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行政的含義

?行政的含義

學習和研究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首先應當了解什么是行政。“行政”一詞源于拉丁文“administrate”,中文根據英文“administration”翻譯過來,其含義可以是“行政”“行政機關”“管理”“執行”。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一書中也曾使用過“行政”這一術語。在中國古代,“行政”一詞一般是指執掌政務,如《史記·周本紀》中記載:“召公、周公二相行政。”

行政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指對某類事務的管理和執行的行為或活動,或者指管理或執行某類事務的組織。從所管理和執行事務的范圍上可將行政分為“公共行政”與“私人行政”兩種,“公共行政”表示國家與公共事務的行政,“私人行政”表示社會組織和企業的行政。行政法上的行政通常指公共行政,即國家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授權行使行政職能的組織對國家與公共事務的組織、管理、決策與調控等活動。

對于特指公共行政的“行政”,國內外學者的觀點較多,主要有以下幾種學說:

(1)國家意志執行說。這種學說主要以美國學者古德諾為代表,其在所著的《政治與行政》一書中指出:“任何政體的國家都只能有兩種功能,即表現國家意志和執行國家意志,前者即政治,后者即行政。政治是民意的表現,行政是民意的實現。政治在決定政策,行政在實行政策。”[1]

(2)國家目的實現說。這種學說認為行政是實現國家目的的活動。如德國行政法學者馬葉爾等人認為“行政是實現國家目的的作用”[2]。日本行政法學者田中二郎認為“行政是依據法律,在法律的約束下,現實中為積極實現國家目的進行的、整體上具有統一性的、連續的、形成性的國家活動”[3]

(3)除外說。這種學說與三權分立理論存在直接的關系,其理論含義正如德國學者耶林納克在其《行政法》一書中所闡述的:“行政是包含立法、司法以外的一切國家作用”。日本學者美濃部達吉在《行政法撮要》中更是直接指出“行政是除立法、司法以外的一切活動”。

(4)行政的廣義與狹義說。這種學說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國行政法學者威洛比,他認為行政學上的行政有兩種意義。就廣義而言,行政泛指政府的各種實際活動,而不特指政府活動的任何一方面,立法機關的立法、司法機關的司法以及行政機關的行政均可以概括其中,故廣義的行政包括整個政府的活動在內。就狹義而言,行政僅指行政機關的活動。

以上種種學說從不同角度對公共行政進行了分析,對于認識行政的含義有一定的意義,但每一種學說也存在缺陷和不足。

近現代意義上的行政是國家權力分立的產物。行政最初是與立法、司法等國家權力相區別而言的,三者共同形成國家作用,由不同的機關來執掌。但是現代國家權力出現交叉、混合,行政、立法、司法等國家作用同時出現在一類機關即行政機關身上;換言之,行政機關可能同時具有行政職能、立法職能和司法職能。因此,要完整地界定“行政”的含義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必須結合具體情形來予以認識。一般來說,行政法上的“行政”,主要是指國家行政機關進行的組織、管理、決策與調控活動,同時也包括國家行政機關所進行的準立法與準司法活動。

?行政的特征

所謂行政的特征,就是行政自身內在的規定性,即行政與非行政相區別的要素。概括地講,行政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征。

(一)行政具有國家意志性

行政不是一般社會組織的活動,不是個人的活動,也不是行政主體的民事性活動,而是行政主體以國家的名義對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進行的決策、組織、管理和調控等活動,具有體現和實現國家意志的特性。

(二)行政具有執行性

行政并不是國家的一切活動,也不是行政主體的一切活動,而是行政主體實施的國家活動。這種活動從總體上講,是把國家立法機關依人民意志制定的法律、法規付諸實施,予以執行。

(三)行政具有法律性

在現代國家,法治原則已成為國家制度的基本原則。這一原則反映在行政領域,就要求行政主體必須依法行政,即一切行政應當遵循法律所規定的條件、程序、方式和形式來進行,凡違法行政都應當受到相應的追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四)行政具有國家強制性

行政是國家的活動,體現和實現國家意志,它的實施也就必然要以國家政權的強制力為后盾。對于行政主體的行政活動,相對人有服從、接受和協助的義務。相對人若不依法履行義務,行政主體則可借助法律手段強制相對人服從和履行行政決定。

?行政權與公權力

公權力包含國家公權力、社會公權力以及國際公權力。在傳統社會中,國家公權力十分強大,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了現代,國家公權力部分向社會公權力和國際公權力轉移。

國家公權力包含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行政權是國家公權力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人類聚集在一起,建立國家、社會共同體,其主要目的在于獲得安全、秩序等“公共物品”,而分配這些公共物品主要是靠行政權來維系的。立法權、司法權雖然重要,但是與公民最直接接觸的權力卻無疑是行政權。


注釋

[1][美] F.J.古德諾.政治與行政.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5-10.

[2]胡建淼.行政法學.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2.

[3][日]南博方.日本行政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皮县| 海门市| 凤凰县| 龙山县| 两当县| 招远市| 伊宁市| 久治县| 弥渡县| 栾川县| 成都市| 哈巴河县| 洮南市| 仙居县| 浑源县| 巴林右旗| 海兴县| 东山县| 大田县| 仙游县| 林芝县| 柳州市| 汕尾市| 九龙城区| 靖江市| 娱乐| 衢州市| 南宫市| 贵南县| 汉阴县| 小金县| 宜春市| 浙江省| 石柱| 当涂县| 牡丹江市| 江门市| 怀化市| 牟定县| 大庆市| 大英县|