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鮑爾吉·原野散文少年讀本:云是一棵樹
- 鮑爾吉·原野
- 1474字
- 2022-10-31 15:09:07
自序
大自然在說些什么
我們說過許多話,我們記不起來跟誰說過哪些話。可是,我們跟大自然幾乎沒說過話,而它們就在我們身邊。
大自然對我們說的話從來沒有停歇過,它們有耐心。早上,我們走出家門,如果你有這份細心體察的話——清風撫過面頰,風用它透明的小手輕輕摸你的臉,還有眉毛、眼窩和耳朵,好像它知道你會在這一刻走出門,在這里等你。事實上,它的小手還撫過你的肩膀、后背和鞋子,只是隔著衣衫,你沒察覺而已。
風吹過來,這是大自然千萬種語言中的一種,可以叫風語,還可以叫其他語,隨便你,風并不在意這個。就在我們在做所謂“上班”或“上學”的活動,前往目的地而邁開第一步的時候,小鳥可能已經飛翔了三個多小時,看過了壯麗的日出。它從天空看到人們像螞蟻一樣陸陸續續從房子里走到大街上。在樹枝上,小鳥看到地上一朵小黃花正徐徐打開葉片,準備迎接陽光。而人們對這一切無感,他們徑直走著,或徑直開車走著。他們不知道天邊的白云跟昨天不一樣,跟一小時之前也不一樣。
即使在城里,大自然也在人的身邊,城里也有土地、天空、空氣與光,這都是大自然的核心要素。可是人并不關心大自然的事情,只是通過資訊——比如說智能手機了解氣溫變化,這成了他們與大自然的唯一聯系。是不是可以說,人正一點點遠離大自然——說的不是他們的身體,他們的身體離不開含有氧氣的大氣層的包裹,是說他們的心靈。人的心靈里裝填了越來越多的東西,因為世上的東西越來越多;但在他們內心的容積中對于大自然的關注越來越少。
如果是這樣,人會失去許多欣賞美的機會。雖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審美,美術師也不需要時時審美。可是,美是真與善不可分割的并存物,是奠定人之人格的基礎。歷史證明:不懂美的人(沒有審美能力的人)也是離愚昧與殘暴很近的人。而美的根源在哪里呢?大自然,只能是大自然。我們看到的各種樣式的藝術品,比如繪畫、音樂、舞蹈和建筑等等,俱為人類對大自然的模仿。它們是“假的”,是抒情、是表白、是再現、是提煉;而大自然是真的,它并不抒情表白,渾然一團而已。幾天前,我坐車去科左后旗探望重病的堂兄朝克巴特爾。這是冬季,天很早,因而很冷。荒野蕭疏的景物使我的心情變得愈發沉重。高速路的地勢越走越高,最高處可以俯瞰四野。東面地平線上晨曦橫貫,紅了約莫上百里。人不期然來到這塊高地,不期然在此處與晨曦相遇,令人訝異。太陽以紅丸模樣浮騰地表,光線成萬倍刺破周遭,萬物匍匐默啞。我真的被驚呆了,如果站在大地上,我納頭便拜也完全可能。車繼續往胡四臺方向開,太陽越升越高。我如同獲得啟示卻說不上來,但心里至少不那么黑暗了。如果我是一堆火,剛剛目睹的日出壯景往火里添加了我所不知道的神秘物質,使火燒得更緊湊,更貼地,不易被風吹滅。我堂兄是否可救眼下尚未可知,但我的心被日出拓展了一些。這是大自然的教育,或者叫啟迪。
我一直想對別人說:大自然是人類的導師,教人學會愛,學會忍耐、節制、傾聽、觀察,學會體面地活著與死去。但這些話沒機會說——在超市、在大街、在車站,你對誰說呢?即使面對親密的朋友,你也說不出這些話,因為他們不需要,他們勢必愕然。事實上,人這一輩子有很多話只能說給自己聽。那么,關于大自然,我們再說幾句話吧。大自然教給我們清潔自身,讓人知道人不過是萬物之一種,而非之靈。大自然教人懂得謙卑,懂得美的樣式多至無限,懂得所有人的頭頂都有愛的護佑,懂得對立并不是法則,懂得宇宙的秘密不可窮盡。那么愛呢?你說大自然在教我們學習愛,愛在哪里?當你開始關注大自然的時候,不管關注的是一朵花,還是一條河,愛在你的心里已經發生。那一刻你的面容一定好看,而且虔誠。
201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