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課間跑步音樂是多少人學生時代的噩夢。一聽到這個聲音,身體里的DNA就開始動了,條件反射般的,鞋帶,它想開了。
一般情況下,不出現在跑操隊伍里的有幾種情況———第一,身體不適或身體情況不允許;第二,想方設法逃避,衛生間是首選,膽肥的會找個人放風或者一起在某個隔間吞云吐霧;第三,有任務在身,課代表去辦公室交作業或拿取試卷等資料,然后趁這段時間分發下去,或者特殊情況,被老師請去辦公室喝茶的也不在少數;第四,膽大包天者,約上三朋好友,像離弦之箭那般,目標明確,直奔食堂,因為一頓早餐真的不能滿足一個高中生的正常能量消耗。
逃操者常有,被教導主任抓包者,更是常有!
那種如同修羅場一般的畫面,聞者傷心,見者落淚。
北校門那邊有片家屬區,樓下有幾家做早餐的,稍微鬼機靈一點的就隨機躲在那幾家中的隨意一家買早餐吃,偶爾還能碰上小朋友看看動畫片,于是幾個十幾歲的孩子和幾個還沒上學的孩子一齊笑得像花兒一樣,那是沒碰上班主任或教導主任之類的老師之前……
要是碰上了,尷尬一笑后場面也是極其殘忍,讓人聞風喪膽的傳說又增加幾個。
老老實實跑操的同學們從未有過畏懼,理由充分的同學們有恃無恐。東躲西藏絞盡腦汁的那部分算是少數,在某個轉角,他們遇見的不是愛情,是老師們凌冽的目光,瑟瑟發抖的他們的小身板,還有殘留在嘴角或衣服上的食物殘渣。
校園里永遠有那么一群身影,袖子外邊用別針固定好的紅袖章,外套外邊穿上特制的淺綠小馬甲,馬甲背后印著校園是我家的字樣。
沒錯,他們全是逃操被捕的選手們,隔三差五被請去班主任辦公室后依舊我行我素在逃操人員的隊伍里邊的終極待遇———為學校的衛生做出自己的無私奉獻。
饞學生,是個形容詞。
大部分什么都吃,從不挑食。趕上家里改善伙食那頓更是吃得打著飽嗝都要再塞幾口。
那會兒是真的很容易餓,或許是年輕,消化系統實在太給力了。
每天最喜歡的就是早自習之前那段時光。有時候睡得兩眼朦朧,夏天的冷水洗臉并不能起到醒神的作用。
賣早餐的滿城都是,每個校門都有它的特點,最受歡迎的還是西邊校門口和北校門門口的小吃店和小吃攤,人流量最大的是稍微平坦的西校門。
包子豆漿油條應有盡有,各種粥類,便利店速食,“牛奶”,酸奶鋪子,還有油炸薄餅,火腿腸,了。重中之重,早餐的重頭戲非糯米飯莫屬,搭配各種小料———甜腸切片或整根、香菜、脆黃豆粒、酸菜沫、花生米、折耳根碎、青紅辣椒番茄湯、油辣椒、素辣椒,炒粉、紅薯粉、素粉、細粉絲、酸蘿卜絲、泡包菜炒包菜、細蔥段、炒胡蘿卜絲土豆塊、涼拌海帶絲黃豆芽……總之品類齊全,各式花樣,令人眼花繚亂!
那叫一個豐富啊!
其中一家似乎掌握了密碼一樣,養了條狗勾,每天早上會定時叫醒主人,風雨無阻,還會和家里兩只貓咪一起守在攤位,乖乖坐好,從不跑遠,從不抓人咬人。
兩人,一狗,一大橘,一貍花,一攤位,一遮陽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