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凡的成功:個人投資的制勝之道
- (美)大衛·F.史文森
- 1019字
- 2022-11-04 18:25:27
第一部分 資產配置
在構建投資組合之初,聰明的投資者都會在以股票為導向、堅持多元化、對稅負敏感等基本準則上決定資產如何配置。投資組合由核心資產類別構成,其構建模塊建立在以市場為基礎的收益上,這就賦予投資組合體現大類資產特點的基本特征。
有6種資產類別表現出界定清晰的投資屬性,如表I.1所示。投資者期望從國內股票、國外發達市場股票以及新興市場股票中獲得權益[*]類收益。傳統的國內固定收益證券(如美國國債)和通貨膨脹指數證券(又稱通貨膨脹保值債券,簡稱通脹保值債券)為多元化投資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資選擇,當然這是有代價的——它們的期望收益率要低于投資股票的期望收益率。投資房地產將會使投資組合更加多元化,而機會成本要比持有固定收益證券更低。
在投資組合的構建過程中,多元化要求每種資產類別的配置比例上升到足以影響整個投資組合的水平,即每種資產類別至少要占總資產的5%~10%。多元化投資還要求,任何單一資產類別都不應在投資組合中占據主導地位,即在總資產中單一資產所占的比例不能高于25%~30%。
以股票為導向(又稱以權益為導向)的投資準則會激勵投資者把投資組合的主體置于具有髙期望收益率的資產類別上。他們將大多數資金投資于國內股票、國外股票以及房地產上,從而使長期收益取決于這些以權益資產為導向的資產類別。因而,投資于國內債券和通貨膨脹指數證券的資產就會比較少,在不會形成過高機會成本的前提下,這些旨在獲得固定收益的資產類別就發揮出使投資組合多元化的作用。
建立在這樣一個基本投資準則之上的一般性投資組合為我們提供了探討如何構建投資組合的起點。表I.1概述了一個以股票為導向的多元化投資組合。70%的資產都將獲得權益類收益率,滿足了以股票為導向的要求。各種資產類別的權重為5%~30%,符合多元化投資的要求。根據基本投資準則配置資產的投資組合是個人投資方案有望成功的起點。

表1.1 完美多元化、權益導向型的組合為人們提供了成功投資的框架
成功的投資組合能夠反映出個體投資者的特定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從定性和定量上理解資產類別的風險為決定一個投資組合包含哪些資產類別,以及各資產類別應占比多少奠定了基礎。第2章名為核心資產類別,是入門級的學習資料,為讀者介紹了可能成為投資者目標的各種大類資產。第3章名為構建投資組合,概述了一種融合科學和藝術的方法,以幫助我們構建投資組合。第4章名為非核心資產類別,描述了不大能夠滿足投資者需求的資產類別。
注釋
[*]除特別說明,本書對股票與權益不加以區分。——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