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凡的成功:個人投資的制勝之道
- (美)大衛·F.史文森
- 1874字
- 2022-11-04 18:25:25
投資之道,大道至簡
多年以前,當我還是一名學生時,總希望理解投資世界的林林總總,無論是思想框架、學術理論,還是具體的分析方法和策略,都想學習一二,并且時常反思:在不同的市場環境和行業生態中,怎樣的投資策略更加有效?對于不同的投資者而言,怎樣建立讓自己心靈寧靜的投資原則?投資中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但許多事情并非“多即好”。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遇到了大衛·F.史文森先生,在無數次的實踐以后,我對投資有了更加系統深入的理解。
在投資中,有許多經典理論從不同角度詮釋著這個行業的規律,投資的魅力也正是源于此。大衛·F.史文森的這部著作——《非凡的成功:個人投資的制勝之道》開誠布公地為個人投資者講述了投資的基本法則,給出的不僅是答案,而且是一名個人投資者應有的思維框架和行動指南。初看似是常識,細思則是獨辟蹊徑地講述了投資的“第一性原理”,讀完令人擊節嘆賞!
一般而論,“第一性原理”強調探究事物的本質,從最基礎的公理出發,去完整思考事物本來應該呈現的發展脈絡。“第一性原理”最突出的特征是不盲目相信比較策略或者類比思維,不能在斷章取義的片段或者似是而非的對比中尋找結論。對于投資而言,“第一性原理”需要在尊重常識的基礎上,正確認識投資收益的真正來源,以及風險背后的內生因素,不盲目相信市場的歷史經驗,也不拘泥于固定的思維范式。因此,在本書中,大衛·F.史文森開宗明義:“資本市場為投資者提供了賺取投資收益的三類工具,即資產配置、擇時交易和證券選擇。”
資產配置這個在教科書中被廣泛討論的議題,在大衛·F.史文森這里有了新的內涵。他認為,傾向于權益的多元化配置策略是一種適合多數投資者的長期配置策略。這里的長期并非簡單意味著長期持有,而是正確對待各類資產收益和風險特征的長期視角。換句話說,長期既是一種研究跨度,也是正確理解事物起承轉合的計量尺度,還是理解價值創造過程的天然屬性。無論是傳統資產類別,還是非傳統資產類別,都有著本質的、與市場緊密結合、與時間息息相關的獨特性,正是這些獨特性構成了收益的主要來源。對于深思熟慮的投資者來說,追求真正創造價值的資產組合,比追求市場的共識更加重要。當然,這需要更多的知識和勇氣。
對于擇時交易,大衛·F.史文森認為,由企業不斷成長所驅動的收益,才是投資者最應該追求的、最具有確定性的投資選擇,而不是所謂的市場套利。與其相信對市場的擇時,不如理解為對產業發展和創新變化的篤信。我們多年堅持“做時間的朋友”,就是堅持深研行業規律,在產業不斷發生變化的關鍵節點,尋找最偉大的企業和企業家,一起穿越創新的“死亡谷”,實現企業甚至產業發展的整體躍遷。所以,真正好的投資,可以不論天氣、不唯階段地與企業家同行,一起不斷地創造價值。
比闡釋思維框架更難得的是,大衛·F.史文森先生憑借多年對金融市場的理解,抽絲剝繭地講述各類資產的本質屬性,包括收益風險特征、市場表現、稅收敏感程度以及投資者和底層資產的利益一致性等。對于投資而言,掌握了每一類資產的本質屬性,就好比習武之人獲得了心法口訣,大道至簡,知曉這些方可觸類旁通,游刃有余。
許多人沒有注意,卻最令人折服的是,大衛·F.史文森先生始終把受托人責任置于首位,這也讓他的論述擁有了更高格局的精神氣質。大衛·F.史文森先生本就是儉以養德的典范,在耶魯大學投資辦公室數十年如一日的投資生涯中,他始終銘記著受托人責任,將道德遵循作為投資的必備法則。并且,他在書中充滿理性地剖析眾多行業頑疾,回顧諸多現象背后的時代背景和商業實質,諸如共同基金的高換手率、對投資者稅負敏感性的忽視以及基金管理人的內部利益沖突問題。他的直言不諱和針砭時弊,尤其令人敬仰。
2002年,我們將大衛·F.史文森的另一本著作——《機構投資的創新之路》引入中國,該書講述了耶魯投資基金“守正用奇”的機構投資哲學,得到了行業的廣泛贊譽。《非凡的成功:個人投資的制勝之道》則更多講述個人投資的思維框架,同樣堪稱經典。在復雜的市場環境和動態的競合博弈中,總有一種方法能夠穿越現實的迷霧,找到接近真理的門徑,從而獲得豐厚的投資收益。書中的許多觀點都是引人入勝的哲思,諸如如何理解投資收益的真正來源、資產配置的基本原則、資產類別的本質特征等。我們應當慶幸,大衛·F.史文森先生首先是一位老師,只是恰好是一名投資者。
在投資行業不斷助力產業創新和實體經濟發展的新環境中,一旦理解了投資的“第一性原理”,堅持“守正用奇”,堅持“長期主義”,就能不斷發現價值和創造價值,并在投資之路上行穩致遠。因此,這本書值得每一位投資者閱讀,因為這是投資之路上首選的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