事情嗎?”
見眾人沒有回答,又接著說道:“朕這里到是有一事”
眾人拜倒說道:“請皇上明示!”
崇禎用眼示意了一下王公公,王承恩立馬會意,大聲說道:“宣孫承宗覲見”
眾大臣心中一驚,溫體仁和周延儒相互對視一眼,相互從各自的眼中看到了驚訝。
皇上這個時候突然召見孫承宗做什么呢?
此時魏忠賢眼珠子轉了起來,這孫承宗是天啟帝的老師,前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更是天啟年間做到了薊遼督師。
孫承宗進殿后跪拜道:“老臣參拜皇上!”
“孫愛卿免禮”
“謝皇上”
劉宗周這些東林黨人太興奮了,說起來這個孫承宗也算是自己黨的人呀。
正當東林黨的人沾沾自喜的時候。這邊的王公公卻正忙著取出一份圣旨,宣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昔承宗師先帝,戍遼東,使將帥和,而虜酋懼,功在稷。朕御極以來,欲肅振朝綱,使天下安定,孫承宗入閣,賜內閣首輔。欽此!”
孫承宗心里激動連忙跪拜道:“謝皇上,臣必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大臣們連忙高呼:“皇上圣明”
崇禎大笑道:“免禮,眾愛卿平身”
王公公此時站出來說道:“退朝,孫閣老留下!”
大臣們各有各的小九九,都寫在各自的臉上。
孫承宗之前不是被罷了官了嗎,怎么突然有被重用了。而且還是內閣首輔!
眾大臣就是想破腦袋也想不通呀,他們不知道的是,后面還有更好的事情等著他們,崇禎為了搞錢,只好搬出孫承宗這位大師來鎮守邊關,畢竟邊防老大都是孫承宗的部下,他不來帶領,誰來?
崇禎微微一笑,滿意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